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穎
(山東煙臺毓璜頂醫(yī)院,山東 煙臺 264000)
消毒供應中心管腔類手術器械清洗方法探討
崔 穎
(山東煙臺毓璜頂醫(yī)院,山東 煙臺 264000)
目的 探討管腔類手術器械清洗方法,規(guī)范管腔類器械清洗,降低管腔類器械清洗不合格率,提高管腔類器械的清洗質量。方法 采用現(xiàn)場調查、查閱資料等方法,總結分析管腔類器械在清洗過程中存在的影響清洗質量的因素和清洗關注點。結果 通過梳理規(guī)范管腔類器械清洗流程,簡化現(xiàn)有流程中繁瑣、不易執(zhí)行的操作,提高了管腔類器械清洗質量。結論 管腔器械的清洗要結合其自身特點,采用特殊處置的方法,建立標準化的流程,才能降低管腔器械清洗不合格率提高清洗質量。
消毒供應中心;管腔類器械;清洗
清洗是器械處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影響器械消毒效果和延長器械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管腔類器械具有結構特殊、種類繁多、管腔長短不一、管徑粗細不等特點,易導致管腔內殘留的血液、體液、組織殘留物不易被徹底清洗,生物膜產生,滅菌困難[1]。除此之外,在具體的清洗過程中,管腔器械因其管徑細長,也會有較多的污染物、隱血以及體液殘留在管腔內壁[2]。劉正杰等調查了5768件管腔器械,不合格率為5.1%[3],管腔類器械清洗已成為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管理的關注點。我院東區(qū)消毒供應中心主要承接重復使用的手術器械清洗消毒、滅菌及無菌物品的供應。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的發(fā)展,管腔類手術器械越來越精細,種類也不斷增加。這些器械在工作中常會因刷洗方式選擇不當、毛刷選擇不合理、質檢工具不合適等原因,造成清洗質量不達標。科室通過現(xiàn)場調研,分析影響管腔清洗的因素,采取一系列的改善方法。通過日常清洗質量檢查,每月對管腔類器械清洗質量定期抽查,每月與各手術部聯(lián)席會議工作質量分析顯示,清洗效果改善明顯,現(xiàn)匯報如下。
科室目前現(xiàn)存的管腔器械主要有耳鼻喉、心臟外科、胸外科、神經外科及人流吸引管等,腔鏡吸引器,泌尿、婦科、生殖等檢查鞘。管腔器械數量多,種類繁多,結構復雜,2016年8月~2016年12月收集管腔器械3200件清洗不合格率為3.6%。而由工作人員操作不當等原因造成管腔器械清洗不合格占到94%。
(1)操作人員的影響,操作者對清洗、消毒、滅菌認識不到位,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不強,清點管腔器械時未作出標識,刷洗人員未刷洗徹底,未選擇合適的毛刷,壓力水槍沖洗時間不足,未進行超聲清洗機進行清洗等等。
(2)金屬管腔器械、腔鏡器械等管腔結構復雜,管腔細長,所用的材料特殊,對清洗的要求也較高,清洗難度加大。
(3)管腔器械未拆至最小化。如該拆卸的部位未拆開,浸泡清洗則不能與清洗劑進行充分接觸,影響其清洗效果。
(4)管腔器械殘留干結的有機物。未對手術器械正確預處理,存放一段時間后附著在器械管腔處有機物干結,清洗難度較大。
(5)管腔器械清潔劑酶洗浸泡時間過短。由于工作量較大,人員不足,酶洗浸泡時間較短,不能有效的將殘留的有機物去掉。
(6)清洗后的器械二次污染,如清洗后的器械未及時干燥,包裝,滅菌,裸露在空氣中極易造成器械的二次污染。
(7)未正確掌握清洗劑的配置 清洗劑應根據使用說明嚴格操作、配置,配置溶液時使用專用量杯,按需要的濃度、標準進行配置,清洗液溫度小于45度。
(1)與手術室做好溝通,對管腔器械進行保濕處理。據文獻報道,對血跡變干的器械進行常規(guī)的處理,清洗方法是無效的,如果器械不能在1~2 h內及時清洗,則必須進行保濕處理。
(2)對器械進行分類拆卸,要求器械拆卸至最小化,如吸引類器械將通絲抽出,以充分暴露管腔內壁,達到高效徹底清洗的目的。
(3)預沖洗要在流動水下進行沖洗,將管腔器械肉眼可見的污物去掉,再用高壓水槍沖洗管腔內壁,然后用毛刷對管腔內壁進行刷洗,刷洗3~4次,管腔用壓力水槍沖洗20 s。
(4)將預處理后的器械置于酶洗液中浸泡20~30 min。高壓水槍反復沖洗要大于30 s,毛刷刷洗從管腔一側到另一端來回要大于6次。
(5)沖洗,高壓水槍反復沖洗管腔內壁30 s,再超聲清洗。
(6)加強培訓,針對管腔清洗存在的各種問題,確保清洗工作安全科學的進行,科室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并進行考試考核。
實驗組用酶清潔劑浸泡+超聲機清洗+手工刷洗+清洗消毒器清洗;對照組用超聲機+清洗消毒器清洗。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抽查56件管腔類器械,采用目測法進行清洗效果監(jiān)測。判定標準為器械表面及管腔內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功能完好,無損壞。
實驗組56件管腔類器械清洗合格率為97.24%,對照組56件管腔類器械清洗合格率為76.24%,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徹底清洗是滅菌合格的前提。管腔器械污染后,器械表面會有大量的脂肪、血漬、蛋白質以及粘液等有機物,其中會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管腔器械未進行預處理,有機物干涸后會直接在器械表面形成殘留,且形成保護屏障,阻止滅菌因子穿透,導致滅菌失敗,難以保證清洗質量,存在較大的疾病交互傳播風險[4]。 消毒供應中心各級護理人員應在源頭處加強對管腔類器械的監(jiān)管,嚴把使用現(xiàn)場預處理質量關。交接污染手術器械時,按照科室規(guī)定挑選出管腔器械,便于清洗人員發(fā)現(xiàn)管腔器械,并減少管腔器械刷洗不徹底的情況發(fā)生。要求全員掌握酶清潔劑、除銹劑等的性質、功效、濃度、注意事項和配置方法,并嚴格按照使用方法及要求進行配置。掌握正確的管腔器械刷洗方法,嚴格遵守操作流程。采用專人負責制,雙人確認管腔器械的清洗。設立器械清洗崗位,由工勤人員與一名護士組成,每批次管腔器械清洗后進行雙人確認后再推入清洗消毒器清洗。管腔類器械要求清點組單獨放置器械牌一側,器械清洗組先用壓力水槍進行管腔進行沖洗,再選擇合適的毛刷,管腔再次沖洗后放入超聲清洗機內超聲3~5 min后進入清洗消毒器清洗。區(qū)域組長及護士長定期抽查管腔器械的清洗質量,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
依據消毒技術規(guī)范建立建全操作流程,改進管腔類器械清洗方法,從多環(huán)節(jié)減少管腔器械漏刷、刷洗不徹底的情況,降低器械的返洗率,提高管腔器械的刷洗質量。
[1] 姚艷華,魏紅艷,等.改良清洗流程對復用性金屬管腔器械清洗效果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4):381.
[2] 徐嬉平.品管圈活動在刮宮吸引管清洗質量持續(xù)改進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0(15):3715-3716.
[3] 劉正杰.應用PDCA循環(huán)管理降低金屬管腔類器械清洗不合格率[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36(21):3257-259.
[4] 唐麗黎,何 艷,肖 明.品管圈活動在提高RICU環(huán)境質量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18(7):109-111.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187
B
ISSN.2096-2479.2017.26.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