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語文課堂評價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本文總結當前中職語文課堂評價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教學案例提出改進課堂評價的建議,以期提高中職語文課堂評價的有效性,促進語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堂評價;建議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檢測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更重要的是及時向教師和學生提供反饋信息,有效地改進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痹谡Z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及時有效的評價和反饋,能推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調(diào)整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目前中職語文課堂評價的主要問題
語文課程對于提高中職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發(fā)展綜合職業(yè)能力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中職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知識,輕文化知識的現(xiàn)象,使得語文教育不受重視。語文課時少,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導致語文老師教學興趣低,教學模式單一,課堂評價方式落后,嚴重制約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與大綱提出的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要求背道而馳。
1、課堂評價方法單一、籠統(tǒng)
中職的學生沒有升學的壓力,語文教師本可以更加靈活地進行教學,但事實上許多中職語文老師仍采用應試教育的套路,在課堂上片面追求知識的灌輸,而忽略學生語言表達、口語交際、思維發(fā)展等能力的培養(yǎng),無法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具體有效的評價,失去了課堂評價該有的診斷、激勵和發(fā)展等的作用。例如,在課堂上,無論學生的闡述是否得當,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積極與否,語文教師經(jīng)常用“不錯”、“好”等籠統(tǒng)模糊的評價用語,學生得不到具體的反饋,容易給學生造成一種“無論回答好壞都是一樣結果”的感覺,下次再回答問題也許會敷衍應付,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課堂評價缺乏對學生的激勵和導向
中職學生普遍文化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在課堂活動中更加需要教師給予鼓勵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但是在中職語文課堂上,許多教師面對學生回答錯誤的情況,往往用直接否定的詞語或讓其他同學補充甚至是告之答案的方式進行反饋,而不是指出學生的具體錯誤點并進行點撥,這種全盤否認的態(tài)度會讓學生產(chǎn)生嚴重的挫敗感,更加抵觸學習。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在課堂上抓住每一次評價的時機激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改進中職語文課堂評價的建議
中職語文教學應注重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他們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在課堂評價中,教師也應遵循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基本原則,以評促教,教學相長。筆者以實習期間所教的課文《項鏈》為例,結合課堂中學生的表現(xiàn),對課堂評價提出具體的建議。
1、評價語言多樣化
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評價時,應盡量準確、具體、多樣,讓學生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在評價中應多用表揚和鼓勵的用語,少用批評和否定的用語,當學生的回答準確時,語文教師要不吝贊美之詞,指出學生表現(xiàn)特別突出的部分,如觀點鮮明、總結到位等,充分肯定學生的能力;當學生回答錯誤或不夠充分時,教師也不應急于否定和批評,而是給學生思考和改進的空間。比如在《項鏈》的教學中,筆者設置了情景表演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進行表演。路瓦栽夫婦賠項鏈的場景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片斷是他們拿著盛項鏈的盒子找到珠寶店,老板告之他們店里只賣出盒子,沒有賣出項鏈,這是為結尾埋下伏筆的,不能省去。但學生在表演時過程中,忽略了這個片斷,直接從發(fā)現(xiàn)一掛一模一樣的項鏈開始表演。筆者并沒有立刻否定他們,而是先肯定他們的表演,并請他們回憶課文的原文,提醒他們是否忽略了哪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經(jīng)過思考,發(fā)現(xiàn)確實有一個重要的疏忽,對于小說精巧的構思也有了進一步理解。
2、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者不僅僅是教師,評價對象也可以作為評價主體主動參與評價過程,使評價主體多元化。”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將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與學生相互評價相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及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要及時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對學生自評、互評做出反饋,提高評價效果,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比如筆者在《項鏈》的情景表演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位學生特別有天賦,表演很成功。筆者便借機請班上的同學對他的表演進行評價,同學都稱贊他的表演形象生動、惟妙惟肖,這些真誠的評價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更有學習的動力。
3、評價內(nèi)容全面,注重導向性
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有一定的導向性,不僅要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進行評價,也要注重對學生的思維方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進行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應發(fā)揮評價檢查、診斷、導向等功能,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比如在《項鏈》的課堂教學中,當筆者請學生評價瑪?shù)贍柕碌男蜗髸r,有學生認為她付出青春、花十年的時間去賠償項鏈這種形象很愚蠢,提出可以用假項鏈或者一走了之躲債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為了糾正學生這種消極錯誤的價值觀,筆者請學生換位思考,假如自己借了別人東西,還回來的卻是贗品,會是什么感想?筆者又請學生思索,假如自己欠下這樣巨大的債務,有沒有勇氣像瑪?shù)贍柕履菢诱\實,義無反顧地選擇賠償,學生紛紛陷入沉思,不僅對瑪?shù)贍柕掠辛巳碌恼J識,也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得到升華。
4、課堂評價要及時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一顆敏銳的心,隨時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當學生完成了任務,教師要及時反饋,合理獎勵?!弊寣W生有上升的動力和改進的方向。比如在《項鏈》的課堂教學中,小說出人意料的結尾在文中有三處伏筆,這是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在課堂上,有一位平時不愛學習、上課經(jīng)常睡覺的同學竟然準確地找到了伏筆所在,筆者立刻夸獎他注意細節(jié),閱讀認真仔細,并讓其他同學向他學習。學生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學習態(tài)度明顯改變了。學生在課堂中,教師的評價機會稍縱即逝,不仔細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并及時反饋,等過后想起來了再評價,效果大打折扣。
5、課堂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加強形成性評價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意識到學生在心理特點、認知能力、學習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加強形成性評價,反映學生在平時取得的進步,幫助他們逐步樹立學習信心,獲得成就感,并不斷發(fā)展。比如在《項鏈》的課堂教學中,筆者請一位學生概括故事的情節(jié),由于學生的基礎較差,只講了路瓦栽先生拿了舞會的請?zhí)o他的妻子。筆者并沒有立刻請其他同學補充,而是繼續(xù)引導他往下講,并幫助他對這些零散的片斷進行總結,從而得出第一個情節(jié)“借項鏈”,學生在一步步的指導下找到了答案,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進步的喜悅,增強了語文學習的信心。
總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和需要對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功能,提高評價的效率,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與熱情,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楊麗丹. 職教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激活策略[D]. 哈爾濱: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2004.
[2] 郭 熠. 激發(fā)中職學生語文學習動機的策略[J].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16(6).
【作者簡介】
陳麗云(1985—),廣東汕頭人,五邑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語文學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