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議論文寫作最重要的就是論點和論據(jù),論點是需要鮮明有力的論據(jù)來論證作者的觀點的,那么鮮明而有力的論據(jù)從何而來呢?我認為很多古詩詞就是很好的論據(jù),例如孔子論語中的很多例子“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熝伞?,“因材施教”,“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同時孩子們學習古詩詞的目的不單單的是為了應付高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善于運用古詩詞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字表達能力,同時掌握古詩詞還會讓我們的文學修養(yǎng)得到很大的提升。
關鍵詞:知識點 通讀 熟記 掌握 理解 運用
一、知其文方能解其義
學生如何才能更好的掌握并運用古詩詞呢?我認為首先應當閱讀更多的詩詞,然后學生通過自己的了解背誦詩詞,最后教師講解詩詞的含義?!皶x百遍,其義自見”,這雖然說的是讀書但是他同樣是告訴我們多多閱讀詩詞也是一樣的,又或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句話,這兩句古文的根本意義就是教育我們知識量的重要性。擁有海量的詩詞積累我們在以后的寫作中才會用更多的借鑒機會。
我們的高中課本中就有很多瑯瑯上口的美文,如李白的《蜀道難》,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師說》等等,在我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一直秉持著讓學生熟讀這些古詩詞的原則,并且力爭讓他們做到會背、會釋、會寫,既而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把古詩詞的名句運用到議論文寫作之中,以求文章錦上添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李白)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韓愈)
這些名句佳詞,正如一串串寶石一樣晶瑩、璀璨、透徹,讀起來不僅瑯瑯上口且其文字中所包涵的意境也會引起我們的所思所想進而達到共鳴。千古佳句每讀一次就是一次精神上的享受,我在教學時會經常讓學生充分利用早自習的時間來反復吟誦并熟記文章,只有讀的多,才能背的熟,只有背的熟,才能體會古詩詞的眾多奇妙之處。
二、知其義方能猶如臂使
古詩詞擁有鮮明的節(jié)奏韻律,同時還有優(yōu)美的語言藝術,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掌握詩詞的含以后我們會情不由衷的領悟作者所描述的優(yōu)美意境并對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一定的了解。這也為我們運用古詩詞來進行寫作打下牢固的基礎,為把名句佳詞運用到議論文寫作創(chuàng)造了條件。例如李白的《將進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边@是作者抒發(fā)自己的懷才且不遇,但是仍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發(fā)揮自己的所學,一展胸中之抱負。這句話就告訴我們只要自己胸有丘壑,就算是一時因際遇不佳也切勿妄自菲薄,只要心懷夢想總會用一飛沖天的一天。在比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一文中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鮮明的對比強烈的向我們展示了生活在不同階層的兩類人的生活環(huán)境。
三、巧妙運用,結合實際
寫作議論文運用古詩詞的根本出發(fā)點就是裝飾點綴自己的文章,讓文字變的更加優(yōu)美,更加富有韻味,突出文章中心,使主題更鮮明。當然突出主題有好多方法,而用詩詞來點綴是不錯的方法,就好像小姑娘頭上戴了奪人眼目的飾品。請看下例:文章主題:感悟秋天之美。文體:寫景抒情散文。文題:這里的秋天靜悄悄。文章結尾可以這樣寫:“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里秋天的美在于她給了我們一片靜明的世界。當然,把經典用在文章的開頭和中間都能突出主題,若當做題記,主題作用就更加明顯。當然了,引用古詩最大的作用在于抒情。
古詩詞當中的名句引用到寫作當中有什么好處呢?我們可以實際的舉例來說明:例如①課后我漫步于秋日校園的小徑之上,樹葉紛紛落下歸根,我不禁想到樹葉的生命就是如此,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只為春目的繁茂。②課后我漫步于秋日校園的小徑之上,樹葉紛紛落下歸根,這不正如龔自珍先生所說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嗎!通過列舉事例進行比較讓學生可以更清晰直觀的了解名句運用在議論文寫作中的好處。顯而易見的是①例中語言雖然簡介直率,但他僅僅只是陳述了下落葉歸根的事實而②例子通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古詩詞不僅僅增加了短文的文采更是把讀者引入更深—層的意境之中。更加值得品鑒和欣賞。
古詩詞的運用無需拘泥于一格,他們可以根據(jù)文章的寫作風格來靈活的運用,或做為題目,或植入與開頭,或插入于文中,或結尾于文章,這些都是可以的。如作家三毛的《暮然回首》他正是引用的南宋大文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庇只蛉缏勔欢嗟摹渡纳省芬晃拈_篇既是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詞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庇只蛉绺呖紳M分作文《一雙童鞋》所寫的結尾就借用了多位詩人的詩句,“會當凌絕徑,一覽眾山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
結語:總的來說呢,議論文如果想要寫好,寫秒,對古詩詞的完美運用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呢這就需要作為教師的我們來幫助學生來擴充自己的知識量,并且通過指導學生寫作手段來讓學生寫出優(yōu)美的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