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離不開多種多樣的主題活動,但過去搞活動,往往是忙苦了班主任,累壞了學生,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卻得不到充分發(fā)揮,而且德育活動的范圍又常常局限于學校,教育收獲甚微。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確立和發(fā)展,對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绑w驗教育”是一本放在教育者面前已經(jīng)打開的書,從中我們看到:實施德育體驗教育思想,活動是生命,體驗教育必須以具體的活動為依托,才有生命力;教師是關鍵,班主任的輔導藝術至關重要,影響全局;陣地是基礎,要善于整合和利用活動陣地;特色是形象,別具匠心的特色活動,就像為“體驗教育”披上一件件美麗外衣;育人是根本,開展“體驗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一代社會主義新人。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guī)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會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這對所有的中小學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當中,綜合實踐活動成為必修課,這就意味著基礎教育課程結構產(chǎn)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它應該是每一個學校為青少年創(chuàng)造出來的各不相同的教育生活。而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規(guī)劃、實施和管理,主要是由學校自己完成的。這就給城鄉(xiāng)結合學校的素質教育改革走出自己的路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也是擺在學校面前的一個全新課題。
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最新亮點,使學生學會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學習,是改變現(xiàn)有教育體制培養(yǎng)的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弱、實踐能力差這種現(xiàn)狀的良方妙藥之一。
本文從北京市豐臺區(qū)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實際出發(fā),以“親近與探索自然,體驗與融入社會,認識與完善自我”為主線,旨在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資源開發(fā)、評價方式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促進德育目標的全面落實。
構建社會化運作機制
小學生們好奇、好問、敢說、敢做、注重實際的心理和行為也促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組織學生更多、更好地走向社會、參與社會實踐、豐富多彩的社會化教育活動,增強其社會責任感,以此完成教育的主旨和目的。
實施體驗教育是一項事業(yè),而不是一次簡單的活動。為了使這項事業(yè)更具長遠性、序列性和實效性,學校在建設五大支持系統(tǒng)、實行分類試點整體推進的基礎上,努力探索構建少先隊體驗教育的社會化運作機制。
觀念社會化 學校綜合實踐課題組的教師經(jīng)過研究,大膽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研究社會的需求,接受社會的選擇,習慣用社會化這把金鑰匙來處理和解決推進體驗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善于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形成關心、支持學生體驗教育活動的合力。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校園周圍居民區(qū)增多,再由于人口復雜、交通擁擠、新舊觀念的碰撞和各種社會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教育的影響已越來越不可忽視。學校在分析學生行為和現(xiàn)狀后果斷決定,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校內延伸到校外,在立足學校的同時立足社會,與豐臺區(qū)交通支隊豐北隊、環(huán)保局、豐臺區(qū)正陽小區(qū)街道,分別成立了“巡警隊”“紅領巾環(huán)境監(jiān)察隊”“紅領巾奧運(國慶)小衛(wèi)士隊”,并在豐臺區(qū)青少年影劇院、豐臺區(qū)青少年圖書館、豐臺區(qū)科技館、豐臺區(qū)檔案局等地建立了社會化的實踐教育基地,為開展社會化的實踐體驗活動奠定了基礎。
活動社會化 在現(xiàn)有的體驗教育活動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活動內容社會化、活動形式社會化和活動評價社會化。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圍繞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大局,根據(jù)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要求,為社會各個方面參與少先隊體驗教育活動提供有效載體,進一步擴大體驗教育的社會影響,如學校開展的“tom.com”關注身邊的污染源社會調查活動,和“肯德基奇奇陽光運動會”賽等,都在活動運作上走市場化、社會化的嘗試。
隊伍社會化 在鞏固學校體驗教育輔導員這支隊伍的同時,不斷壯大由家長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組成的校外體驗教育輔導員隊伍。學校先后聘請了豐臺區(qū)交通支隊韋警官、豐臺鎮(zhèn)派出所劉隊長、豐臺鐵路派出所王警官為學校的法律副校長、法律校外輔導員,聘請了青少年活動中心的陳福庭老師為學校校外藝術輔導員,聘請了豐臺區(qū)青少年游泳俱樂部原國家運動員谷雨教練為學校校外體育輔導員,還先后聘請了近30位從事軍事、醫(yī)療、法律、教育等部門的家長為學校教育校外輔導員。
成果社會化 在樹立品牌意識,喊響“新世紀我能行”口號的基礎上,摒棄“老酒裝新瓶”的做法,學校形成自己的理論研究成果并予以推廣。學校還堅持科學發(fā)展,堅持“科研興校”的方針,廣泛吸收社會上一切關心教育的專家和學者的支持與幫助,參與體驗教育的理論研究,并及時將理論研究成果予以轉化,將活動典型經(jīng)驗予以推廣,學校學生也親自到環(huán)保部門和環(huán)保工作場所、防支隊參觀瀏覽,看環(huán)保工作者如何為保護社會環(huán)境而努力工作,同時聽環(huán)保先進工作者介紹自己的想法、做法和經(jīng)驗;觀看消防隊武警叔叔艱苦的隊列訓練,參觀整潔的營房,學習他們刻苦耐勞的精神及嚴守紀律的集體主義精神,從榜樣的身上懂得今后應學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最后進行階段性體驗教育成果展,以“體驗教育少年論壇”的形式,倡導學生“實話實說”談體驗后的感受和收獲,并組織編印學校體驗教育優(yōu)秀論文集和活動集、學生習作集等。
開拓社會化實踐體驗教育基地
管理和利用好現(xiàn)有體驗教育基地,樹立積極參與、著力建設的工作意識,充分調動社會力量,運用社會的和市場的手段,積極整合和大力建設各種德育基地、勞動實踐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科技活動基地、文化體育活動基地等,尤其是積極發(fā)展小型分散的社區(qū)體驗教育基地,為學校開展體驗教育提供服務。
開展社會化實踐體驗活動 學校教育習慣上應用灌輸教育,而灌輸教育又常常很難收到良好效果,這是由于灌輸教育的內容與生活實際常對不上號,而孩子們生活在這個五彩繽紛、紛繁復雜的世界上,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真、善、美、假、惡、丑”光靠教師的空洞說教很難奏效。而社會化的實踐體驗活動,讓孩子親身感受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又提高學生的能力,也使他們通過自我認識、鑒別做到自我完善。
以下案例對該論點進行論證。
案例:到檔案館去尋找開啟歷史的鑰匙
活動內容:首先,讓學生親手拿起鼓槌敲擊“奧運缶”,感受祖國的繁榮昌盛,重溫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的激情。其次,讓學生了解檔案知識,親歷查檔過程,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檔案庫房,并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制作一份個人檔案,并永久保存在豐臺區(qū)檔案館里。最后,寫一份參觀記。
資源單位環(huán)境分析: 豐臺區(qū)檔案館位于豐臺區(qū)政府院內,是我區(qū)青少年教育基地之一。該館離距離學校步行用不到10分鐘。該館館藏著豐富的檔案信息資源,有展室6間,音像室1間,設有館藏檔案精品陳列展和“盧溝橋史話”等多種專題展覽,音像室配有液晶電視、DVD影碟機和各種宣傳教育片。再加上該館收藏了2008年奧運會上使用過的編號為“0999”號奧運缶,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了解家鄉(xiāng)豐臺的歷史,了解祖國的變化的興趣。
資源單位環(huán)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生活的關系:豐臺區(qū)檔案館內保存有103個全宗,8萬卷(件)檔案和2萬余冊資料,排列長度678米。館藏與檔案有關的資料和圖書主要包括:建國以來各項政策、法令、法規(guī)、統(tǒng)計資料匯編及各方面編寫的有關豐臺地區(qū)歷史、革命活動、工農業(yè)生產(chǎn)、生活、名勝古跡、風土人情、建設成就等資料。
活動過程:參觀豐臺檔案館,了解檔案知識
一是與奧運缶的零距離接觸。一進入檔案館,孩子們就被四樓樓道正中端端正正擺放的奧運缶所吸引,老師請學生們遠距離觀察:這個缶大約有多高?是什么形狀的?它的造型美觀嗎?老師敲擊時它有什么變化?在孩子們的敘述中老師補充:從現(xiàn)場效果來看,集合了聲光電高科技的缶,效果更加出彩。在2008年奧運會上,缶面燈光打出數(shù)字倒計時,頗有些神來之筆的味道,傳遞出一種光陰的概念。
檔案館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只缶是專門贈送給豐臺的,編號為“0999”。這只缶就是一種實物檔案,這份檔案就記錄著豐臺曾經(jīng)在公元2008年參與奧運,并為奧運做出了很多貢獻。接著,檔案館的工作人員讓每個學生輪流擊缶,伴隨著悠揚動聽的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學生親手擊響奧運缶,在細細回味北京奧運激情的同時,深深感受著華夏文明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脈動……
二是與檔案館珍品文物親密接觸。學生們在檔案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珍品文物:刻在竹簡上的《論語》、軍艦、盧溝曉月繪畫作品、普通百姓的地契、雕刻作品等等。孩子們一邊看,一邊追問,在不斷詢問的過程中,學生對豐臺歷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對祖國的成就也有了更多的感性認識。他們駐足留戀。
三是體驗電腦查檔的快捷。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學生對檔案的電子管理方式很感興趣。他們坐到電腦前,體驗電腦查詢檔案的快捷。尚子梁同學在系統(tǒng)中輸入了父親的名字,接著電腦上出現(xiàn)了他爸爸和媽媽的名字,再次點擊父母的名字,就出現(xiàn)了父母領取結婚證的時間以及領證地點。“太奇妙了!”尚子梁驚呼。其他同學見狀,也都紛紛查詢。
四是在“盧溝橋史話”展前的駐足。工作人員將孩子們帶到盧溝橋史話展前,深情講述盧溝橋的得名、盧溝橋的特點、盧溝橋的歷史。認真聽過講解后,孩子們在此展館佇立、思考,對現(xiàn)在幸福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
五是制作一份自己的檔案。最后學生們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了解了檔案小知識,觀看了關于《珍貴文物上交國家》的檔案動畫片,并且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制作了一份關于自己的小檔案,這份小檔案將被永久地保存在豐臺檔案館中。
回校匯報交流:回校后,學生們認真地整理記錄材料,有的發(fā)現(xiàn)記錄太少,就跑到老師這里來尋找照片、錄像,參照著再次進行整理。孩子們以自己細膩的文筆從不同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記錄了下來,最后進行交流匯報。
開展社會實踐體驗活動 充分挖掘教育資源,結合學科教學,開展符合時代氣息的社會實踐體驗活動,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學生們走向社會、了解社會的有效途徑,實踐體驗活動不但能使學生獲得知識,而且能提高學生管理與參與意識,提高能力,使學生關注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創(chuàng)造力。
建立社會實踐服務點 開展敬老院的慰問服務活動,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給予的溫暖,同時也使學生們樹立尊重老人的思想。
綜上所述,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學校走出去,在立足學校的同時立足社會,能取得十分明顯的社會教育效果。不僅拓寬了綜合實踐教育的途徑,而且使學校德育工作和社會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真正體現(xiàn)著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倡導的“建立多方面的豐富的精神生活的廣闊背景”的理論,對培養(yǎng)學生全面綜合能力、增長才干起了良好的作用,也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家鄉(xiāng),熱愛生活,增強社會責任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開展社會化教育活動的幾點建議
一是綜合實踐活動要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結合學校實際有針對性、有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多項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
二是綜合實踐活動課要認真做好指導工作,平時注重學生個性全面發(fā)揮,活動中注重輔中有導,導中有輔,及時發(fā)現(xiàn)新動向、新問題,因勢利導,力爭使一個活動取得多方面的收效。
三是社會化的綜合實踐體驗活動必須根據(jù)學生興趣要求,適合時代與學校教育發(fā)展需要開展活動。
(作者單位:北京市豐臺區(qū)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