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為養(yǎng)成閱讀習慣,非多讀不可;同時為充實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讀不可?!币虼?,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以精讀帶博覽,把課堂教學同課外閱讀緊密結合起來,實在是提高小學語文能力,陶冶學生情操的一條必由之路。指導學生搞好課外閱讀,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不少小學生因為年齡小,玩心重,自我約束的能力差,缺乏良好的讀書習慣。有時候,即使在老師或家長的監(jiān)督下不得不坐下來手捧書報雜志,但也是“眼在書本心在玩?!边@樣是很難談得上閱讀效果的。烏申斯基曾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币虼?,激發(fā)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使他們懷著濃厚的興趣,把課外閱讀當成一種渴求性的自我行為是非常重要的。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方法是很多的,以下略舉幾例;
1.上好閱讀指導課。這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途徑。閱讀指導課上,老師可簡述書中大意,摘讀書中的精彩章節(jié),提出書中的要點,解釋疑難詞句等,以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掃除學生的閱讀障礙。
2.介紹古今中外苦讀成才的故事。這樣可以為學生樹立榜樣,引導學生向故事中的人物學習。
3.舉辦讀書報告會。讓學生介紹自己讀書的經(jīng)驗,體會和收獲,以便互相啟發(fā),互相帶動。
4.召開故事會或朗誦會。讓學生講述所看書籍中的動人故事和朗誦所看書籍中的精彩篇章。
5.開展讀書筆記展評。對于學生所寫的讀書筆記,可以定期進行展覽評比,以便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6.舉辦小型表演會。學生閱讀了某些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后,老師可以把其中一些情節(jié)動人,形象鮮明的作品改編成小劇本,讓學生表演。
7.進行個別指導。老師要摸清學生的情況,了解哪些學生課外讀書多,哪些學生讀書少,哪些學生根本不讀書。對讀書多的同學進行表揚鼓勵,對讀書少的或者不讀的同學要分清情況,看是有書不愛讀,還是想讀沒有書,然后又針對性的進行個別幫助。
二、推薦課外閱讀內容
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較差。他們所接觸課外書中并非所有都適合小學生讀,小學生一旦讀了不適合他們的非健康的書籍,身心反而會受到極大的損害。所以,當同學們的課外閱讀興趣激發(fā)起來以后,如何根據(jù)實際情況向他們推薦好的課外讀物,幫助他們選擇適合閱讀的課外書就顯得異常重要。
給小學生選擇和推薦的課外讀物,首先要內容健康,有利于他們進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次要形式新穎,生動形象,符合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另外深淺還要適度,能夠為他們所接受。為學生選擇和推薦書籍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在這里也略舉幾例:
1.結合課堂教學選擇推薦。可以根據(jù)節(jié)選的課文或課文有關的選擇推薦讀物。
2.結合年齡特點選擇推薦。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識字少,閱讀能力低,但是富于幻想,可以多給他們選擇推薦內容短淺的童話、寓言、兒歌等。小學中年級的學生知識面有所擴大,閱讀能力有所增強,就可以給他們增選一些革命故事、兒童小說、科幻故事、兒童詩歌等。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生活知識進一步擴充,就可以給他們增選一些歷史故事,反應現(xiàn)實生活的散文、小說,同時,還可以再推薦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讀物等。
3.結合個性特點選擇推薦。老師要摸清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優(yōu)缺點,然后有針對性的給他們選擇推薦書籍,讓他們通過閱讀受到教育。
4.結合活動選擇推薦。為了配合學校、社會、班級開展的某一項活動,可以給學生選擇推薦相關的書籍。
5.結合重要的節(jié)日、紀念日選擇推薦。如國慶節(jié)到來之際,就可以給學生選擇推薦一些介紹祖國悠久歷史、優(yōu)秀文化、科學遺產(chǎn)、壯麗河山等方面的書籍讓他們閱讀。
6.結合鄉(xiāng)土歷史地理情況選擇推薦。根據(jù)本鄉(xiāng)本土的歷史事件、著名人物、名勝古跡等選擇推薦書籍,可以教育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
三、教給課外閱讀方法
有些小學生課外書籍讀的并不少,但閱讀和寫作能力卻未見明顯提高。問題大多出在閱讀方法不對頭。不少學生閱讀課外書往往追求那些驚險、緊張、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一門心思看“熱鬧”,從不認真思考,結果課外書看的不少,而收獲卻不大。因此,在閱讀方法上,老師還應該給學生以具體的指導。略舉幾種方法如下:
1.語文課上老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五種能力—朗讀能力、默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審美能力。這五種能力培養(yǎng)的好,就能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2.指導學生分階段制定閱讀計劃。特別是對那些閱讀習慣較差的同學,更應該幫助他們制定好計劃。在計劃中定出閱讀數(shù)量、閱讀內容、閱讀方法、閱讀時間等,以克服課外閱讀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3.指導學生搞好閱讀摘錄。要求學生每人都準備一個閱讀摘錄本,隨時把閱讀中認為好的詞句、片段、奇事、珍聞等分門別類地記錄下來,以備今后進一步閱讀、引用和參考。
4.指導學生寫好讀書筆記。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每讀完一本書,可根據(jù)書的內容和自己的感受,寫不同形式的讀書筆記,或寫書評,或寫內容介紹,或寫心得體會等。
5.指導學生建立自己的讀書小檔案。這是一項很有趣很有意義的工作。老師可指導學生自制一些小卡片,每讀完一本書,就讓學生在卡片上記下書名、體裁、作者、主要內容、閱讀收獲、閱讀時間等,定期匯集成冊。
6.指導學生搞好知識遷移。引導學生善于把課外閱讀中獲得的知識運用到進一步的閱讀和寫作中去,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