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吃飯多沒勁,要吃大家一起吃,所以就有了飯局?!帮埦帧笔且粋€民間語匯,指宴會、聚餐。而在我國歷史上,飯局與政治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guān)系,每一個飯局其實都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飯桌可以改變歷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足以扭轉(zhuǎn)乾坤的飯局吧!
時間:公元前206年
出席人物:劉邦、張良、樊噲、曹無傷、項羽、范增、項莊、項伯
歷史評價:殺機四伏的飯局
秦末,劉邦與項羽各自攻打秦朝的軍隊,劉邦的兵力雖不及項羽,但他先破了咸陽,項羽勃然大怒,派英布攻擊函谷關(guān)。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告訴項羽,劉邦打算在關(guān)中稱王,項羽聽后更加憤怒,下令次日一早攻打劉邦的軍隊。
劉邦從項羽的叔父項伯口中得知此事后驚訝無比,他用感情拉攏說服了項伯,項伯答應(yīng)為他在項羽面前說情,并讓劉邦次日前來謝項羽。
鴻門宴上雖不乏美酒佳肴,但暗藏殺機。項羽的亞父范增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發(fā)令殺掉劉邦,但項羽猶豫不決。范增又命項莊舞劍為酒宴助興,想趁機殺掉劉邦,項伯也拔劍起舞掩護劉邦。在危急關(guān)頭,劉邦的部下樊噲帶劍擁盾闖入軍門,怒目直視項羽。項羽見此人氣度不凡,問來者是何人,當(dāng)?shù)弥莿畹膮⒊藭r即命人賜酒,劉邦乘機一走了之。
時間:三國時期
出席人物:龐統(tǒng)、諸葛瑾、黃忠、周瑜、諸葛亮、蔣干、呂蒙、魯肅
歷史評價:最坑人的飯局
三國時期,蜀吳聯(lián)合抗曹。一日,吳國水師大都督周瑜在帳中正與眾將議事,聞曹軍蔣干來訪,當(dāng)即命眾將依計行事。
蔣干打扮得像個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來”。一見面,蔣干問道:“公瑾別來無恙啊?”這一句既是問候,又道出了蔣干與周瑜過往的一番舊誼,并裝出一副非說客的樣子。周瑜也大擺筵席盛情款待蔣干,并禁止在席間談?wù)摬懿倥c東吳軍旅之事,只是在座上觥籌交錯,大笑暢飲。
飲至天晚,周瑜裝醉,蔣干仍不敢提及游說周瑜投降曹操之事。見無法勸降,蔣干便試圖以雞鳴狗盜之術(shù)盜取敵方機密,而周瑜則將計就計,請君入甕,使蔣干帶走了他事先準(zhǔn)備好的假情報。
后來,曹操聽信蔣干獲得的假軍情,斬了水軍首領(lǐng)蔡瑁、張允,以致于大敗于蜀吳聯(lián)軍。在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中,蔣干也算是為東吳立下了大功?。?/p>
時間:北宋初期
出席人物:趙匡胤、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鋒、趙彥徽、王彥超
歷史評價:四兩撥千斤的飯局
杯酒釋兵權(quán)是一個著名的酒局,也是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話說北宋皇帝趙匡胤自陳橋兵變后便黃袍加身,一直擔(dān)心手握重兵的部下效仿他當(dāng)年的作為。于是在公元961年,趙匡胤安排了一場酒局,召集禁軍將領(lǐng)石守信、王審琦等武將飲酒。酒席上,趙匡胤不停地唉聲嘆氣,眾人問明白后才得知皇帝是擔(dān)心他們手握重兵日后會造反。眾將領(lǐng)只好告老還鄉(xiāng)以享天年,并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他們的兵權(quán)自此被徹底解除。公元969年,趙匡胤又召集節(jié)度使王彥超等宴飲,解除了他們的藩鎮(zhèn)兵權(quán)。
宋太祖的做法后來一直為其后輩沿用,三軍統(tǒng)帥常常是文官,武人比文人低一等。這樣一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能調(diào)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不能調(diào)動軍隊,雖然成功地防止了軍隊政變,卻大大削弱了部隊的作戰(zhàn)能力,以至宋朝在與遼、金、西夏的戰(zhàn)爭中連連敗北。
時間: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
出席人物:乾隆及千名老者
歷史評價:最豪華的飯局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時期,是清宮中參與者最多的盛大御宴??滴跷迨暝陉柎簣@第一次舉行千人大宴,康熙賦詩《千叟宴》,故得宴名。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四海升平,天下富足,適逢清朝慶典,乾隆為表示其皇恩浩蕩,在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宴會場面之大實為空前。被邀請的老人約有三千名,這些人中有皇親國戚,有前朝老臣,也有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乾隆還親自為九十歲以上的壽星一一斟酒,當(dāng)時推為上座的是一位最長壽的老人,據(jù)說已有一百四十一歲。乾隆和紀(jì)曉嵐還為這位老人作了一副對聯(lián):“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nèi)多一個春秋。”上聯(lián)的意思是說,兩個甲子年即一百二十年,再加三七即二十一年,正好是一百四十一歲,下聯(lián)中的“古稀雙慶”即兩個七十歲,再加一歲,也正好是一百四十一歲,真是堪稱絕對?。?/p>
這場御宴體現(xiàn)出來的皇家氣派更是前所未有,不但有御廚精心制作的滿漢全席,所有皇家貢品酒水也都全部免費。在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們爭先恐后地一邊說著“多虧了朝廷的政策好”,一邊大快朵頤,狼吞虎飲,據(jù)說暈倒、樂倒、飽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數(shù)。這場場面浩大的千叟宴被當(dāng)時的文人稱為“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
時間:公元前279年
出席人物:秦襄王、趙文王、藺相如
歷史評價:最不辱使命的飯局
趙國得到和氏璧,秦襄王得此消息后派人送信給趙文王,說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換這塊璧,藺相如毅然承擔(dān)出使秦國的重任并完璧歸趙。不久,秦國攻打趙國,殺死趙國兵士兩萬多人。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上當(dāng),又不敢不去。藺相如為了國家榮譽,不怕犧牲,決定親自陪同趙王前往澠池。在宴會上,他與秦國君臣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在趙王被迫鼓瑟的情況下,藺相如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jù)理力爭,使秦王不得不擊缶。
后來,秦國群臣向趙國要十五座城,藺相如寸步不讓,提出用秦國的國都咸陽作為交換條件,使秦王理屈詞窮,毫無所得。藺相如機智地保護了趙王的安全,并使其不被羞辱,回國后,他被任命為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