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翠
摘要:化學自學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細致的腦力勞動,是一項比傳授知識更重要的任務。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必須善于調動多方面因素,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愿學、善學;使學生由消極的聽講者變?yōu)榉e極的探索者、思考者,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盡可能運用自己一切“本質的力量”,學會繼續(xù)學習以至終生學習最終發(fā)揮人的自覺能動性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做出簡單闡述。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能力;培養(yǎng)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大部分教師確定了“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學習,教師合理引導和指導”的教學理念。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教學的核心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化學學科特點,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學生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認識自主學習的內涵
學生是學習中的主體,只有自身認識到了自主學習的內涵,并積極進入學習情境中,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學習中要積極跟隨老師的思路,配合老師的教學方式,主動進入學習情境中,并積極的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努力尋找方法解決問題。在化學課程中,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是課堂中的主人,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硬性的理論知識,更要主動的發(fā)現(xiàn)、尋找化學的邊緣知識,以開拓自己的視野,逐步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積極與同學和老師互動,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打壓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想法,缺少自主學習的條件。而在新教育環(huán)境中,應大力創(chuàng)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加強學生互動活動的開展,學生不僅可以向老師學習,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大膽的質疑老師和同學的想法,并進行互相討論,以加強知識的牢固性,開拓獲取知識的途徑。在積極地交流和互動中,逐漸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三、在實踐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高中化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所以在教授過程中,要注意實驗課程的開設,其作用是理論課程所不能替代的。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更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將化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又可以加強了知識牢固性,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以期提高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實驗教學的教學效果是其他教學形式所不能達到的,每一位學生都應積極參與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才能更好的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己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四、利用化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具有激發(fā)學習興趣、體驗科學探究、訓練科學方法、學習化學知識、學會團結協(xié)作等豐富的教育功能,蘊含著極高的教學價值。實驗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如:探究氯水性質實驗的教學,讓學生自學課本、查找資料、相互討論,然后分組進行試驗探究:第一組,在氯水中加入適量鎂條;第二組,在氯水中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第三組,用PH試紙檢測氯水的酸堿性;第四組,在氯水中加入適量紫色石蕊試液;第五組,觀察氯水的顏色、氣味。通過五組實驗探索,學生的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合理利用資源,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信息時代學會定向查找是現(xiàn)代人必須具備的一種學習手段。教師要有計劃地在每學期都要擬定些課題,讓學生自己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選擇資料。從紛繁的知識素材中提煉出有用信息,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和學校電子閱覽室的開放對教師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自己要加緊學習、掌握互聯(lián)網應用技術。運用新的教學資源,了解他人的教學成果;另一方面要指導學生在網上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進行自主學習。例如:我們在學習周圍的空氣和自然界里的水這些內容時,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有關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問題讓學生上網去查找, 這樣學生就能通過網絡獲取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從而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六、整合教學資源,開闊學生的視野
(1)整合化學實驗?;瘜W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活動,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特別是學生自己設計的一些小實驗,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化學實驗中,讓學生動手操作,就需要操作的工具。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化學實驗室以及實驗設備、材料的補充,指導學生開展實驗。同時,鼓勵學生開展學具制作,利用學具解決教學或生活中的問題;還可以開展科學DV設計和制作,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究問題,并把過程用DV拍攝下來。這樣,化學實驗內容就會更加豐富,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加廣泛。(2)生活中的化學。陶行知說:“學習即生活?!币虼?,化學教學應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教師要積極開發(fā)生活中的化學課程資源。如在生活中,我們通常用巴氏消毒液來漂白,它能否把有黑點的銀手鐲漂白?讓學生在課后觀察鉛蓄電池的內部構造和尾氣排放管中的催化劑;還可以組織學習參觀污水處理廠,了解工作原理。生活中蘊涵著豐富的化學資源,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綜上所述,化學自學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細致的腦力勞動,是一項比傳授知識更重要的任務。教學實踐證明: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應用自學規(guī)律;激勵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教會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利用化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進行自學等多方面來進行。通過以上方法的不斷結合,相信學生必定能提高自學能力,學好化學課程。
參考文獻
[1] 鄒健春.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4.
[2] 趙瓊.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