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曉娟
(喀什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麻醉科,新疆 喀什 844000)
七氟醚用于休克患者麻醉誘導的臨床觀察
祝曉娟
(喀什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麻醉科,新疆 喀什 844000)
目的觀察分析七氟醚用于休克患者麻醉誘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休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患者,給予觀察組患者采用七氟醚進行麻醉誘導。給予對照組患者采用異丙酚進行麻醉誘導,觀察分析2組患者麻醉誘導后的SBP、DBP、MAP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麻醉誘導后觀察組患者的SBP、DBP、MAP指標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七氟醚進行休克患者的麻醉誘導相較于異丙酚麻醉誘導來說,能夠更好的維持循環(huán)穩(wěn)定性,確保患者的安全,具有臨床推廣的應用價值。
七氟醚;休克;麻醉誘導;臨床觀察
休克是一種嚴重的綜合征[1],其發(fā)生原因較多,例如當人體受到嚴重的侵害,機體重要的器官出現(xiàn)血液灌流不足或者機體對營養(yǎng)物質正常代謝出現(xiàn)障礙,得不到及時合理的處理將會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臨床上往往需要一邊進行手術麻醉一般治療患者的休克癥狀,因此,合理選擇麻醉誘導藥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研究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休克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分析七氟醚用于休克患者麻醉誘導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休克患者為研究對象,包括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20例,急性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所選患者的年齡范圍為20~55歲,其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31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患者,將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采用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分析,結果表明,P>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第一,基礎治療[2],給予2組患者均進行迅速開放兩條靜脈通道,快速輸入500 mL平衡鹽液和500 mL,6%的羥乙基淀粉,采用Drager麻醉機進行機械通氣,嚴密觀察患者的血壓,心電圖以及脈搏氧飽和度等指標情況;第二,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采用2 mg/kg的異丙酚和2 μg/kg的芬太尼以及0.15 mg/kg順式阿曲庫銨進行麻醉誘導[3],3 min后進行氣管內插管;第三,給與觀察組患者在給氧去氮后[4],采用和2 μg/kg的芬太尼進行靜脈注射,將七氟醚充滿呼吸回路面罩,密閉后,讓患者做深呼吸之后吸入7%的七氟醚進行循環(huán)回路麻醉誘導,控制氧流量為8 L/min,之后快速靜脈注射0.15 mg/kg順式阿曲庫銨,3 min后進行氣管內插管;第四,2組患者均于插管成功后進行輸血輸液等以保障有效的循環(huán)血量,2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異丙酚等藥物進行麻醉維持。
1.3 觀察指標:觀察分析2組患者在麻醉誘導前后的SBP,DBP,MAP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麻醉誘導前,2組患者的SBP、DBP、MAP指標情況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麻醉誘導后,2組患者的SBP、DBP、MAP指標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觀察組患者SBP、DBP、MAP指標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麻醉誘導前SBP、DBP、MAP指標情況見表1。
表1 2組患者麻醉誘導前SBP、DBP、MAP指標情況(
表1 2組患者麻醉誘導前SBP、DBP、MAP指標情況(
指標 觀察組 對照組 t值 P值SBP 誘導前 84.9±6.2 83.2±5.1 1.497 >0.05誘導后 64.4±5.3 58.7±6.0 5.960 <0.05 DBP 誘導前 44.5±6.0 43.4±5.0 0.917 >0.05誘導后 39.4±3.5 34.1±4.0 6.140 <0.05 MAP 誘導前 52.3±4.3 51.2±4.8 1.324 >0.05誘導后 52.3±4.0 48.3±4.3 4.527 <0.05
臨床上治療感染中毒性休克和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患者時,由于術前缺少時間充分的改善患者的循環(huán),因此,一般采取的應對措施均為在手術麻醉的同時糾正患者的休克癥狀,因此,麻醉誘導藥物的合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次研究采用七氟醚和異丙酚進行本組100例休克患者的麻醉誘導,觀察分析誘導前后患者的SBP、DBP、MAP指標變化情況,異丙酚作為常用的麻醉誘導藥物,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外周血管張力,減少心室充盈,但是其血壓指標的變化情況與使用劑量相關,七氟醚是一種吸入性全麻藥,其優(yōu)勢在于:①麻醉誘導過程平穩(wěn),患者蘇醒迅速;②對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造成的影響較??;③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調節(jié)性。
根據(jù)研究結果,麻醉誘導后,2組患者的SBP、DBP、MAP指標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觀察組患者的SBP、DBP、MAP指標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七氟醚用于休克患者的麻醉誘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從表1的結果可以看出,麻醉誘導后,對照組患者的MAP顯著下降,因此,筆者建議在快速輸血輸液以確保有效循環(huán)血量后在采用異丙酚進行麻醉維持。
綜上所述,采用七氟醚進行休克患者的麻醉誘導相較于異丙酚麻醉誘導來說,能夠更好的維持循環(huán)穩(wěn)定性,確?;颊叩陌踩?,具有臨床推廣的應用價值。
[1] 寧起昆,肖源芬.七氟醚用于休克患者麻醉誘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2):490-491.
[2] 曾凡輝,巫廣文.七氟醚用于休克患者麻醉誘導的臨床研究探索[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14):117-118.
[3] 曹觀海.七氟醚用于休克患者麻醉誘導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療, 2014,33(1):113-114.
[4] 高連鳳.使用七氟醚對進行手術治療的休克患者進行麻醉誘導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13):162-163.
R614
B
1671-8194(2017)08-00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