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家庭老年人照料者的主要特征及照料投入差異
        ——基于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diào)查的分析

        2017-04-25 04:40:03
        婦女研究論叢 2017年2期
        關(guān)鍵詞:照料程度老年人

        吳 帆

        (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天津300350)

        中國家庭老年人照料者的主要特征及照料投入差異
        ——基于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diào)查的分析

        吳 帆

        (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天津300350)

        家庭照料;老年人照料者;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diào)查

        人力資源和時間資源的雙重短缺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家庭的重要特征,然而家庭依然承擔著照料的主要責任。在老齡化和家庭變遷背景下,老年人照料資源在家庭內(nèi)部的供求失衡已成為中國家庭面臨的一個普遍困境。基于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文章從微觀層面揭示了中國家庭老年人照料者呈現(xiàn)出女性化、中年化、就業(yè)-照料沖突加劇等特征,并在對照料者投入影響因素分析的基礎(chǔ)上,探討了家庭照料者支持政策的制度框架,提出兼顧照料和有償工作的政策安排是關(guān)鍵性支持。

        一、研究緣起:老年人照料已經(jīng)成為老齡化的重大挑戰(zhàn)

        人口老齡化已經(jīng)成為全球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變革之一。這個過程幾乎對所有社會部門,包括勞動力市場、金融市場、商品和服務(wù)需求市場,以及家庭結(jié)構(gòu)和代際關(guān)系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確保所有年齡階段人口的福祉,全社會都必須為與人口老齡化有關(guān)的經(jīng)濟、社會和生活變化作充分的準備。根據(jù)聯(lián)合國發(fā)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訂版》(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5 Revision)數(shù)據(jù),2015年至2030年,全球60歲及以上的人口預計將增長56%,從9億增加到14億,2050年預計達到近21億[1]。也就是說,2015年全球人口的1/8是老年人,到21世紀中葉每5個人中就有1個人是老年人。與此同時,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oldest?old)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整體老年人的增長速度,而這個群體最需要得到來自家人或社會的照料。到2050年,80歲及以上的人口數(shù)量將達到4.34億,相較于2015年的1.25億,增加了近3倍[1]。老年人增長,尤其是高齡老年人的大幅增長對整個經(jīng)濟、社會和政治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一方面,老齡化社會的全面到來反映出人類發(fā)展的巨大進步;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會帶來政府支出和家庭支出的大幅增加,給公共設(shè)施、醫(yī)療服務(wù)、社會福利和家庭資源帶來新的挑戰(zhàn)。目前,國際上有兩個通用指標來反映老齡化程度對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影響程度。一是老年人口撫養(yǎng)比(Old Age De?pendency Ratio),即老年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個老年人。撫養(yǎng)比越高,社會和家庭的老年人負擔就越重。根據(jù)聯(lián)合國預測,全球老年人口撫養(yǎng)比在未來85年中將增長3倍;中國自2015年起至本世紀末,老年人口撫養(yǎng)比將會增長5倍[1]。二是潛在支持比(Po?tential Support Ratio)。潛在支持比是將老年撫養(yǎng)比改為倒數(shù)來呈現(xiàn),用以表示每1個老年人口可由多少個勞動者撫養(yǎng)。潛在支持比越高,表明社會能負擔老年人口的勞動力就越多。這兩個通用指標主要反映勞動年齡人口對老年人口的經(jīng)濟支持關(guān)系,體現(xiàn)了老齡化趨勢下人口年齡結(jié)構(gòu)變化的經(jīng)濟涵義,但沒有反映出老年人對照料支持的人力需求。然而,老年人不僅需要經(jīng)濟支持,對人力的照料支持也有著迫切的需求,在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增長加速的情況下,這種需求很可能出現(xiàn)“井噴式”增長。針對缺乏專門的老年人照料支持統(tǒng)計指標方面的研究現(xiàn)狀,筆者曾經(jīng)參照老年撫養(yǎng)比的基本邏輯,構(gòu)建了老年人照料負擔比(Elderly Care Dependency Ratio,ECDR),即基于一個人口中的老年人照料者與照料需求者之間的比值,從宏觀角度反映人口中老年人生活照料人力資源的供求關(guān)系[2]。這一指標易于計算,能較好地從社會整體反映出老年人照料負擔的水平,有助于展開對老年人照料供求關(guān)系的宏觀分析、預測和比較研究。但是,這一指標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一方面,該指標雖并不影響整體水平及變化趨勢的判斷,但可能會對照料負擔有所高估;另一方面,這一指標無法在微觀層面上反映出家庭內(nèi)部實際的老年人照料的供求狀況。而從微觀視角探討家庭老年人照料的人力支持狀況,不僅能彌補宏觀層面老年照料負擔研究的缺陷,而且能更為直觀、真實地反映出家庭內(nèi)部老年人照料的基本情況,并為家庭照料的支持政策提供科學參考。

        二、居家養(yǎng)老(ageing in place):家庭照料價值的重新回歸

        傳統(tǒng)的家庭照料支持(非正式照料)在現(xiàn)代社會遇到了巨大的挑戰(zhàn)。社會變遷導致家庭的撫幼和養(yǎng)老等照料功能弱化,這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家庭的普遍特質(zhì),難以逆轉(zhuǎn)。作為社會基本單元的家庭,在老齡化時代,其結(jié)構(gòu)和功能都發(fā)生了諸多變化[3][4][5]。這些變化改變了包括經(jīng)濟資源(收入)、人力資源、時間資源和社會資源等在內(nèi)的家庭資源數(shù)量及結(jié)構(gòu)。其中,家庭照料主要依靠時間密集型和人力密集型的活動得以實現(xiàn),而對于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絕大多數(shù)家庭而言,這兩類資源都變得非常稀缺。對于中國而言,人口老齡化對家庭的影響往往更為直接,甚至是沖擊性的,未來平均每個勞動者的老年家庭照料負擔將迅速增加[6],家庭亟需來自外部的資源和服務(wù)支持。

        在家庭照料功能弱化和社會化的背景下,雖然可以利用來自政府、非盈利機構(gòu)或私人企業(yè)提供的正式照料,但現(xiàn)實情況仍是來自家庭內(nèi)部的照料者承擔著主要責任[7][8]。家庭照料者(family caregiver)屬于非正式照料者,特指無償參與幫助他人進行日常生活或完成醫(yī)療任務(wù)的人,如配偶、子女、其他家庭成員、朋友或鄰居。大多數(shù)針對老年人的照料是由非正式照料者提供的,一般情況下,主要由家人來提供此類非正式的照料支持。2009年,英國有61%的成年人為居住在自己家庭以外的人提供照料,而父母是主要受益人[9]。在美國,50歲及以上人口中有38%至66%向家庭成員或朋友提供老年照料支持,25%至33%的人每周至少提供一次援助[10],2015年約有3420萬美國人向5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提供無償照料[11]。這種情況在中國更為突出,家庭成員始終是中國老年人的主要照料力量[12]。雖然基于文化、人口變化趨勢、福利體系和非政府組織的差異,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養(yǎng)老支持模式呈現(xiàn)多樣化,但許多調(diào)查顯示大多數(shù)老年人更希望居家養(yǎng)老。根據(jù)美國退休人士協(xié)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AARP)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美國近90%的老年人希望留在家中養(yǎng)老,即使他們開始需要日常幫助或持續(xù)的醫(yī)療保健,仍有大多數(shù)(82%)人更愿意留在家中[13]。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政策制定者和專業(yè)服務(wù)人員開始認識到家庭照料的優(yōu)勢:對老年人的非正式照料(尤其是家庭照料)不僅可以使老年人繼續(xù)保持家庭生活環(huán)境,推遲或避免進入機構(gòu)養(yǎng)老,提升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質(zhì)量,還能節(jié)省公共資源。因此,“居家養(yǎng)老”(ageing in place)的理念開始重新流行。雖然在不同的情境下,具體涵義有所不同,但基本是指側(cè)重于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服務(wù),盡可能地實現(xiàn)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并使老年人享有安全、獨立和舒適生活的能力。OECD國家有關(guān)老年人長期照料服務(wù)項目(long?term care services)也開始轉(zhuǎn)向基于家庭照料的服務(wù)[14]??傊捎诩彝ヰB(yǎng)老和家庭照料產(chǎn)生的巨大經(jīng)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決策者開始將家庭照料納入社會支持的范疇。照料者在承擔責任的同時也遭受了收入損失,以及在心理、身體健康等方面的壓力,因此支持家庭照料者在經(jīng)濟和社會兩個層面都極具意義,理應(yīng)進入家庭政策的視域。

        中國的家庭變遷有著復雜的社會經(jīng)濟因素和制度因素,生育新政的長期效應(yīng)及其對家庭的實質(zhì)性影響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此外,家庭政策的不完善也進一步加劇了家庭照料資源的短缺。因此,中國家庭照料資源的短缺以及供求失衡成為中國家庭面臨的一個普遍困境。目前,針對老年人家庭照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照料模式、照料資源獲取途徑、家庭照料成本及其變化趨勢,以及農(nóng)村老年人、高齡老年人等特殊老年群體的照料問題[15][16][17]。 針對家庭照料者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三個方面:一是關(guān)注患者、高齡或失能等特定老年人家庭照料者的負擔、心理健康狀況等[18][19][20];二是關(guān)于照顧老年人對照料者尤其是對女性照料者的負面影響及社會支持研究[21][22][23];三是探討其他國家的照料者支持政策對中國的借鑒意義[24]。但總體上,現(xiàn)有研究更關(guān)注對特殊群體的家庭照料者,缺乏從一般意義上將老年人家庭照料視為現(xiàn)代家庭的一個普遍特征的考量,而系統(tǒng)性地進行家庭照料者現(xiàn)狀及政策支持方面的研究更不多見。

        三、家庭老年人照料者主要特征:國際觀察與中國特點

        (一)全球范圍內(nèi)家庭老年人照料者的共性

        不同國家由于文化、福利制度等方面的差異,家庭的主要照料者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國,配偶和女兒是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25];而在韓國,受傳統(tǒng)孝道和家庭文化的影響,兒媳是主要照料者[27]?;谖墨I回顧,可以歸納出家庭照料主要具有以下幾個共性:

        第一,家庭照料呈現(xiàn)出明顯的性別差別,女性往往扮演著主要照料者角色[27][28]。女性在照料方面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更多,受到的不利影響也更為嚴重[29]。相比而言,男性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較少,更多提供諸如經(jīng)濟支持、協(xié)助照料等其他形式的幫助[30]。

        第二,由于照料需求與家庭生命周期階段緊密相關(guān),家庭照料者大部分處于中年階段,并且往往要同時照料老人與兒童,屬于“夾心層”一代,承受著“上有老、下有小”的雙重壓力[31][32]。

        第三,家庭照料者存在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負擔,主要可分為客觀負擔和主觀負擔。前者包括時間投入、經(jīng)濟壓力、社會交往或娛樂生活受限制等;后者則是指照料者不良的主觀感受和心理反應(yīng)[33]。研究發(fā)現(xiàn),照料者負擔受到照料時間、被照料者狀態(tài)、照料者自身健康狀況等因素的影響[34]。此外,少數(shù)針對家庭照料積極影響的研究表明,在照料過程中,照料者感到自己被需要,是有價值的,能夠擁有更加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并能提升人際交往能力[35]。

        第四,家庭照料存在家庭內(nèi)部分工。家庭照料需求的實現(xiàn)往往不只依靠一名照料者,而是有主要照料者和次要照料者,彼此分工,互相協(xié)助[36][37]。主要照料者是照料的核心,不僅提供直接的照料,還承擔著組織和協(xié)調(diào)工作;次要照料者輔助主要照料者,延長了整體照料時間,也減輕了主要照料者的照料負擔[38]。

        (二)中國家庭老年人照料者的主要特征

        研究基于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來分析中國家庭老年人照料者的主要特征。該調(diào)查是以2010年12月1日為標準時點進行的全國規(guī)模的調(diào)查,采用按地區(qū)發(fā)展水平分層的三階段不等概率(PPS)抽樣方法選取樣本。我們通過主卷受訪者、戶內(nèi)成員情況表所反映出來的家庭關(guān)系,將個人樣本轉(zhuǎn)換成家庭樣本。研究以調(diào)查問卷中“近一年您承擔家務(wù)勞動的情況”問項,提取有老年人照料需求的家庭作為分析對象,在剔除關(guān)鍵變量缺失的樣本后,最終獲得用于分析的樣本量為17906個。數(shù)據(jù)顯示,近9成調(diào)查者均承擔著從“很少”到“全部”等不同投入程度的老年人照料。在調(diào)查時點“從未有過”老年人照料的被調(diào)查者比例僅為10.6%,我們將在老人照料方面投入程度為“很少”“約一半”“大部分”和“全部”的樣本定義為老年人照料者,剔除關(guān)鍵變量為缺失的樣本,最終得到16008個樣本。其中,女性照料者占比51.3%,男性照料者占比48.7%;照料者多為已婚,比例達到了87.4%;照料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7年(標準差為3.6),就業(yè)比例為81.9%,在調(diào)查時點前一年的年均收入達到18204.7元(標準差為489105.6元),年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照料者比例為24.7%,年收入分布于5000-10000元、10000-15000元、15000-20000元這三組照料者的比例分別為21.2為%、15.1%和11.9%。根據(jù)對樣本的分析,可以歸納出中國的老年人照料者的主要特點。

        第一,近一半照料者承擔著照料老人的主要責任。按照料的投入程度劃分,“全部”投入的照料者占比9.3%,投入“大部分”的照料者占比18.9%,投入“約一半”和“很少”的比例分別為29.0%和32.2%。如果進一步將投入程度合并分類,可劃分為承擔主要責任(投入程度為“大部分”和“全部”)、一半責任(投入程度為“一半”)和次要責任(投入程度為“很少”)這三類,相應(yīng)比例依次為47.9%、29.0%和32.2%,說明在調(diào)查樣本中承擔主要責任的照料者居多。

        第二,女性對老年人照料的投入更多,受到的不利影響更大。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表明,男性和女性都承擔了照料老年人的責任,且兩性作為照料者身份的比例差別不大。但如果進一步分析兩性對老年人照料投入程度的差別,可以發(fā)現(xiàn)男性對老年人照料程度較低(χ2=1100,sig.=0.000),主要集中在“很少”(44.3%)和“約一半”(36.3%)這兩類投入程度上,而女性承擔主要照料責任的比例(43.1%)高出男性(19.4%)近24個百分點。這說明,女性更多地承擔著具有更高投入程度的照料責任。如果進一步分性別來看照料者的就業(yè)狀況,數(shù)據(jù)顯示女性照料者未就業(yè)的比例高出男性16個百分點(χ2=712.7837,sig.=0.000),超過四分之一的女性照料者在調(diào)查時點未就業(yè),而九成男性照料者都處于就業(yè)狀態(tài)。這說明,相較于男性,女性對老年人的照料投入更多,在就業(yè)方面受到的不利影響也更大。

        第三,照料者多為中年人,處于更高年齡組照料者的投入程度也更高。數(shù)據(jù)顯示,照料者的平均年齡為41.2歲(標準差為10.7歲)。其中,40-49歲的照料者最多,占比32.7%,然后依次為30-39歲(28.5%)、50-59歲(19.3%)和29歲及以下的照料者(15.4%)。年齡在60歲及上的照料者比例最小,僅為4.1%。交叉分析結(jié)果表明,照料者的年齡分布與投入程度基本呈正向關(guān)系(χ2=45.081,sig.=0.000),具體表現(xiàn)為處于更高年齡組的照顧者,承擔主要照料責任的比例更高一些,承擔次要照料責任的比例降低。

        第四,照料者整體健康水平較好,但承擔全部責任照料者的健康水平略差??傮w上,7成以上照料者處于比較健康的身體狀況(健康自評為“很好”與“較好”),23.7%的照料者健康處于一般狀況,6%的照料者健康狀況不太好。雖然絕大部分照料者健康水平較好,但那些投入程度為“全部”的照料者,健康自評不好(“較差”與“很差”)的狀況達到了10.6%,高出其他投入程度照料者近5個百分點。

        第五,照料者多處于就業(yè)狀態(tài),承受著來自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超過8成的照料者具有從業(yè)者和照料者的雙重角色,有18.1%的照料者在調(diào)查時點并未就業(yè)。其中,在未就業(yè)的照料者中,女性占了近3/4的比例。這說明,大多數(shù)老年人照料者可能會面臨照料-工作沖突,或者至少承受著來自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而女性照料者面臨的困境更大,被動或主動放棄就業(yè)的比例更高。對就業(yè)狀況和照料投入程度的交互分析表明,在照料者整體就業(yè)率較高的前提下,照料投入程度越低,未就業(yè)率則相對較高(χ2=211.653,sig.=0.000)。例如,投入程度為“大部分”的照料者中有1/5未就業(yè),投入程度為“全部”的照料者未就業(yè)比例上升到29.6%。

        四、中國家庭老年人照料者投入程度差異的影響因素分析

        研究利用回歸模型進一步考察照料者對老年人投入程度的影響因素分析。被解釋變量為“老年人照料的投入程度”,投入程度從低到高分為:很少、約一半、大部分和全部,依次賦值1-4,是一個四分類的有序變量。賦值越高,表示照顧者對老年人照料的投入程度越高。根據(jù)文獻綜述和初步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研究選取了兩個層次的自變量:(1)個體因素,主要涉及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健康水平、就業(yè)情況、工作時間和工作收入;(2)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規(guī)模和家庭結(jié)構(gòu)。根據(jù)相關(guān)研究文獻,家庭照料需求的實現(xiàn)往往不只依靠一名照料者。因此,家庭規(guī)模越大,老年人可能獲取的照料者數(shù)量就越多。控制變量主要包括3個指標,分別為城鄉(xiāng)差異、家庭內(nèi)老年人數(shù)量和家庭內(nèi)成年人數(shù)量。

        研究采用序次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老人照料投入的影響因素。模型首先納入個人因素變量,然后分步納入家庭因素變量和控制變量,考察這些因素對照顧者投入程度的影響(見表1)?;貧w結(jié)果顯示,對數(shù)似然估計(loglikelihood)的絕對值逐步變小,卡方檢驗統(tǒng)計量參數(shù)LRchi2在逐步增大,偽判定系數(shù)Pseu R2均逐步增加,說明模型的擬合度較好。但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Pseu R2的數(shù)值都不高,這在后面對研究不足的討論中會做出進一步的探討。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模型1中,個體因素變量均對老年人照料投入程度產(chǎn)生了較為顯著或一定的影響。第一,性別影響非常明顯,與男性相比,女性提供照料的投入程度更高的可能性越大。第二,年齡也是影響照料投入程度的重要因素。與18-29歲組相比,其他年齡組的投入程度都更高,且40-49歲和50-59歲組投入程度更高的可能性更大。第三,婚姻狀態(tài)也是一個較為顯著的影響因素,與已婚組相比,未婚組在老人照料方面的投入程度更低,而處于離婚和喪偶的人,照料程度投入較高的可能性更大。第四,健康水平對照料投入程度存在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與健康狀況很好的照料者相比,健康水平為較好的人照料程度顯著較低,而健康水平為一般及以下的人則無顯著差異。第五,照料者的就業(yè)狀況、工作時間和收入對照料投入程度均有顯著的影響。是否就業(yè)對老人照料投入程度呈現(xiàn)出一定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為與未就業(yè)組相比,就業(yè)的照料者投入程度更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這可能由于承擔主要照料責任的人集中于中年階段,而中年階段正處于就業(yè)階段。在照料者普遍就業(yè)的情況下,工作時間越長、收入越高,老人照料的投入程度越低。

        模型2在模型1的基礎(chǔ)上納入了家庭變量。除工作時間之外,個人層次其他變量始終與因變量保持穩(wěn)健的顯著相關(guān)或者不顯著相關(guān),說明這些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較為獨立,受家庭層次變量的影響較小。從回歸結(jié)果來看,家庭規(guī)模對老人照料投入程度無顯著影響。而在家庭結(jié)構(gòu)方面,與核心家庭相比,直系家庭、聯(lián)合家庭、殘缺家庭以及其他家庭中老年人照料者的投入程度高的可能性更大。這是因為,有老年人的核心家庭基本上是空巢家庭,在家庭生命周期的這個階段上,夫婦大都屬于中低齡老年人,因此健康狀況和生活自理能力較好。而在直系家庭、聯(lián)合家庭和殘缺家庭中的老年人,一般來說年齡更高,健康狀況和自理能力較差,因此有更多的照料需求。另一方面,當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時,在許多情況下,由子女接到子女家中贍養(yǎng),或者子女回歸到父母家庭,重新結(jié)合為直系家庭。這也造成了這類家庭老年人照料者的投入程度更高。

        模型3的數(shù)據(jù)顯示,老人照料的投入程度存在著一定的城鄉(xiāng)差異。具體來看,與農(nóng)村相比,居住在城市的家庭照料者對老人投入程度較高的可能性更低,這可能與家庭的居住形態(tài)和文化存在著城鄉(xiāng)差異有關(guān)。此外,家庭中同住在一起的成人數(shù)量對照料者投入程度并無顯著的影響,但家庭老年人數(shù)量與照料者投入程度呈正比,家庭中老人數(shù)量越多,照料者的投入程度越高。

        五、家庭照料者制度安排的關(guān)鍵性支持:兼顧照料責任與有酬工作

        根據(jù)上述實證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家庭照料者對老年人投入程度的高低受到自身、家庭及社會的多維因素的影響,家庭照料者承受的壓力也非常明顯。因此,為老年人家庭照料者提供幫助和支持已經(jīng)成為社會的迫切需求,政府也有責任對這種需求做出及時的政策回應(yīng)和制度安排。從國際經(jīng)驗看,隨著家庭照料的社會價值逐漸被承認,通過家庭照料支持政策與多樣化的公共服務(wù)為老年人的居家養(yǎng)老提供更多支持、緩解家庭照料者的壓力已經(jīng)成為許多國家的通用做法。整體上,對家庭照料者需要的支持主要分為四類:經(jīng)濟支持、情感支持、照料信息和技能支持、及時和靈活的照料替代服務(wù)。這些家庭照料支持政策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提供經(jīng)濟補貼。照料會降低照料者的勞動力市場參與率,減少照料者的工作時間,帶來工資差距,對照料者的經(jīng)濟收入產(chǎn)生不利影響[39][40]。因此,通過增加經(jīng)濟補貼或社會保障來對照料者進行支持成為許多國家通用的做法。如在加拿大,每周照料時間超過20小時的照料者可獲得每兩周90加元的免稅津貼,低收入的照料者可獲得更多補貼[41]。

        第二,無薪或帶薪的假期政策。如OECD有3/4的國家都規(guī)定了不超過一個月的帶薪照料假(care leave)。其中,比利時提供了最長為12個月的帶薪照料假,雇主只有在經(jīng)濟狀況特別不好的時候才能拒絕;日本的帶薪照料假時間可長達93天,如果企業(yè)不能提供薪酬,40%的工資可以通過就業(yè)保險支付[42]。美國的家庭醫(yī)療休假法案(Family Medical Leave Act)規(guī)定要為雇員提供12-16周無薪的工作保護假,以照顧新生兒或新收養(yǎng)的孩子,患病的孩子,配偶或父母,或照顧自己,其中一些州已經(jīng)開始為家庭照料者提供帶薪家事假(paid family leave)[43]。

        第三,提供暫托服務(wù)。家庭照料者常常被困于繁重的照料任務(wù)之中,經(jīng)常面臨著較大的精神壓力,對此一些國家提供多種形式的短期照料的替代服務(wù),使照料者可以從沉重的照料負擔中解脫出來,通過休息、娛樂、拜訪朋友等活動得以緩解[44][45]。 暫托服務(wù)是指由專門機構(gòu)或其他專業(yè)人士對被照料者進行暫時性的照料,使家庭照料者能夠得到暫時的放松,有利于照料者的健康、保持正常的社交生活。暫托服務(wù)包括多種服務(wù)形式,如在家庭內(nèi)提供的暫托服務(wù)、日間照料中心提供的暫托服務(wù)、養(yǎng)老院提供的暫托服務(wù)以及夜間暫托服務(wù)等[46]。

        第四,針對家庭照料者的信息與技能支持。家庭照料者大多未接受過專業(yè)照料方面的技能訓練,需要獲取一些信息或?qū)I(yè)指導提升照料的有效性。一些組織或團體為照料者提供信息,使照顧者能夠得到豐富的照顧知識以及技能指導。例如,美國有家庭照料者聯(lián)盟(Family Caregiver Alliance,F(xiàn)CA)、全國照料中心(National Center on Caregiving,NCC),英國有照料者協(xié)會(Carers Association),這些非營利組織都為照料者提供了照料技能指導、與照料相關(guān)的法律事務(wù)咨詢等。也有一些非營利組織關(guān)注照料者的心理健康,向其提供心理援助或咨詢服務(wù),從而減輕照料者的壓力。

        實際上,上述家庭照料者支持政策雖然體現(xiàn)在不同的方面,但都包含著一個關(guān)鍵性的支持政策,即對于處在就業(yè)狀態(tài)的照料者(主要是女性),最大程度地幫助他們實現(xiàn)兼顧有償工作和照顧責任。通過家庭照料支持政策,使家庭成員在向老年人提供照料的同時避免受到不利的影響,尤其是在經(jīng)濟方面的負面影響。例如,提供帶薪照料假使家庭成員能夠有時間照顧孩子和老人;對于因照料而暫時退出就業(yè)市場的家庭成員提供就業(yè)培訓與指導,使其能夠重返就業(yè)市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wù)項目,促進為老年人照料提供替代性的社會服務(wù)發(fā)展,通過社會工作者或心理咨詢師對家庭照料者進行心理支持。

        就中國而言,目前對老年人家庭照料者的公共服務(wù)支持非常匱乏,相應(yīng)的制度安排比較欠缺,這種狀況與老齡化和家庭養(yǎng)老需求的迅速增長很不適應(yīng)。老齡化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nèi)都會是中國社會的常態(tài),家庭養(yǎng)老需求將會與日俱增。而家庭是應(yīng)對這場老齡化挑戰(zhàn)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加大對老年人家庭照料者的政策支持和資源投入是促進家庭發(fā)展和解決家庭養(yǎng)老危機的重要手段。在應(yīng)對老齡化發(fā)展戰(zhàn)略的制度安排及政策體系中,應(yīng)該把家庭放在核心地位,把對家庭照料者兼顧就業(yè)和照料的支持放在關(guān)鍵地位。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中國,女性是老年人家庭照料者的主力軍。對老年人家庭照料者的支持性政策安排應(yīng)納入社會性別視角,要重點關(guān)注4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在支持工作-家庭平衡政策中要充分考慮女性對政策支持的需求特點。因為女性是工作-家庭平衡關(guān)系最為緊張的群體,她們不僅是一般家務(wù)的主要承擔者,當有老年人需要照料時,她們同時也是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因此,應(yīng)該為有照料老年人任務(wù)的職業(yè)女性提供具有彈性的工作時間安排。第二,在就業(yè)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上要充分考慮女性因照料老年人而中斷職業(yè)對女性職業(yè)生涯和收入的負面影響,并為她們重新進入勞動力市場提供各種形式的支持。第三,在退休政策上要充分考慮照料老年人的女性需求,允許她們在完成社會養(yǎng)老保險金繳納年限的條件下,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退休時間。第四,在對老年人照料者的心理支持上要充分考慮女性的心理特質(zhì),進行心理干預,幫助女性緩解心理壓力。

        六、余論:研究不足

        受到數(shù)據(jù)的限制,雖然本研究提取的樣本均是有老人照料需求的家庭,但主問卷中并沒有關(guān)于被照料者以及照料者和被照料者之間關(guān)系的詳細信息。在影響因素的模型分析中,偽判定系數(shù)Pseu R2并不高,這說明照料者對老人照料的投入程度更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被照料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照料者與被照料者空間距離、情感關(guān)系等等。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照料者與被照料者之間的地理和社會鄰近度越高,照料角色介入的可能性就越高[47]。此外,照料者和被照料者之間的情感紐帶也是照料投入程度不能忽視的重要影響因素。盡管如此,從照料者的特征出發(fā),基于照料者視角,特別是性別視角探討其對老年人照料投入程度的影響仍然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1]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2015).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5 Re?vision,Key Findings and Advance Tables[R].Working Paper No.ESA/P/WP.241.

        [2]吳帆.老年人照料負擔比:一個基于宏觀視角的指數(shù)構(gòu)建及對中國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6,(4).

        [3]吳帆、林川.歐洲第二次人口轉(zhuǎn)變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南開學報,2013,(6).

        [4]楊菊華、何炤華.社會轉(zhuǎn)型過程中家庭的變遷與延續(xù)[J].人口研究,2014,(2).

        [5]彭希哲、胡湛.當代中國家庭變遷與家庭政策重構(gòu)[J].中國社會科學,2015,(12).

        [6]曾毅、陳華帥、王正聯(lián).21世紀上半葉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成本變動趨勢分析[J].經(jīng)濟研究,2012,(10).

        [7]Levine,C.,Albert,S.M.,Hokenstad,A.,Halper,D.E.,Hart,A.Y.,&Gould,D.A..This Case Is Closed:Family Caregivers and the Termination of Home Health Care Services for Stroke Patients[J].Milbank Quarterly,2006,84(2).

        [8]Roberto,K.A.&Jarrott,S.E..Family Caregivers of Older Adults:A Life Span Perspective[J].Family Relations.2008,57(1).

        [9]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ONS).Measuring National Well?being?Households and Families[EB/OL].http://www.ons.gov.uk/ons/dcp171766_259965.pdf.

        [10]Centre for Policy on Ageing.Changing Family Structur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Care of Older People[EB/OL].http://www. ageuk.org.uk/Documents/EN?GB/For?professionals/Research/CPA?Changing_family_structures.pdf?dtrk=true.

        [11]US National Alliance for Caregiving.Caregiver Statistics:Demographics[DB/OL].https://www.caregiver.org/caregiver?statistics?demographics.

        [12]張翼.中國老年人口的家庭居住、健康與照料安排——第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分析[J].江蘇社會科學,2013,(1).

        [13]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Facts&Statistics for Aging in Place[EB/OL].http://www.iyhusa.com/AginginPlace?Facts?Data.htm.

        [14]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OECD Health Project:Long?Term Care for Older People[DB/OL]. http://www.euro.centre.org/data/1216815268_61772.pdf.

        [15]丁志宏.我國高齡老人照料資源分布及照料滿足感研究[J].人口研究,2011,(5).

        [16]石人炳.我國農(nóng)村老年照料問題及對策建議——兼論老年照料的基本類型[J].人口學刊,2012,(1).

        [17]蘇群、彭斌霞.我國失能老人的長期照料需求與供給分析[J].社會保障研究,2014,(5).

        [18]劉臘梅、周蘭妹、呂偉波、彭鵬.我國家庭照顧者的研究現(xiàn)狀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8).

        [19]凡蕓.老年癡呆病人家庭照顧者心理健康狀況及干預研究[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9,(1).

        [20]智曉旭、周立.晚期肺癌患者家庭照顧者負擔體驗的質(zhì)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2,(23).

        [21]劉臘梅、周蘭姝.老年人照顧者的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8,(7).

        [22]張俊娥、蘇永靜、蔡麗娥、周鳳嬋.腦卒中病人家庭主要照顧者照顧能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09,(21).

        [23]劉柏惠.我國家庭中子女照料老人的機會成本——基于家庭動態(tài)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J].人口學刊,2014,(5).

        [24]朱浩.西方發(fā)達國家老年人家庭照顧者政策支持的經(jīng)驗及對中國的啟示[J].社會保障研究,2014,(4).

        [25]Bookman,A.&Kimbrel,D..Families and Elder Ca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The Future of Children,2011,21(2).

        [26]Kim,J.S..Daughters?in?law in Korean Caregiving Familie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1,36(3).

        [27]Stone,R.,Cafferata,G.L.&Sangl,J..Caregivers of the Frail Elderly:A National Profile[J].The Gerontologist,1987,27(5).

        [28]Takagi,E.,Davey,A.&Wagner D..A National Profile of Caregivers for the Oldest?Old[J].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2013,44(4).

        [29]Miller,B.&Cafasso,L..Gender Differences in Caregiving:Fact or Artifact?[J].The Gerontologist,1992,32(4).

        [30]Jegermalm,M..Informal Care in Sweden:A Typology of Care and Caregiv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2006,15(4).

        [31]Cooper,D.P.&Sheehan,N.W..Family Dynamics for Caregivers:An Educational Model[J].Family Relations,1987,36(2).

        [32]Grundy,E.&Henretta,J.C..Between Elderly Parents and Adult Children:A New Look at the Intergenerational Care Provided by the‘Sandwich Generation’[J].Ageing and Society,2006,26(5).

        [33]Brodaty,H.&Donkin,M..Family Caregivers of People with Dementia[J].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2009,11(2).

        [34]Wright,S.D.,Pratt,C.C.& Schmall,V.L..Spiritual Support for Caregivers of Dementia Patients[J].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1985,24(1).

        [35]Tarlow,B.J.,Wisniewski,S.R.,Belle,S.H.,Rubert,M.,Ory,M.G.&Gallagher?Thompson,D..Positive Aspects of Caregiving Con?tributions of the REACH Project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asures for Alzheimer's Caregiving[J].Research on Aging,2004,26(4).

        [36]Henz,U..Parent Care as Unpaid Family Labor:How Do Spouses Share?[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2010,72(1).

        [37]王來華、瑟夫·施耐德約.論老年人家庭照顧的類型和照顧中的家庭關(guān)系——一項對老年人家庭照顧的“實地調(diào)查”[J].社會學研究,2000,(4).

        [38]Wolff,J.L.&Kasper,J.D..Caregivers of Frail Elders:Updating a National Profile[J].The Gerontologist,2006,46(3).

        [39]Presser,H.B.&Baldwin,W..Child Care as a Constraint on Employment:Prevalence,Correlates,and Bearing on the Work and Fer?tility Nexu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0,85(5).

        [40]Ettner,S.L..New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Health[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96,15(1).

        [41]Keefe,J.,Légaré,J.,&Carrière,Y..Developing New Strategies to Support Future Caregivers of Older Canadians with Disabilities:Projections of Need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J].Canadian Public Policy,2007,(33).

        [42]OECD.Policies to Support Family Carers[DB/OL].http://www.oecd.org/els/health?systems/47884889.pdf.

        [43]Appelbaum,E.&Milkman R..Leaves that Pay:Employer and Worker Experiences with Paid Family Leave in California[DB/OL]. http://cepr.net/documents/publications/paid?family?leave-1-2011.pdf

        [44]Jeon,Y.H.,Brodaty,H.&Chesterson,J..Respite Care for Caregivers and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5,49(3).

        [45]Van Exel J.,Morée,M.,Koopmanschap,M.,Goedheijt,T.S.&Brouwer,W..Respite Care——An Explorative Study of Demand and Use in Dutch Informal Caregivers[J].Health Policy,2006,78(2).

        [46]Stockwell?Smith,G.,Kellett,G.&Moyle,W..Why Carers of Frail Older People Are Not Using Available Respite Services:An Aus?tralian Study[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0,19(13-14).

        [47]夏傳玲.老年人日常照料的角色介入模型[J].社會,2007,(3).

        責任編輯:玉靜

        Characteristics of Caregivers and Their Different Input for the Elderly in Chinese Families Based on the Third National Survey on the Status of Women in China

        WU Fan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Polic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

        family care;caregivers for the elderly;the Third National Survey on the Status of Chinese Women

        The lack of human resources and time has become a distinct feature of Chinese families today,even though families still shoul?der the majority of the responsibility for care.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care for seniors has become a common dilemma among Chinese families in the context of aging and changes in families.Based on the Third National Survey on the Status of Chinese Women,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caregivers for the elderly in China are by and large women,middle?aged and experience an increasing conflict between employment and family care.While examin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amily care given to seniors,it propo?ses policy to support family caregivers,especially helping caregivers to balance care with paid employment.

        C913.68

        A

        1004-2563(2017)02-0005-09

        吳帆(1976-),女,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家庭政策、人口社會學、社會服務(wù)管理及評估。

        猜你喜歡
        照料程度老年人
        認識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照料父母對子女健康福利的影響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
        學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對高齡老人臨終照料成本的影響①
        南方人口(2021年1期)2021-02-28 08:26:30
        男女身高受歡迎程度表
        意林(2021年2期)2021-02-08 08:32:47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wǎng)購
        海峽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無微不至照料留守兒童
        中國火炬(2015年6期)2015-07-31 17:25:50
        斷裂對油氣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斷塊油氣田(2014年6期)2014-03-11 15:33:53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无码剧情|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激情视频| 日韩人妻熟女中文字幕a美景之屋| 麻豆影视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又黄又不遮挡视频|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八戒网| 欧美黑寡妇特a级做爰|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久久久综合| av免费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av麻豆五月丁|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91在线区啪国自产网页| 视频在线亚洲视频在线|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精品ww47|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 亚洲熟女天堂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抽搐|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抽搐免费网站|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天堂av| 黄色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蜜臀av一区二区| 亚洲av五月天天堂网| 日本一二三四区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人禽av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深夜福利国产|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 又大又粗欧美黑人aaaaa片| 国产乱子伦视频大全| 天堂岛国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