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讓學生對習作有一個整體感知,習作教學進行到一定階段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專項訓練。教師要以組織者的身份引導課堂,由學生探究專項訓練的方法,通過集體的智慧設(shè)計出習作訓練題型,并能獨立完成練寫實踐。
關(guān)鍵詞:專項訓練;習作教學;審題;列提綱
教材每個單元都有相應的習作教學安排,內(nèi)容豐富,各有特色。一個階段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習作進行專項訓練,以提高他們對習作的整體感知。下面以一次期末習作專項訓練為例與大家分享專項訓練在習作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專項訓練中,通過分類做到心中有數(shù)。
在習作專項訓練中,我以組織者的身份出現(xiàn),至于在專項訓練中用什么方法進行復習、匯總,都由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下面是以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對習作進行分類訓練的課堂實錄。
組長:不同類型的習作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我們可以將教材中的習作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四類。
生一:我們可以設(shè)計一個按要求對習作題目進行分類的題型進行實戰(zhàn)演練訓練。
生二:我來出題試試。
(下面是生二出的題目,小組成員共同完成訓練)
按要求對下列習作題目進行分類(填序號)。
①“逃琴”計②秋天的樹葉③可愛小狗④我們班的“飛車小子”⑤新型生態(tài)園⑥我的啟蒙老師⑦我的最愛——電動海寶⑧美麗的煙花⑨有趣的一次實驗⑩貓口救燕
寫人:( )記事:( )寫景:( )狀物:( )
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究訓練方法,由學生們自己出題,獨立完成分類訓練任務,這種方式改變了由教師出題學生們被動接受訓練的模式,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在專項訓練中,通過審題訓練,提高習作水平。
在日常的習作訓練中,部分學生容易出現(xiàn)審題不準的情況,比如錯誤地理解了題意使習作內(nèi)容離題萬里。為了提高學生們審題的能力,我引導他們進行審題能力訓練,下面是一名優(yōu)等生在專項訓練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的一些經(jīng)驗。
審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抓住“題眼”,找準關(guān)鍵字詞,這樣就能確定寫作的重點了。
二是明確寫作范圍。如有一個這樣的習作要求:在教過你的老師中,一定也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請選擇其中一位寫一寫??梢詫懰谀承┓矫妫ㄈ缤饷?、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點,也可以寫他幫助、教育你的一兩件事。題目由自己定。仔細研究,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本次習作的主人公是“一位老師”,不要寫兩位;事情是“一兩件”,至少一件;事情是“幫助、教育你”,不要寫幫助教育他人……
三是確定習作體裁。如習作要求以“秋天的樹葉”為題寫一篇習作。這應該是一篇狀物類的習作,不能簡單地寫成寫景類的習作。
對于如何提高審題能力,我一般使用如下實戰(zhàn)演練的方式。即通過“認真審題,完成填空”這種題型進行訓練,如習作“有趣的一次實驗”的要求是:從小到大,你一定做過不少實驗吧?你覺得哪次實驗是最有趣的?實驗的過程是怎樣的?請你具體寫出來,做到重點突出,語句通順,400字以上。這道題有兩個問題:(1)這次習作記敘的對象是( ),習作字數(shù)是( )。(2)這次習作的關(guān)鍵詞是( ),要突出的中心是( )。
通過優(yōu)等生的現(xiàn)身說法,在學生中樹立可以模仿的榜樣的形式不僅訓練了優(yōu)等生的表達能力、總結(jié)歸納的能力,還可以讓其他學生借鑒他們比較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
三、在專項訓練中,通過列提綱,學習謀篇布局。
經(jīng)驗告訴我們,列提綱可以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保證快速成文,保證不跑題,為提高習作效率提供有力保證。在專項訓練中,我組織學生開展獨立訓練,首先給大家一個可以模仿的例子,然后由學生自己出題,自己列提綱,修改提綱,直到滿意為止。下面是列提綱專項訓練的課堂實錄。
老師:有一個習作要求寫“我經(jīng)歷的一件事”。我們先看一位同學列的寫作提綱吧。
難忘的一件事
中心:記敘×年×月×日全國人民為×市在地震中遇難同胞舉行的悼念活動,寄托對遇難同胞的哀思。
開頭:回憶那一天哀悼的情景。簡要介紹時間、地點、心情,以及環(huán)境,突出哀傷的氣氛。
過程:哀悼的過程。汽笛拉響,全體肅立默哀三分鐘,腦海中再現(xiàn)抗震救災的一幕幕動人事例。
結(jié)尾:默哀結(jié)束,表達心中的祝愿。
最后:與開頭呼應,點題突出難忘。
下面請大家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出習作題目,自己列提綱,修改提綱,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時時觀察學生們的情況,遇到比較有個性的訓練方法,教師要予以鼓勵;有些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遇到了阻礙,教師要積極地給予相應指導。
總之,專項訓練在習作教學中的應用,使學生們對習作的階段學習有了一個整體感知。通過合作討論的形式探究提高習作水平的方法,獨立完成出題訓練,這種形式極大地調(diào)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了發(fā)展,是一種提高習作水平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