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梅,任忠
內蒙古監(jiān)獄管理局第一醫(yī)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彩超用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診斷中的臨床效果
高松梅,任忠
內蒙古監(jiān)獄管理局第一醫(yī)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目的探究彩超用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診斷中的臨床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11月該院收治的70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彩超資料,其中下肢動脈硬化患者35例(PAD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35例(TOA組);對患者進行彩超檢查,對比分析患者的彩超資料。結果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內膜增厚,可見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一的強回聲斑塊堆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B超顯示管腔內回聲略高,無強回聲斑塊。兩種疾病CDFI、PW特點大致相同,CDFI顯示閉塞管腔內無血流信號,PW顯示閉塞段動脈管腔內不能引起多普勒頻譜。結論彩超用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鑒別診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對疾病分析有較高的準確性,能夠為臨床診斷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彩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診斷
隨著老年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PAD)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中老年人屬于高危人群,主要是因為患者下肢動脈組織出現(xiàn)粥樣硬化現(xiàn)象后,其動脈管腔組織呈現(xiàn)出狹窄狀以及閉塞狀。此種疾病患者下肢發(fā)生缺血,并且逐漸壞死,具有較高的致殘率,甚至危及生命[1-2]。血栓閉塞性脈管炎(TOA)則多發(fā)群體為青壯年。兩種疾病過去多采用X線血管造影進行檢查確診,但該方法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且判斷能力不盡人意,可能出現(xiàn)誤診、漏診現(xiàn)象,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查方法是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彩超),為深入研究彩超用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診斷中的臨床效果,該院選回顧性分析了70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彩超資料,并進行以下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重點篩選該院收治的70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彩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下肢動脈硬化患者35例(PAD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35例(TOA組)。PAD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齡48~75歲,平均(57.2±1.3)歲;吸煙史11例,合并高血壓16例,糖尿病6例;主要癥狀為:第1期(患肢皮溫降低,或輕微麻木)14例,第2期(間歇性跛行)11例,第3期(靜息痛,疼痛以肢端為主)7例,第4期(組織壞死期)3例。TOA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齡22~37歲,平均(24.5±1.2)歲;吸煙史18例,合并高血壓6例,糖尿病2例。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患肢疼痛、皮表溫度下降、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1.2 檢查方法
兩組患者所采用的的檢查儀器均相同,檢查方法也相同。儀器設備:采用Philips HD7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探頭頻率為10 Hz,掃描深度為6~12 cm。檢查方法:患者取仰臥位,下肢輕度外展,肌肉放松;觀察患者足背動脈、脛前以及脛后,并各節(jié)段進行長軸、短軸切面掃查。利用B超觀察血管壁厚度和連續(xù)性,觀察有無斑塊,管腔內有無異?;芈?,血管有無外來壓迫。利用彩超觀察狹窄處情況,血流充盈情況以及頻譜狀況。動脈狹窄程度可分為輕度狹窄、中度狹窄和重度狹窄,輕度狹窄管腔內壁直徑<50%;中度狹窄管腔內壁直徑<50%~70%;重度狹窄管腔內壁直徑<80%~90%;管腔內壁直徑100%,則為閉塞管徑狹窄。
2.1 彩超聲像表現(xiàn)
患者彩超聲像表現(xiàn)為:①動脈內中膜增厚,且不規(guī)則,內壁毛糙;同時可觀察到斑點,此種斑點表現(xiàn)為強回聲,而且具有不同的形態(tài),面積也不一樣。部分斑點后方伴聲影,或內壁附著低回聲血栓。②彩色血流顯示狹窄段動脈內血流充盈缺損,管腔內血流束變細;狹窄處或靠近下游血流信號呈雜色,閉塞管徑狹窄管腔內無血流信號。③狹窄處收縮期可出現(xiàn)血流速加快現(xiàn)象,舒張期反向血流出現(xiàn)血流減低或消失現(xiàn)象。管腔狹窄>20%時,頻帶增寬、頻窗消失;管腔狹窄>50%時,頻譜呈單向波;管腔狹窄程度為80%~90%時,為阻塞樣頻譜,頻譜為單向、頻窗充填、加速時間延長、波峰圓鈍、最大收縮速度減低。④狹窄或閉塞呈節(jié)段性,常發(fā)于動脈分叉起始部位,往往會累及一側或雙側肢體動脈。⑤狹窄或閉塞血管周圍可形成迂曲走行的側支循環(huán)。
2.2 兩組患者鑒別診斷
通過彩超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70例患者中下肢動脈硬化患者35例,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35例;對兩種疾病類型進行鑒別診斷,見表1。
表1 彩超下對兩種疾病的鑒別診斷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均屬于動脈的狹窄閉塞性病變,動脈狹窄性病變多數(shù)由動脈粥樣硬化導致[3]。主要病理變化是動脈內膜或中層發(fā)生退行性變和纖維增生的過程,造成患者動脈內壁厚度明顯變厚,而且硬度也有所增加,管腔逐漸變窄,進而致使患者肢體供血發(fā)生明顯障礙,最終導致此種疾病形成。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本病屬慢性過程,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肢體麻木癥狀;非持續(xù)性跛行;患者足趾發(fā)生潰爛情況。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以中老年人群為主要發(fā)病群體,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的肢體表現(xiàn),隨著現(xiàn)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化程度的加深,PAD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4-5]。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則以青壯年為主要發(fā)病群體,主要指中、小動脈及靜脈的一種持續(xù)性、進行性的血管炎癥病變,形成血栓導致血管腔閉塞。兩類疾病臨床變現(xiàn)和發(fā)病機制較為相同,因此在診斷中可能出現(xiàn)誤診的現(xiàn)象,以往臨床上常用X線進行檢查診斷,但其未能較好的對閉塞遠端血管情況的進行判斷。目前臨床上多采用彩超進行檢查診斷,多功能彩超集2D、CDFI、PW以及CDE為一體,可直觀顯示血管壁以及周圍結構,同時可了解其血流狀況,對動脈狹窄性病變的檢測非常適用并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超聲檢查注意事項:①B超檢查過程中,醫(yī)師需要注意觀察患者下肢動脈管壁是否連續(xù);厚度是否變厚;管腔中有無回聲,若存在回聲,回聲力度如何;內膜是都存在斑塊情況;若存在斑塊,斑塊面積如何。于此同時,醫(yī)師需要觀察管壁狹窄程度變化。②CDFI檢查過程中,醫(yī)師需要觀察管腔情況,觀察的內容含有管腔灰度、管腔中血液流動情況、管腔中血流充盈情況。③PW檢查過程中,醫(yī)師需要觀察管腔對多普勒頻譜的影響,觀察的項目含有頻窗的大小及頻譜的幅度等。
PAD此種疾病具有動脈內膜具有不規(guī)則的厚度。TOA這種疾病通常與患者長期處于潮濕環(huán)境、吸煙等因素有關,多見于患者一些細小動脈,大部分患病部位都是表現(xiàn)為節(jié)段性。于此同時,研究表明,此種疾病極易發(fā)生率女性身上,尤其是中青年,究其原因在于,此類人群極易受寒,不注重保暖,多見于主動脈弓及相關分支,進而導致患者動脈發(fā)生全層炎性反應。
綜上所述,彩超具有安全性高、無創(chuàng)傷、圖像清晰等優(yōu)點,利用彩超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進行鑒別診斷,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為醫(yī)生臨床診斷提供具有重要臨床價值的資料,可作為臨床首選檢查手段。
[1]肖德寬,陳德貨.144例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動脈硬化閉塞癥以中醫(yī)辨證治療為主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18(8):9-13.
[2]孫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應用價值[J].中外醫(yī)療,2014,32(12):186-188.
[3]艾則孜·玉素甫.彩色多普勒超聲與DSA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診斷價值 [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5,1(11):72-73.
[4]馬國武,彭峰河,石逸杰,等.碘海醇造影劑與碘普羅胺造影劑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診斷價值[J].醫(yī)學綜述,2016,11(22):2178-2180.
[5]孔愛松.雙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糖尿病新世界,2016,09(22):109-110.
R969
A
1004-6569(2017)02(a)-0040-02
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