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冰
摘 要:由于孔子教育思想對當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方向有著諸多的借鑒性,特別是對當前中等職業(yè)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所具備的科學性是在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進行驗證的。對此,本文主要從、樸素而深刻的人性論、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強調自我教育、民主平等這幾個方面來較好的論述孔子教育思想對中等職業(yè)教育所產生的現代意義,并提出合理化建議,旨在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關鍵詞:孔子;教育思想;職業(yè)教育;分析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當前教育方式的不斷完善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種價值并沒有因為時代的發(fā)展而消失,由于它們存在的價值是經過歷史流程而得到驗證的。對此,筆者就依據自身的經驗分析以下孔子教育思想對中職職業(yè)教育所帶來的影響,提供給相關教育人員,供以借鑒。
1 樸素而深刻的人性論
這點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個理論基礎,并且得到了大家的公認??鬃犹岢觥靶韵嘟?,習相遠”(《陽貨》),其中的“性”就是人的天性,是生而即有的。這個觀點被后代發(fā)展出各種各樣的版本,比如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等等。
人性是社會各界一直深思的問題,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的仁人志士對此談論的話題也存在諸多次,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所說的“性相近”實際上就是對人性的一個基本定義。而當人們經常所說到善美或者是假丑惡時,實質上也是作為價值人們對道德做出的一種判斷,和人性自身不存在較大的聯系。
如果我們是一個唯物主義者,我們應該承認,人的天賦秉性確實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除過一些遺傳的差異,無所謂善惡,無所謂美丑,無所謂真假。孔子人性論的樸素和深刻都體現在這里了。每個個體存在的人性本來都是相近的,正是對這點的體認,孔子開始滿懷信心的走上了他偉大的教育之路。2500年過去了,其智慧的光芒依然閃爍。
正是人們有了這樣的意識,偉大的思想家孔子在他的教育領域中發(fā)揮出了偉大的壯舉。顯而易見,當中職學校在對學生開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是否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去看待每一位學生,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這樣就對教育的成功亦或是失敗帶來直接的影響。不要過分要求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日常習慣等都可以和普通高中里面的學生一樣。然而,從人的天賦上來講,中職學生和普通高中里面的學生并不存在本質上的區(qū)分。所以,教師應當從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只有這樣中職院校在教育行業(yè)中才能夠明確發(fā)展方向。
2 人格教育是第一位
孔子的教育可以說是最早的人文教育,因為他把“立人”也就是對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放在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地位。這和我們現代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同樣,也是我們職業(yè)教育更應該關注的。
當學生在看《論語》一書時,很少存在具體的內容去教授給學生,大致內容都是教導學生如何做人。其中,孔子所說的“君子人格”已經逐漸成為當前人們所追尋的一種理想人格。
其中他提出的“君子人格”成了我們后代追求的理想人格。我們來看一些語錄:
“女(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p>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p>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p>
“君子固窮?!?/p>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p>
從上面論述可以得知,偉大的思想學家孔子將培養(yǎng)具有良好導讀的“人”當作最終的教育目標。這樣在中職院校中,應當將“德育為先會做人”當作主要目標,和孔子教育思想保持一致的狀態(tài)。而進一步研究孔子的人格教育方式,實質上就是所謂的思想道德教育,學校在進行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建立學校中所具有的思想內涵,倘若學生都擁有一顆積極的心,那么中職學院將會在教育上有一個重大的突破。
3 強調自我教育
我們知道一個完整的教育由四個版塊組成的: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自我教育。我們看孔子的學生曾參是怎么做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種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意識具有的教育力量絕對可以讓人超越自身的局限。曾子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在孔子諄諄教誨下,他的學生可以積極的制定一個學習的方向,并在實踐中不斷充實自己,當教育逐漸變成受教育者主動需要時,這時施教者是感到多么的欣慰。
始終自我完善的心態(tài)已經在孔子學生的心中根深蒂固。而縱眼望去,有些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諸多中職學生還依賴于教師的要求、遵循學校制度等條例下進行學習。學生能夠在自我反省的同時身心得到愉悅的心情,這樣中職院校以及相關教師在管理中也能夠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施對提高學生主觀意識帶來益處,同時也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復合型人才做出貢獻。
4 民主平等
“有教無類”的提出是一個教育的大解放,具有時代的革命性,把教育這個原來屬于貴族階層的特權下放到了民間,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當然也要考慮時代的局限)。和學生的關系也是平等自由的。師道尊嚴在孔子那里是以一種人文的而非專制的形式出現,對老師的愛戴也在學生對老師的質疑中升華。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而?!保鬃訌娬{禮樂教化,但是在武城這個地方聽到了音樂之聲,覺得這個地方太小了,沒有必要。他的學生馬上就用他原來的教誨來反駁他,他馬上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說是“開玩笑”。這就是孔子和學生的教學關系的生動體現。)
孔子到衛(wèi)國拜見了當時穢亂宮掖、聲名狼藉的南子夫人,他的學生子路非常不高興,對他的拜見行為很有意見,并且當面表達了出來,孔子居然著急的對天發(fā)起了誓言: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ㄎ胰绻隽瞬辉撟龅氖虑?,讓老天來懲罰我吧)
這兩個故事生動形象的呈現出孔子和自己學生之間是平等的,更作為孔子主張這一思想的呈現方式。對此,這樣就要求中職教師應當正確的看待每一位學生的過與失,他們的行為習慣亦或是文化素養(yǎng)方面存在某些不足之處,這樣就需要教師應當采取恰當的方式去教導他們,使學生能夠在公平公正的氛圍下成長。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師生關系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受教者才能夠和教者實現和諧相處的目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對當前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有著深深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教育模式的不斷完善,將孔子的教育思想不斷滲透到教學活動中,激發(fā)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打下扎實的基礎,為我國培養(yǎng)出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莉.淺談孔子教育思想對職業(yè)教育的意義[J].新一代月刊,2011(1):95-95.
[2]丁盤龍.淺析孔子教育思想對當代研究生教育的啟示[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6(4):90-91.
[3]程曦.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研究及對當代社會的啟示[J].湖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