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相坤
摘要:尤金.奧尼爾的一生是對戲劇探索的一生。他一生寫過四十幾部劇作,有現(xiàn)實主義也有表現(xiàn)主義劇作。在創(chuàng)作中,他總是進(jìn)行勇敢的嘗試,在探索戲劇不同的表現(xiàn)手段。特別是在他的后期創(chuàng)作中,他首先寫出了《送冰的人來了》,在美國舉壇上雖然沒有產(chǎn)生多大的影響,但是畢竟打破了奧尼爾蟄居家中的十二年的沉默。此劇的創(chuàng)作手法與立意與早中期截然不同,這也是奧尼爾創(chuàng)作生涯的一個轉(zhuǎn)折點。
關(guān)鍵詞:尤金.奧尼爾;悲劇;表現(xiàn)主義;生存困境;死亡意識
著名小說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說過,“美國藝術(shù)家生活里沒有第二幕”。意思是美國許多作家的成名作往往是他們最好的作品,之后再寫不出更好的作品。尤金.奧尼爾卻打破了這一說法,他后期的劇作較前期的作品是一個本質(zhì)超越,能獲得如此成就并非偶然,是他對人性長期探索的結(jié)晶。
在奧尼爾的早期作品中,他寫下了眾多表現(xiàn)水手、黑人和妓女等小人物命運的劇本,試圖通過他們的不幸來解釋隱藏在生活背后“那種不可思議的驅(qū)使力量”。中期他試圖尋找人和“自己”的矛盾與斗爭。他向《世紀(jì)報》表示,“生活,常常是不成功的斗爭。因為我們大多數(shù)人內(nèi)心都有一種東西,它阻止我們?nèi)ネ瓿晌覀兤谕涂是蟮氖虑??!焙笃诘膴W尼爾不再停留于描寫某個人物的精神沖突,他深切意識到在一個物質(zhì)高度發(fā)展而精神卻喪失意義的世界里人的可悲處境:要么做個沒有靈魂的人,要么做只微不足道的螞蟻。后期作品中那些酗酒吸毒和作白日夢的人正是這種處境的寫照。奧尼爾將一個個生存難題拋向筆下人物,讓他們在困境中掙扎卻無法掙脫。也許是作者對生活越來越痛苦的體會,早期和中期的樂觀主義逐漸被悲觀主義所取代,這說明奧尼爾一生都在苦苦尋找人類的出路。
一、無法掙脫的困境
《送冰的人來了》一劇中,情節(jié)與沖突這些傳統(tǒng)戲劇的因素都被削弱,也沒有中心人物,是一種“群像式”描繪。
霍普酒館里聚集著這樣一群被生活拋棄,淪落到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隱藏”在酒館里,終日無所事事發(fā)著“白日夢”。這便是他們特定的生存狀態(tài),自我麻醉、不進(jìn)取,軟弱。可是即便如此,他們也有活下去的渴望??杀氖?,當(dāng)他們想要“行動”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既不能適應(yīng)社會,也不會反抗了,他們變成了對生活“無能為力者”。每日只能在霍普酒吧的后屋里長醉不醒,用劇中人吉米的話說,“頭腦清醒時叫人害怕?!?/p>
現(xiàn)實如此難以忍受,他們甚至沒有任何力量來抵御這種殘酷。因此他們以“白日夢”來麻醉自己,這種方式已經(jīng)成為酒館的“氣候”,誰都見怪不怪,甚至懶得去拆穿。他們吹噓過去的輝煌,夸口明天只要一伸手便能萬事亨通。幻想是這群人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他們不允許任何人拆穿和破壞。然而,幻想不等于希望,恰恰是人在最絕望的境地中萌生的最后一點“活下去”的依托。
《送冰的人來了》的劇中人在精神狀態(tài)上與早中期的不同,早中期的人物還抱有希望,即使這些希望是微弱的,但至少對生活還有期盼,而后期劇作里的人物大多對自己已不抱任何希望。他們已經(jīng)走到人生最后的一個落腳點,希望對他們而言不再有任何意義。也有人試圖“擺脫”這種困境,劇中人?;褪瞧渲兄?。他意識到沉迷于“白日夢”的日子并不好受,他決定要“面對現(xiàn)實”。其方式便是把造成今日這種困境的責(zé)任推到自己妻子頭上,并將其殺害。而她的妻子一直都誠心地信任他,給他悔過的機(jī)會,并且篤定他會改變。?;J(rèn)為妻子的教誨,是他不愿面對生活的一面鏡子,殺死了給自己照鏡子的人,他便得以解脫。可是殺妻后,他更不敢面對自己增恨妻子的思想,反而陷入了更深的恐懼之中。諷刺的是:說著“面對現(xiàn)實”的?;了酪矝]有走出“夢境”,反而一向沉迷于“白日夢”的拉里竟從夢中醒來,寧愿去面對這種毫無意義的生存,也不想再自欺欺人地“活著”。這便是奧尼爾所描繪出現(xiàn)代人的生存困境:不是用酒精和幻想來麻醉自己,就是去直面毫無意義的人生,既不能行動也無法逃避。劇中那個頹敗的哲學(xué)家拉里說:“只有白日夢才把生命賜給了咱們這伙不走運的瘋子?!?/p>
《送冰的人來了》演出時,奧尼爾說,“我們一定要生活在這個白日夢里——要不就只得死去——我相信自己在這部戲里這樣說過?!薄叭藰O其需要一種支持生活的幻想,來減輕摧毀靈魂的現(xiàn)實所造成的毫無遮掩的絕望。”這里的“人”,不是某類人,而是一般人所有人。
二、不可抵抗的死亡氣息
對“生與死”的哲理思考,是奧尼爾悲劇的一條內(nèi)在線索。在奧尼爾看來,人的生活只是一場持續(xù)不斷的、謀求生存的斗爭,一場人必然會歸于失敗的斗爭,因為死亡最終會征服一切。這種死亡意識始終追隨著他的主人公,成為人類生存狀況的根本事實。
奧尼爾筆下的這些自覺追求死亡的悲劇人物,顯然并不是要說明人生的無望,而是以他們在追求死亡的行動中表現(xiàn)出的信心和力量,肯定人的精神價值。“沒有超越就沒有悲劇,即便在對神詆和命運的無望抗?fàn)幹械挚怪了?,也是超越的一種舉動?!背绞谷送鼌s人生的痛苦而致力于展示人的潛在力量,以示自己應(yīng)該享受更美好的生活。這種悲劇超越意識是人與生俱來的,是人內(nèi)在固有本質(zhì)的自然運動。人類生命意識的悲劇意識就是明知必死而求其生,明知生命有限而求其永生。
前文提到的希基是劇中一個關(guān)鍵性人物,他帶來了不同于霍普酒館寄居者的另一種選擇。對于酒館的白日夢世界,這個人是一個威脅,也是一個破壞者。他自認(rèn)是拯救者,盡管他知道給他們帶來的是一劑苦藥,但他相信最終會有益于他們。?;乃幏娇瓷先ズ锨楹侠?,即誠實接受自己,不用謊言欺騙,是怎樣的人就做怎樣的人。在希基的鼓動下,寄居者們一個個走出霍普旅館,試圖開始一種丟棄白日夢的生活。然而不到一天的時間,這些人便紛紛敗下陣來,重新回到從前的生活中去。
在歷經(jīng)了現(xiàn)實的這次沖擊后,他們終于能證視自己的生存狀況:對這些人來說已經(jīng)沒有明天了,所以自己不必為沒有實現(xiàn)的夢而自責(zé),受良心譴責(zé),于是他們就更加心安理得地迷戀于幻想中。相信了?;鶎λ麄兩钏碌亩ㄕ摚骸澳銈冸y道不知道現(xiàn)在盡可以拋棄掉假面具,不用悔恨、不用內(nèi)疚、也不用對自己撒謊,說什么明天要改過自新?你們難道不明白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明天了嗎?你們永遠(yuǎn)不會有明天了!你們終于征服了生活?!逼湔嬷B就是:沒有自欺欺人的白日夢,就無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于是他們更加虔誠地酗酒,更認(rèn)真地做夢,直到不知道自己在做夢。
三、小結(jié)
關(guān)于這出劇的主題,奧尼爾說:“這是一出關(guān)于幻想的戲劇,其主旨就是不管你淪落到何等地步,即使是最底層,你也總會存在一個幻想,一個最后的迷夢?!憋@然此時的奧尼爾已經(jīng)不再像以前那樣對人還抱有希望,而是已經(jīng)完全看透人都是生活在夢中,沒有夢就只有死亡?!端捅娜藖砹恕繁磉_(dá)的人生觀是令人震撼的,對于只有“夢想”的他們,白日夢和酗酒比道德上的自我拯救更能表明他們是清醒的,這與其說是絕望,不如說是一種悲憤。
后期的悲劇作品中,奧尼爾否定了劇中人的幸福,將幻想作為逃避人生的一種途徑。他們在生活中看不到任何希望,也不再有探求生活的愿望和行動,對世界和自己都失去了信心,體現(xiàn)了另外一種形式的死亡——精神幻滅。生活拋棄了他們,他們也不再熱愛生活,而只努力使自己成為生活悲劇的旁觀者。他們只相信生活的最大秘密就是根本沒有什么值得發(fā)現(xiàn)的人生奧秘!
尼采說過,“只有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虛偽,殘酷,矛盾,有誘惑力,無意義,這樣一個世界是真實的世界。為了戰(zhàn)勝這樣的現(xiàn)實和這樣的‘真理,也就是說為了生存,我們需要謊言……”尼采所說的“謊言”是指藝術(shù)。在他看來,藝術(shù)的最高使命是“使眼睛不去注視黑夜的恐怖,”使人感到生活可以忍受。
參考文獻(xiàn):
[1]譚霈生.論戲劇性[M].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
[2]譚霈生.戲劇本體論[M].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
[3]汪義群主編.西方現(xiàn)代戲劇流派作品選.表現(xiàn)主義[M].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4.
[4]索倫.克爾凱郭爾 .悲?。呵锾斓纳裨抂M].中國戲劇出版社 ,1992.
[5]《論悲劇藝術(shù)》 狄德羅 見《古典文藝?yán)碚撟g叢》(第6冊)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