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杰
摘 要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人情交往中情感成分消減,目的性、工具性摻雜其中,經濟利益交換成分凸顯,這種異化的人情消極作用已成為部分人群的負擔,更在某種程度上導致權力濫用和黨員干部貪腐以及不正風氣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 異化人情 現(xiàn)象特點 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3-000-01
人情,是中國人際關系的基本樣式,是人與人之間感情交流的結果,是中國文化的底色。而今,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人情交往中情感成分消減,目的性、工具性摻雜其中,經濟利益交換成分凸顯,這種異化的人情消極作用日益明顯,已成為部分人群的負擔,更在某種程度上導致權力濫用和黨員干部貪腐以及不正風氣的重要因素。
一、異化人情的特點
1.名目繁多、花樣百出。當前,人情往來除了傳統(tǒng)地婚喪嫁娶外,訂婚、生子、上學、當兵、開業(yè)、生病、喬遷、晉升等等都要操辦,甚至有的為了操辦,沒事也找個事情辦,美其名曰找個理由大家聚聚。
2.逐年加碼、愈演愈烈。人情來往從90年代的幾十元、到如今的動輒成百、上千元,現(xiàn)在給一百元都你感覺不好意思,人情往來隨著經濟發(fā)展逐年攀升,而且有愈演愈烈的發(fā)展態(tài)勢。
3.攀比成風、盲目隨從。在人情操辦過程中,規(guī)模和標準已經成為操辦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腿说降亩?,酒席擺的多,標準要的高,禮金收的多,代表人脈廣,人緣好。攀比心里嚴重,不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操辦,正所謂打腫臉充胖子,無形之中,為異化人情的肆虐推波助瀾。
4.借機斂財、敗壞風氣。個別黨員領導干部甚至工作人員通過人情操辦借機斂財,不但收受親朋好友禮金,更是通過打電話、發(fā)信息、捎口信等途徑通知下屬單位、管理部門,追本逐利的思想嚴重。
5.拉幫結伙、結黨營私。部分黨員領導干部借人情操辦之際搞“拜把子、小圈子”,建立各種“關系群”,稱兄道弟、投其所好,攢人脈資源、分親疏遠近、搞派別之爭、門第之見,黨內關系、工作關系變成了利益關系,黨內稱呼、工作稱呼夾雜著江湖習氣。
二、異化人情帶來的危害
正常的人情往來本應建立在一定的感情基礎上,是情感交流、互幫互助的一種方式。但異化的人情顛覆了人情應有之義,其帶來的危害不可忽視。
1.負擔加重,影響生活水平。在諸多的人情世事下是巨大的人情開支,隨著消費水平上升、部分行業(yè)工資收入下降,讓一些家庭的生活水平大打折扣甚至入不敷出。異化人情讓不少家庭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每年都為此承擔沉重的經濟支出。
2.耗費精力,嚴重耗時誤工。 過多的人情往來在耗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的同時,更給操辦者和參與者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影響。為了人情往來,有的因幫忙、有的因路遠請假休班擾亂正常工作生活秩序,既耗費了時間,又耽誤了正事。
3.浪費嚴重,敗壞社會風氣。盲目追求操辦的標準和檔次,宴席標準從幾百到上千逐步攀升,這一切都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助長了奢靡之風的蔓延。
4.滋生腐敗,導致違法亂紀。人情往來成為個別人打通關系,加深印象的渠道。少數借人情之名變相行賄、收送禮金、拉攏關系、聚眾賭博,這使得人情往來成為新的腐敗源頭。
三、“人情風”治理對策
治理“人情風”,要以思想認識為前提,做到既注重思想教育、輿論引導,又強化制度建設、規(guī)范約束。提出對策如下:
1.以思想認識為前提,轉變觀念。“人情風”的興起固有人之常情之內因需求,更有特權思想外因作怪。對此,各級黨政組織要給予高度重視,認清“人情風”帶來的危害,統(tǒng)一思想認識,把治理“人情風”納入落實八項規(guī)定、狠剎“四風”的重要內容,作為涵養(yǎng)健康政治生態(tài)、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抓手,以求真務實的作風,真抓、真治、務求見真成效。
2.以制度建設為根本,務實作為。治理“人情風”根本在加強制度建設,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的機制。一是要加強領導。建立黨政領導掛帥、職能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領導機制并成立督查組,進行巡視督辦。二是建立制度。參照上級有關規(guī)定,結合實際,以限制人情往來的項目、個人操辦的頻率、人情禮金的額度為重點,出臺相應文件、制度,規(guī)范人情操辦行為。
3.以骨干帶頭為關鍵,典型示范。剎住“人情風”關鍵在發(fā)揮骨干帶頭作用,通過選樹正面典型,在職工群眾中豎起標尺。一是發(fā)揮黨員干部的模范作用。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先行一步,作出榜樣。要嚴格遵守相關制度規(guī)定,自覺向高標準看齊,自覺抵制“人情風”侵蝕,做到不違規(guī)操辦,不助長歪風。二是發(fā)揮先進典型的帶頭作用。注重引導各級先模人物、職工代表等典型群體,動員其自覺落實制度規(guī)定,帶頭抵制“人情風”,并利用其影響力,引導身邊的同事、親人,促使其遵章守紀。
4.以長效機制為保障,夯實基礎。治理“人情風”,涉及面廣,人員復雜,難度很大,必須系統(tǒng)治、全面治、綜合治,要建立治理長效機制,具體要實現(xiàn)“四有”。 一要有人問。明確各級黨委對治理“人情風”負主體責任,務求做到“人情風”治理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查處。二要有宣教。注重對職工群眾的教育引導,利用會議、微信、QQ群、宣傳欄、標語、倡議書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把人情危害講深講透,把制度規(guī)定宣傳到位,形成濃厚的治理氛圍,使其醒悟,自覺抵制。三要有機制。建立教育勸阻機制,對違規(guī)操辦的行為,一經發(fā)現(xiàn)要提前介入,教育勸阻。建立通報曝光機制,建立曝光臺,對違規(guī)操辦的,是普通職工給予通報,是黨員干部的視情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四要有措施。制定職工公約,把人情風治理納入職工自主約束范疇,制定切實可行、群眾認可的職工公約。開展承諾活動,由黨員干部帶頭承諾,執(zhí)行職工公約,規(guī)范操辦行為,培養(yǎng)移風易俗、勤儉節(jié)約的生活方式。納入目標考核,將治理“人情風”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作為評先樹優(yōu)的重要依據,實行“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