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摘要:隨著全球經(jīng)濟化的快速發(fā)展,英語已經(jīng)成為全球通用語言之一,而初中階段是學生英語素養(yǎng)快速培養(yǎng)的階段,教師要注重對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但是很多初中學校一味地追究成績,忽略了對學生人文性的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短暫的記憶,缺乏英語交流能力。接下來在本文中就詳細介紹下初中英語教學的人文性探討主要途徑,提出相應(yīng)的措施。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教學;人文性
在新課標要求中明確提出了初中英語教學的新要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讓學生開闊英語視野,擁有社會責任感,有與人獨立溝通交流的能力。尤其是一些一線教師,更要做好教學模式改革工作,要挖掘人文性教育途徑,本文中主要結(jié)合一些實際案例進行分析。
一、人文性挖掘與體現(xiàn)的途徑
1、樹立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觀念。眾所周知,教師是學生最好的引導者,想要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zhì),首先教師必須要加強自身的人文素質(zhì),要不斷學習,增強自己的責任心,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幫助下茁壯成長。
案例一:在初一下冊教材中,以一句問候語為例,每個國家在見面時的問候語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文獻資料,讓學生去搜集不同國家初次見面和表達問候時的英文語句,分析每個國家的人文習慣和風土人情,教師習慣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知識,但是沒有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這就造成學生在英語溝通方面的障礙。
初中英語教師通過 “What do people do when they meet visitor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 ”這一英語語句讓學生獲取想要知道的信息,然后進行了核對,但是忽略了學生自己挖掘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
案例分析:對此教師可以在幫助學生鞏固基礎(chǔ)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通過一些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每個國家的文化特色,從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各個國家的文化差異。
2、積極梳理教材的文本信息,創(chuàng)造人文性的教育的契機。案例二:在初中一年級下冊英語教材中強調(diào)以身勢語為重點進行教學,主要是由教師介紹一些人們常用的身勢語,其中包括不同國家的身勢語,這些身勢語代表著每個國家的不同文化,從而增強學生的國際意識,通過肢體語言了解不同國家的特色,體會身勢語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采用問問題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授課教師通過兩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If we dont know about others body language or misuse body language,What will happen?
How can it help us if we know more about body language?
案例分析:在這一章節(jié)教師主要是采用了問問題的方式進行英語人文性教育,在學生進行了自主討論以后,會得出一定的結(jié)論,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結(jié)論進行點評,幫助學生挖掘文本信息,抓住契機對學生展開人文性教育。
3、適當拓展閱讀資源強化人文教育。案例三:在外研版新教材中強調(diào)了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教師通過選取一定的文獻資料,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微笑”這一單詞,傳達自己的友愛之情,同時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關(guān)于母愛的文章,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母愛的偉大。其實“愛”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闡述,主要在于教師如何引導,讓學生能夠從閱讀文章中挖掘各種情感,有喜悅、有擔憂、有驚嘆,通過閱讀文章豐富學生的感情色彩。
案例分析:教師可以設(shè)置三個英語問題,分別是:
What is your mother like?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for you ?
What do you do for your mum?
雖然只是簡單的三個英語問題,但是卻可以讓學生們拉近和媽媽的關(guān)系,讓學生們體會媽媽的情感,感悟文本的內(nèi)涵和人文性之美。學生可以更好理解母親對自己的付出,提升學生對母愛的感知程度,將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4、師生互動是實施人文性教育的主要途徑。在外研社英語八年級上冊中明確強調(diào)了任務(wù)型教學的理念,教師必須要做好閱讀與寫作方法的正確指導,要幫助學生拓寬學習渠道,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流和思維能力。就例如在講解熊貓生活狀態(tài)時,可以選取一些熊貓生活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加強對文章的理解。教師只需加強對學生寫作觀點的引導,讓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得到釋放,了解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同時制定一系列保護動物的實際策略。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念和意見,要引導學生保護動物、了解動物,要在課堂教學中多注重人文性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能力。
二、結(jié)語
一個人的人文素養(yǎng)也許是與生俱來的,但是人性是可以培養(yǎng)的,教師要加強對英語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要寓情于景,增強學生之間的溝通,感受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讓學生的人文精神不斷激增,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拓寬學生的認知視野,讓學生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