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英
教授級高工,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術總監(jiān),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品安全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最近“塑料君”頻頻在朋友圈轉發(fā)的視頻中“背黑鍋”,特別冤枉。先是看到把塑料袋扔進機器里,居然生產出了白花花的大米;接著看到紫菜和黑色塑料袋一樣撕不開,嚼不碎,就說紫菜是用塑料袋做的;不久又出現(xiàn)火燒粉絲的視頻,口口聲聲說粉絲也是塑料做的。
人們普遍相信“百聞不如一見”,利用視頻傳播謠言是一種很能吸引人眼球的手段。真人現(xiàn)場拍攝,還能是假的嗎?不明真相的朋友們看到后馬上轉發(fā)。很多人將這樣的視頻轉發(fā)給我后詢問:“這是真的嗎?”其實,這些視頻謠言的手法并不高明,明眼人一眼便能識破,但為什么還有許多人會相信呢?讓我們來剖析—下。
謠言
“塑料大米”
視頻中有人在機器的一頭放入大把大把的塑料袋,經過加工后,另一頭便掉下一粒粒形似大米的白色顆粒物。轉發(fā)者稱,這是假大米的制作過程。
真相
熟悉塑料行業(yè)的人士一看便知,視頻中是行業(yè)內最常見的塑料擠出法造粒加工,視頻顯示是一個小工廠將回收的塑料袋經過加熱捏合,再用螺桿擠出機擠出,最后切粒制成的白色顆粒狀塑料。由于清晰度不夠,塑料顆??雌饋砼c大米相似。
這是一種典型的移花接木謠言,利用人們對塑料加工的盲區(qū)進行欺騙造謠。對此類謠言其實用常識想一想即可破解:如果用塑料袋真的可制成大米,即使外觀再逼真,它也是塑料啊,一燒一吃肯定露餡。再說,市場上的塑料顆粒價格比大米還貴,這賠本的買賣誰會做?
謠言
“塑料紫菜”
這一謠言的視頻有許多版本,內容大同小異,都是有人將某品牌的紫菜放入水中泡發(fā),隨后撈起撕扯,發(fā)現(xiàn)紫菜韌性十足,要花不小力氣才能扯斷。半透明的紫菜看上去跟黑色塑料薄膜袋一樣,便說這些紫菜都是“黑塑料袋做的”。有的說自己在食用紫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紫菜嚼不碎,有一股腥臭味,對網(wǎng)友稱“別吃紫菜了”。
真相
類似謠言視頻多年前已經出現(xiàn)過,近來又死灰復燃,居然一度瘋轉,引起了消費者的恐慌,許多人稱“不敢食用紫菜了”。據(jù)報道,多家涉事紫菜企業(yè)都曾接到過匿名電話,稱除非給錢,否則就繼續(xù)傳播“塑料紫菜”的視頻??梢?,這場“塑料紫菜”風波的背后并不簡單,好在政府監(jiān)管部門已介入調查并公開澄清信息了。
有些消費者看了視頻后也把家里的紫菜浸水,拉扯時是像塑料薄膜袋有點韌性,便也信以為真。其實也不難破解,只要你再仔細試試:把塑料袋和紫菜同時浸水,可發(fā)現(xiàn)塑料袋不吸水,表面有水珠;紫菜吸水變軟,表面光滑,沒有水珠。塑料袋干時是有彈性的,扯時會變薄,而紫菜干時是偏脆性的,彈性非常小,一扯就斷了。
那為什么有的紫菜會有韌性呢?原來,紫菜分壇紫菜和條斑紫菜兩種,溫州以及福建等地所養(yǎng)殖的均是壇紫菜,口感較硬,有韌性,常制成圓盤,多用于紫菜湯,視頻中用的就是壇紫菜;而江蘇等地以條斑紫菜為主,口感軟糯,入口即化,一般用作紫菜片、壽司等。此外,末水紫菜(一個生長期中最后一次采摘的紫菜)品質會略差,口感更韌。不過,即便是末水的壇紫菜,其韌性也遠遠低于黑色塑料袋,在氣味、味道上也有天壤之別,不可能發(fā)生混淆。
我們還可以做個燃燒實驗:點燃黑色塑料袋,可見其迅速燃燒,火勢蔓延較快,著火的地方呈蠟狀變形卷曲,燃燒之后結成小黑團,塑料氣味濃重且刺鼻;點燃紫菜,可見紫菜也能被迅速點燃,但冒出的是白煙,并有咸腥味出來,燃燒之后的灰燼是白色的,一抖就掉下來。是真是假一試便知。
謠言
“塑料粉絲”
近期,“塑料粉絲”的視頻在網(wǎng)上瘋傳。視頻中,一個懷孕女子一邊點著一捆粉絲,一邊說道:“比柴火還好燒…還能看到有熒光粉…這不就是塑料嘛!”
真相
這又是指鹿為馬式的謠言,哪有憑可以燃燒就斷定粉絲是塑料的道理?粉絲大多是以豆類或薯類為原料制成,在提取高純淀粉后,經過打糊、漏粉、浸洗、晾曬或者烘干精制而成,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含水量少的情況下,淀粉易于燃燒,這與掛面、方便面可燃燒是一個道理,不也有人拿火燒掛面來造謠嗎?
粉絲經過干燥處理后,會有一些中空結構,所以燃燒時會有噼里啪啦的響聲出現(xiàn)。燃燒后作為碳水化合物的淀粉失去氫和氧后留下黑黑的碳,形成的黑渣輕輕一捏就散碎下來,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它們燃燒時沒有刺鼻性氣味。有些塑料也會燃燒,但大多有刺鼻性氣味,有的塑料制品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油蠟滴狀物,燃燒后成一塊黏黏的固體,是真是假一試也可明了。當時我建議媒體記者和朋友們,把合格的粉絲和塑料絲都燒一下,拍成視頻,謠言不攻自破。更可細想—下,將塑料做粉絲這種既賣不出又虧本的生意,誰會做?
這幾場“塑料變食品”的謠言鬧劇暫時偃旗息鼓了,這些低級謠言無需高科技或復雜的檢測手段就可識破,希望有些朋友們反思—下,為什么當時會相信這種視頻謠言,過不久也許又有類似變相的謠言視頻出現(xiàn),是否先別急于轉發(fā)?可以先想一想它有沒有破綻,試一試它究竟是真是假,問一問相關專業(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