夏軍權
怕插管難受,是很多胃病患者拒絕做胃鏡的理由。因而,“一百元,不插管查胃”的宣傳很吸引人。但不做胃鏡真能查清楚胃病嗎?讓我們來看有哪些看其他檢查方法?
鋇餐透視 上消化道鋇餐透視是在胃鏡普及之前最早的胃病診斷方法,現在也還廣泛使用。但由于胃鏡診斷治療的優(yōu)勢,目前鋇餐檢查往往只用于食管癌定位、賁門失弛緩癥的診斷、上消化道梗阻以及功能的評估等方面,鋇餐診斷的符合率只有70%左右,因此不少人還要做胃鏡進一步明確診斷。
B超檢查 最“忽悠”人的查胃方法。胃為空腔臟器,受氣體影響,B超檢查根本不能代替胃鏡檢查。奉勸各位不要聽信“一百元,不插管查胃”的宣傳。
呼氣試驗 有點“神秘”,即用碳13、碳14檢查胃幽門螺桿菌,但不能明確胃的其他疾病。
膠囊內鏡 “高大上”的檢查方法。以為吃一顆膠囊就可以查清楚胃病,這其實有很大誤區(qū)。膠囊內鏡的檢查優(yōu)勢并不在胃,而在小腸。由于胃腔很大,在不充氣的情況下皺褶在一起很難看清楚實情,盡管現在可以在體表控制膠囊,彌補了以往膠囊內鏡的不足,但由于不能往胃里注氣和進行活檢,因此,遠遠不能達到胃病的常規(guī)診斷,更不要說治療了。
CT和核磁共振 由于胃的蠕動不適合磁共振成像。CT可以發(fā)現一些胃的腫瘤和潰瘍,但明確診斷還是需要胃鏡和病理檢查。CT檢查可以判斷胃癌是否有轉移、腫瘤的范圍和與鄰近臟器的關系等,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比較以上檢查方法不難看出,胃病的確診仍然以胃鏡和病理檢查為最準確可靠,尤其目前無痛胃鏡、超細胃鏡等檢查方法的開展,已經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