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紅軍
摘 要:隨著部編語文教材的投入使用,語文課堂教學即將迎來新的改革,但開放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線教育者不變的追求。轉變教育觀念,開放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生進行開放性評價,才能將語文課堂由“封閉”轉變?yōu)椤伴_放”。
關鍵詞:開放;課堂教學;學習過程;評價
只有不斷地改革才會有不斷地進步。隨著部編語文教材的投入使用,新一輪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號角又吹響了,這不僅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還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作為一線教師,要積極響應課改的號召,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所以,我們要樹立新的課程理念,努力打造開放的語文課堂教學。
一、轉變教育觀念,開放課堂教學
新課改要求教師完成角色的轉換,要轉變?yōu)檎n堂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設計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要轉變,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
新課程的實施,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學習活動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生機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孩子的心理“解放”了,才能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生活中;學生的思維“解放”了,沒有被動的灌輸,沒有思考的限制。學生的情感“解放”了,可以隨意發(fā)表觀點,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情感,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要想達到以上效果,教師可以做如下嘗試:
(一)探索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重要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它可以有效地縮小學生的個體差異,特別是對大班的集體教學更為有利。在探索中教給學生操作性較強的合作、討論、匯報等方法,小組明確分工,采用小組角色輪流制,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
(二)堅持“讀寫結合”。每一節(jié)語文課,教師都要努力找尋可以激發(fā)學生情感的結合點,賦予學生的想象的翅膀,將內(nèi)心的沖動表達出來。
(三)注重知識的整合。在學生學完一部分知識后,及時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并加以優(yōu)化,學生學完不同內(nèi)容后,將知識加以整合,以便學生能靈活運用,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體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特點。
(四)堅持高目標、低要求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隨著知識的積累及年齡增長,一點一點完善自己,不給學生過重負擔,讓學生始終保持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以主動探索為軸心,開放學習過程,豐富學生心靈
新課程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要求我們必須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提供學生充分參與探索的機會,使他們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真正掌握知識、思想、方法。我認為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想方設法為教學創(chuàng)設最佳“情境”,揭發(fā)學生的“情感區(qū)”,促使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強烈的內(nèi)在需要,這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
(二)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鞍l(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一語道出提問的重要性。教師可利用教材插圖形象豐富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一些有價值、有深度的問題。還可引導學生在自己聽老師和同學的發(fā)言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在課堂上呈現(xiàn)敢想、敢說、敢問、敢爭論的現(xiàn)象,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以學生發(fā)展為目標,開放學習評價,滋潤學生心靈
(一)課堂表現(xiàn)評價。以往,語文課堂更多是關注學生上課是否遵守紀律,是否認真聽講等。其實,我們更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應該考查學生是否具有學習語文的興趣,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活動,是否樂意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等。在課堂教學中,我有以下具體做法供參考。每上一節(jié)課,我都細心捕捉孩子在課堂上的點滴進步,對參與積極、樂于交流、善于傾聽的孩子給予表揚,給他們蓋上一個小印章,或在星星積分卡上蓋上小星星,或在學習園地“閃光的足跡”評價表上蓋上小紅花。另外,在課堂上我也善于運用語言激勵學生,從發(fā)展角度去評價,如“你真棒!”“你一定行!”“加油??!”“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等。
(二)建立學生語文學習跟蹤手冊。建立學生語文學習跟蹤手冊,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學生語文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以便進行家校聯(lián)系,更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語文學習跟蹤手冊分為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家長評價。教師記錄表中主要包括學生參與課堂情況、學生語文作業(yè)情況、教師建議(包括學生自評)。家長記錄表中有學生課外學習情況(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生活中學語文等情況說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評估(學生習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不足);家長意見(家長對教師的任何意見和建議)。
此外,為讓所有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我還設立了單項獎、特長獎、進步獎等,期末時讓每個孩子都捧著獎狀回家。
相信只要我們不懈地努力,再加上滿腔的熱情,我們的課改定會更加具有創(chuàng)新性,也會越來越成績斐然。
參考文獻:
[1]潘慶玉.全球化語境中的經(jīng)典教育[J].當代教育科學,2003(12).
[2]劉立明.再論國外有效教學研究[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3(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