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權
摘 要:自動變速器是轎車重要的動力總成之一,其故障診斷和維修對轎車運行至關重要。結合一起本田雅閣轎車發(fā)動機故障案例,簡要介紹了故障現象和發(fā)動機所配置的變速器的結構及其換擋工作過程,進一步論述了轎車自動變速器故障診斷和排除方法,以期為日后的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自動變速器;故障診斷;換擋電磁閥;發(fā)動機故障
中圖分類號:U4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6.146
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轎車保有量正在逐年上升。車輛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社會發(fā)展,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發(fā)動機作為轎車的核心部分,其運行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車體的結構和性能。但是,轎車發(fā)動機的使用年限、使用環(huán)境等因素會使轎車發(fā)動機產生不同模式的故障,影響車輛的正常使用。下面結合實例,就一臺本田雅閣發(fā)動機空轉故障和故障排除情況展開說明。
1 故障現象
發(fā)動機是轎車的重要組成部門,是轎車的動力源,它結構復雜,故障率高,診斷困難。一輛2011年產的廣州本田雅閣2.0 L轎車,發(fā)動機型號為R20A3,配置五速變速器,行駛里程為30 000 km時,進廠保修。在該車行駛的過程中能正常掛擋起步,但是,車速最多只能上升到50 km/h左右,然后就會出現發(fā)動機空轉故障。經過初步檢查,未能找到故障原因??紤]到發(fā)動機能夠工作正常,主要對傳動系統(tǒng)的變速器部分進行故障診斷和檢測。
2 MCLA變速器的結構和換擋工作過程
2.1 MCLA變速器的結構原理
電控系統(tǒng)如圖1所示。
2.2 換擋工作過程
MCLA自動變速器的換擋過程如下:PCM根據來自傳感器和開關的各種信號確定選擇哪個擋位,然后激活換擋電磁閥A,B,C進行換擋控制。此外,系統(tǒng)采用坡道邏輯程序控制在D和D3位的換擋。當車輛上坡或下坡時,PCM根據節(jié)氣門傳感器、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傳感器、大氣壓力傳感器、制動踏板位
置開關等信號和變速桿位置信號比較實際駕駛工況與記憶駕駛工況,實現換擋控制。
3.2 故障診斷步驟
3.2.1 確認故障
據車主反映,該車之前由于碰撞導致發(fā)動機和底盤損壞,曾經在某維修廠拆下了變速器,并更換了油底殼和曲軸后油封。在這之后發(fā)動機空轉故障就出現了,反復檢修都沒有發(fā)現故障原因。鑒于此,先確認故障癥狀——打開點火開關,啟動發(fā)動機后變速器掛上前進擋D發(fā)現,當發(fā)動機轉速達到2 500 r/m時,車速上升到50 km/h左右,隨后發(fā)動機出現空轉;當車速降至40 km/h時,變速器有換擋的感覺。
3.2.2 基本檢查
為了檢查控制電路是否有故障,特進行自診斷檢查。通過觀察發(fā)現,該車儀表板上自動變速器故障指示燈未點亮,決定使用故障診斷儀讀取故障碼。一般使用本田PGM測試儀或本田診斷系統(tǒng)HDS對本田系列轎車進行故障診斷,其連接口為DLC數據傳輸插接器,位于轎車儀表板左下方。具體測試步驟如下:①打開點火開關1擋,在測試儀屏幕上選擇A/T系統(tǒng),并觀察故障診斷代碼DTC MENU菜單上的故障診斷代碼DTC。②記錄所有燃油和排放的DTC、ATDTC和凍結的數據。③在清除菜單CLEAR MENU上清除DTC和相關數據。④試車。車輛行駛一段時間后,重新檢查DTC,如果故障診斷代碼重新出現,則轉到DTC故障檢修索引;如果故障診斷代碼消除,則表明電路中存在間歇性故障,需確認電路中的所有銷子和端子是否緊固。該車控制電路通過本田PGM測試儀調取故障碼,顯示為正常代碼。由此認定,電控電路傳感器無故障。
3.2.3 測試與分析
按照自動變速器故障診斷思路依次進行失速試驗、油壓試驗和手動換擋試驗。
3.2.3.1 失速試驗
在工作過程中,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MCLA自動變速器失速試驗:①拉起駐車制動器,并用木塊塞住4個后輪。②將本田PGM測試儀或HDS連接到DLC診斷口,然后轉到A/T數據中。③確保A/C開關置于“OFF”(關閉)。④將發(fā)動機加熱到正常工作溫度。此時,應觀察到散熱器風扇轉動,然后將擋位排到2位。⑤完全踩住制動踏板,再完全踩下加速踏板,持續(xù)6~8 s,注意發(fā)動機轉速。⑥冷卻2 min左右,然后在D、1和R位置重復測試。
3.2.3.2 油壓試驗
按照下述步驟進行MCLA自動變速器油壓力試驗:①檢查自動變速器油量充足。②拉起駐車制動器,并塞住2個后輪,然后將車輛前部抬高,確保已將車輛牢固地支撐起來,讓前輪自由旋轉。③將發(fā)動機加熱到正常工作溫度。此時,應觀察到散熱器風扇轉動,將本田PGM測試儀或HDS連接到DLC診斷口。④將油壓測試專用工具A/T油壓表裝置07406-0020004連接到管路壓力檢查孔A和4擋離合器壓力檢查孔B上。⑤拆除進氣導管和空氣濾清器殼體,采用與步驟④相同的方法將油壓表連到2擋、1擋、3擋和5擋離合器壓力檢查孔。⑥啟動發(fā)動機,并使其在P或N位置以2 000 r/min轉速運行。在管路壓力檢查孔A處測量管路壓力,其標準值為900~960 kPa。⑦依次將擋位排到1,2,D3,D和R的位置,將發(fā)動機轉速穩(wěn)定在2 000 r/min時,測量對應各擋離合器壓力檢查孔的壓力值。
3.2.3.3 手動換擋試驗
為了區(qū)分故障是在電控系統(tǒng)還是機械系統(tǒng)或液壓系統(tǒng),進行手動換擋試驗。在試驗過程中,將所有換擋電磁閥做好記號后拔下,然后手動換擋。通常情況下,斷開自動變速器線束后,變速桿處于不同位置時,可得到不同擋位,從而保證當自動變速器電控系統(tǒng)完全不工作時,車輛仍具備運行能力。此時,自動變速器以機械應急狀態(tài)工作。
3.2.3.4 電控系統(tǒng)故障檢測
由于用本田PGM測試儀提取故障自診斷系統(tǒng)未發(fā)現故障碼,因此,進一步分析PCM電器連接電路圖。根據自動變速器換擋原理,輸入裝置應包括各傳感器信號、開關信號和修正信號等。由于沒有故障碼生成,主要傳感器應該正常工作。于是,將自動變速器換擋操縱手柄擋位指示燈的線路插頭拔下試車,故障現象與之前一樣,速度到達50 km/h后無換擋的感覺,但是,車輛能跑到100 km/h而不失速。這說明,A/T離合器壓力控制電磁閥無故障,從而證明問題出在換擋電磁閥上。
3.3 故障原因分析
換擋電磁閥B和換擋電磁閥C的線路根據PCM發(fā)出的控制信號控制相應的油路。由于換擋電磁閥B與換擋電磁閥C線路接反,當PCM要控制換擋電磁閥B時,實際上工作的是換擋電磁閥C,從而引發(fā)上述故障。只有換擋電磁閥B和換擋電磁閥C同時工作時,擋位工作正常,其他擋位都工作不良。另一方面,由于換擋電磁閥B和換擋電磁閥C本身及其相關電路都正常,并且換擋電磁閥B和換擋電磁閥C閥的結構、性能相同,兩者的線束插頭一樣,對于PCM而言,二者并無差異,因此,使用本田PGM檢測儀讀取故障碼沒有結果。
3.4 故障排除
將換擋電磁閥B和換擋電磁閥C的線路重新對接后試車,在行駛過程中,沒有再出現發(fā)動機空轉的情況,車輛能正常行駛,故障徹底排除。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轎車的運行效果與自動變速器的質量有直接關系。該車故障就是自動變速器電控系統(tǒng)換擋電磁閥電路連接問題造成的。鑒于自動變速器其內部結構原理所涉及到的知識面相對廣,所以,在診斷和分析自動變速器存在的故障時,務必要嚴格要求,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思路判斷故障部位,借助專用故障診斷儀和原廠技術資料制訂合理可行的維修方案,有步驟進行維修,以保障維修質量和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陳繼強.轎車自動變速器故障診斷與維修分析[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6(10):00283.
[2]薛慶文.廣汽本田雅閣轎車自動變速器特殊故障排除[J].轎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4(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