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菊
摘要: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和重要文化資源,是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重要武器。當代教育工作應當廣泛結合紅色文化的滲透性、傳播性和特征性,積極開展針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宣傳工作。本文從紅色文化的特征談起,充分論證紅色文化在進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發(fā)揮出的作用,以及運用紅色文化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紅色文化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 策略研究
紅色文化主要指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新民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階段所形成的特有的知識、信仰、藝術、風俗等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的總稱。傳揚紅色文化可以有效解決青少年中存在的精神缺乏、道德失范、信仰不足等問題,從而促進青少年取得良好的思想道德發(fā)展。
一、紅色文化的典型特征
(一)理想信念教育特征
紅色文化中飽含著理想信念內容,紅色文化不僅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對青少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武器,首先,它可以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其次,可以幫助青少年認識歷史發(fā)展道路,培養(yǎng)青少年愛黨愛國的精神,指導青少年自覺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彰顯出自己的人生價值與意義。
(二)愛國主義教育特征
紅色文化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教材,紅色文化中飽含著優(yōu)秀中華兒女為國家命運、為民族解放的艱苦奮斗精神,這些都值得青少年認真學習。首先,紅色文化中有大量可歌可泣的故事,有許多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獨立犧牲小我的經典事例。其次,紅色文化可以激發(fā)廣大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可以用來對青少年進行情感教育。
(三)集體主義教育特征
紅色文化是團結中國的大多數(shù)與反動勢力進行斗爭的歷史,集體主義是中國革命能取得勝利的關鍵原則,每個公民都應當遵守集體主義的原則。首先,紅色文化中蘊含著大量的集體主義精神,為集體犧牲個人的事例比比皆是。其次,可以從大量的英雄事跡讓中學會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精神,不斷增強青少年的團隊意識。第三,集體主義教育可以用來幫助青少年抵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的侵蝕,可以為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梢哉f,紅色文化在進行公民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建設中有著重要意義。
(四)核心價值教育特征
紅色文化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還體現(xiàn)在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價值觀方面。首先,紅色文化全面繼承和發(fā)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部分,紅色文化是中國不斷發(fā)展壯大的精神動力的集中總結和高度概括,它可以促進青少年在歷史事跡、革命舊址和大量的文字圖片中感受到黨的光榮歷史,可以培養(yǎng)青少年的崇高的歷史責任感,養(yǎng)成青年少年熱愛祖國、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其次,可以樹立青年少從革命先輩的精神中學會對黨的忠誠,求真務實的優(yōu)良作風,完善青少年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質。
(五)法制教育特征
促進青少年守法懂法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點內容,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得雜,越來越多的不良思想影響著青少年,從而給青少年法治教育帶來了嚴重的缺失。紅色文化可以起到很好的法制宣傳和法制引導的作用。首先,在紅色文化中有大量革命先輩遵守革命紀律的事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嚴守革命紀律是紅色文化中的重要內涵。其次,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建立,民主法制精神的實施,潛移默化的促進青少年更加懂得尊重法律的重要性,同時培養(yǎng)了青少年的民主法制精神,促進青少年在法制框架下更好的彰顯個性。
(六)艱苦奮斗教育
艱苦奮斗教育是在西柏坡“兩個務必”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保證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精神,也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教育,首先,應當利用紅色文化中的共產黨人時刻保持革命本色的事例,促進青少年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其次,特別是在當前我國經過改革改革取得極大物質成就的時期,更應當利用紅色文化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勤儉美德。第三,充分的運用當前與革命時期的艱苦歲月進行對比,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對當今生活有正確的觀念態(tài)度,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能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心,使青少年走上正確的思想發(fā)展軌道。
二、使用紅色文化的路徑
(一)大力宣傳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對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有重要的意義,應當采用多種渠道大力弘揚紅色文化,促進青少年積極深入的接受來自紅色文化的熏陶,充分的理解紅色文化的內涵與意義。首先,廣泛的帶領青少年走進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促進青少年實地感受紅色文化,引導青少年在紅色文化中受到強烈的情緒感染,在青少年內心深處引發(fā)對紅色文化的認同。其次,積極的將紅色文化請進課堂,經常聘請校外宣講員到課堂開展主題性紅色文化宣傳教育活動,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感知紅色文化。第三,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和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斷加深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度。第四,廣泛的利用網絡、新聞媒體為學生收集紅色文化資料,積極利用各種有效渠道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
(二)引發(fā)學生文化認同
大量的宣傳為學生接觸紅色文化營造了濃厚的氛圍,同時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使學生對紅色文化產生深刻的認同心理,從而用紅色文化影響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首先,大力為學生展示紅色文化精品,利用紅色文化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增進學生做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的決心,促進學生從思想和意志上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其次,引導學生知行合一,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心理接受能力為學生提供易于理念的精神食糧,并且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注意挖掘宣講紅色文化精神的典型教材,注重運用革命故事來引導學生提升意志品質。第三,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紅色文化體驗活動,促進學生多觀看紅色文化情景劇,多讀紅色文化書籍,引導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不斷克服各種困難,使學生在實際行動中具備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
三、結語
以西柏坡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不僅展示了艱苦奮斗的崇高精神,而且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大量范例,對培養(yǎng)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有重要意義。為了促進青少年接受紅色文化,應當進一步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教育形式,豐富紅色文化教育手段,從青少年的實際需要出發(fā),為青少年打造紅色文化傳承基地,促進青少年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沈強.紀念館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紀念館研究,2014,(01).
[2]羅雄.紀念館傳遞正能量的做法和體會[J].中國紀念館研究,2015,(01).
(作者單位:河北西柏坡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