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利
【摘 要】在新課標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是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并且廣泛地被教師所關注和討論。多媒體技術能夠實現(xiàn)生活與課堂的有機結合,通過直觀生動的影像來展示教學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 初中政治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15
從內容特點上來看,初中政治的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教材內容中包含了豐富的知識點和概念,使得學生的理解和學習的難度得以增加。同時,教師的課堂教學也遭受到消極影響,導致了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多媒體技術的科學運用很好地化解了困境,通過直觀生動的影像來傳達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加直接地感受知識的內涵,有助于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而推動了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初中政治教學的積極影響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因此,引導學生有效地開展初中政治學習最科學的方法,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學實踐的經(jīng)驗反饋來看,當學生具備良好的主動性和強烈的求知欲時,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會得到很大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創(chuàng)設最優(yōu)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多媒體技術能夠從視聽等多方面來呈現(xiàn)教學內容,所以教師可以根據(jù)相應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素材來進行展示,進而創(chuàng)設出氛圍良好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教學體驗,通過直觀感受的強化來增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例如:在講授“唱響自信之歌”該內容時,要充分地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通過PPT展示、音頻播放等手段來總結其中的內涵,并且揭示出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性。同時,可以提前選擇一些符合愛國主義精神的歌曲進行播放,包括《我愛你,中國》、《五星紅旗》等等,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愛國主義的認識。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視覺功能,展示能夠傳達愛國主義精神的圖片,包括軍人站崗、神舟火箭的發(fā)射等等。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幫助他們培養(yǎng)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情懷,為他們的自主學習和深入探究提供有效的激勵。
(二)把握教學重點、難點,完善教學結構
初中政治中學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繁多的基本概念、觀點,而內容又具有突出的抽象性特征,使得學生的學習難度更大。因此,教師不能僅僅重視理論內容的傳達和講解,更要注重概念的剖析,尤其是要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多樣化的展示,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知識難點與重點,實現(xiàn)高效率的教學。例如,在講授《身邊的誘惑》的內容時,要充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鑒別能力,通過相關圖片的展示,讓學生進行課堂上的鑒別與回答,同時要闡述判斷的根據(jù)。不僅如此,還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實際,講述不良誘惑的形式。通過開展這樣的教學,使得教學的重點得到了強化,也改善了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科學地提升教學質量。
(三)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初中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學生群體特征的改變而不斷地創(chuàng)新,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征。所以,在進行初中政治課的教學時,要合理地聯(lián)系社會實際,將教學內容與時代特征結合起來,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最終目標。例如:在講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內容時,應該引導學生觀看相關的素材和資料,通過圖片和視頻的對比,展示生命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同時,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由發(fā)言,表達自身對于對生命多樣性的感受和體會,幫助學生形成深刻的認識,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對于生命的珍視意識,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四)拓寬學生的視野,緩解學生的壓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化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內容與形式都必然要跟隨社會的發(fā)展而改革,也必然會受到國家經(jīng)濟、文化、政治等多方面變化的影響。通過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師能夠及時準確地傳達國家的政策和方針,同時還可以將時事政治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寬。另外,針對初中政治的繁多的教學內容,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將會很好地實現(xiàn)知識的合理提煉和濃縮,通過短時間的內容展示來引導學生學習豐富的知識。這不僅提升了課堂教學的知識量,更加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有效地提升了教學效率,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
(五)推動初中學生的德育發(fā)展
初中政治教學的核心目的并非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是對學生德行品質的培養(yǎng)。因此,德育教學是初中政治教學所必須注重的內容,這不僅是一種素質教育的觀念,更是教學實踐所要遵循的原則。然而,由于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德育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升,尤其是在知識性、趣味性等方面。通過合理的素材展示和內容傳達,讓學生在富有趣味的學習活動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在講授“發(fā)展離不開合作”的教學內容時,可以展示我國航空事業(yè)發(fā)展的歷史進程,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偉大事業(yè)背后的合作與發(fā)展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合作意識,推動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行為習慣,實現(xiàn)自身的德育發(fā)展。
二、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要合理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是新時代的教學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積極作用,但并非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實際情況。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必須合情合理,符合教學的真實要求,科學合理地調整其形式,避免出現(xiàn)濫用多媒體技術,反而導致教學效率的降低。
首先,我們應該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選擇合理的多媒體技術。教師應該依據(jù)相應的教學內容,把握教學內容中的難點與重點,進而選擇和整合相關的多媒體素材,選擇恰當?shù)臅r機和形式來進行展示,突出發(fā)揮多媒體技術在總結和概括方面的優(yōu)勢。對于較為簡單的內容來說,就沒有必要進行多媒體技術的展示,防止教學資源的浪費。
其次,教師要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上,教師不能夠喪失語言交流的意識,更不能夠將課堂教學轉變?yōu)橐曨l播放等形式,而是要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梳理和講解,通過有效的引導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理解,合理地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功效。
三、結束語
作為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力量,教師群體要主動地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地探究教學的方法,從而更加科學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推動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豐富課堂教學的內涵,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