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九偉崔桂芳
老年腦梗死患者康復過程中行為護理的價值分析
祁九偉1崔桂芳2
目的 研究老年腦梗死患者康復過程中行為護理的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腦梗死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實驗組采用行為護理方式,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運動功能評分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結(jié)果 實驗組FMA評分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老年腦梗死患者康復過程中行為護理的效果顯著。
老年腦梗死;行為護理;應用價值
老年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老年疾病,其主要是指患者的腦血管因血栓形成而導致腦部組織供血供氧受到影響,最終出現(xiàn)腦組織細胞壞死的情況[1]。根據(jù)臨床上對老年腦梗死的分析,其主要是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房顫等多種因素所致[2]。本研究對老年腦梗死患者康復過程中行為護理的價值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腦梗死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包含27例男性患者和23例女性患者,年齡62~81歲,平均年齡(71.25±3.42)歲。實驗組包含28例男性患者和22例女性患者,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1.36±3.39)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和年齡等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其中主要是指導患者遵醫(yī)囑按時服藥等。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行為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健康教育 在患者治療過程中要對其進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其中主要是為患者講解自身行為對其正常恢復的影響,讓患者能夠在治療的過程中對自身的行為進行約束,并且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相關(guān)工作。
1.2.2 運動護理 在患者康復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定時為患者進行穴位按摩,讓患者的血液流通更加順暢,幫助患者減緩血液流動阻力。同時,還要讓患者進行主動運動,主要是讓患者開展打太極、慢走等運動量較小的活動。
1.2.3 日常生活護理 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進行密切關(guān)注,主要是關(guān)注患者的作息時間和飲食結(jié)構(gòu),并對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進行糾正,促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讓患者的恢復速度得到提升。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運動功能評分,并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進行比較,其中運動功能評分采用FMA評分法完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經(jīng)過治療后對照組和實驗組的FMA評分分別為(67.85±9.62)分和(85.73±8.75)分,軀體功能評分分別任(69.24±9.75)分和(87.36±8.67)分,心理功能評分分別為(74.33±9.31)分和(91.26±8.45)分,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76.89±9.74)分和(92.15±8.16)分,物質(zhì)生活評分分別為(70.28±9.96)分和(87.74±8.09)分。實驗組患者的FMA評分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隨著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腦梗死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漸上升的趨勢。根據(jù)臨床上對腦梗死的研究,其在老年人群體中的發(fā)病率相對較高,主要是因老年人多存在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并且身體各項技能正在逐漸衰退,易發(fā)生腦梗死的情況[3]。老年腦梗死患者一般起病緩慢,常在睡覺或安靜狀態(tài)下發(fā)病,發(fā)病后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很高,對其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威脅[4]。
目前,臨床上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方式有很多,其中主要是通過藥物的使用對患者腦內(nèi)血栓進行消除,并采用抗凝藥物和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對其進行治療,預防患者出現(xiàn)腦水腫,并對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水腫進行及時的清理[5]。但根據(jù)臨床上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的治療來看,患者治療過程中多會因為對疾病知識了解較少以及自身心理狀態(tài)較差等導致其配合度較低,從而影響其正常治療效果[6]。因此,在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還需要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此來促使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
根據(jù)老年腦梗死患者康復過程中的實踐研究,患者多對疾病缺乏了解,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導致其出現(xiàn)不良心理和異常行為,使得治療無法正常進行[7-8]。行為護理是一種針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實際病情制定的有針對性的護理方式,通過對患者行為的干預,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配合度得到有效提升,從而促使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對于老年腦梗死患者而言,在其康復過程中使用行為護理方式能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并規(guī)范其日常生活習慣,讓其保持健康有規(guī)律的生活節(jié)奏,從而促使其治療效果的提升。
本研究對老年老梗死患者康復過程中行為護理的價值進行分析,其中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運動功能評分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老年腦梗死患者康復過程中行為護理的應用效果顯著。
[1] 李妍. 行為護理在腦梗死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康復過程中的應用價值[J]. 中外醫(yī)療,2016,35(20):155-157.
[2] 李秀麗,張艷芳. 行為護理在腦梗死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康復過程中的應用[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33):197,202.
[3] 朱小麗. 老年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33):234-235.
[4] 李麗娟. 行為護理在腦梗死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康復過程中的應用價值[J]. 醫(yī)療裝備,2015,28(16):185-186.
[5] 楊鳳枝,韋新會. 行為護理在腦梗死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康復中的臨床價值[J]. 現(xiàn)代養(yǎng)生b,2015,30(4):74.
[6] 辛芳芳,馬文樵,王扣英,等. 行為調(diào)節(jié)下的腦梗死老年患者護理與康復[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6):84-85.
[7] 周洪梅. 行為護理在腦梗死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康復過程中的應用價值[J]. 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3,34(1):84-86.
[8] 程維. 老年腦卒中患者及其護理人員真實體驗的質(zhì)性研究[D]. 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
Analysis Value of Behavior Nursing in Rehabilitation of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QI Jiuwei1CUI Guifang21 Emergency Department, Jiamusi Central Hospital,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2, China; 2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behavior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1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ehavioral nursing. The scores of moto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MA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behavior nursing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s significant.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behavioral nursing; application value
R473
A
1674-9316(2017)06-012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6.072
1 佳木斯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2 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