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阜寧縣東溝中學(224400) 朱明德 ●
高中物理概念課教學的有效模式分析
江蘇省阜寧縣東溝中學(224400) 朱明德 ●
高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作為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中學生物理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引起了我國高中物理教學工作者的關注與重視.通過對高中物理概念課教學現(xiàn)狀,進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如何加強高中物理概念課教學,給予一些自己的意見.
高中;物理;概念課;教學;有效模式
高中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知識的基礎,對于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由于我國傳統(tǒng)教學體制的影響,導致高中物理教學仍存在問題,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其解決,以提升我國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1.學生的基礎較差
高中學生作為高中教學的主體,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習具有決定性作用.雖然高中學生會在初中學習一定的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礎.但是,初中物理知識與高中物理知識仍存在著本質上的區(qū)別,因此,一部分高中學生在對高中物理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到吃力,不能完全掌握理解高中物理的概念,從而影響學習效率.
2.物理概念課教學違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開展物理教學工作時,教師過于強調物理習題練習的重要性,忽視了物理概念課的教學.這違背了我國高中學生對于高中物理的認知規(guī)律,導致大多數(shù)高中學生在沒有完全掌握物理概念時,就開始投入“題海”,致使其喪失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因此物理課堂上可增加物理的實驗性,讓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等抽象內(nèi)容與直觀的實際事物聯(lián)系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如在力的分解學習中的一道例題:
如圖1所示,支桿AB重量不計,懸掛重物為60N,求桿AB和繩OA所受的力是多少?
學生在解決上述問題時,常常因不清楚支桿收受力的方向,導致問題解決難度增大,教師可采用小實驗方式來幫助學生解題.可將繩子一端掛上重物,另一端套在學生左手中指上,用鉛筆一端將繩子支起,另一端支在掌心,讓學生感受手掌受力及手指受力情況,如圖2所示.
圖1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高中物理概念本身就是對實際事物的一種高度概括,十分抽象,這會給高中學生在學習物理概念的過程中造成一定的阻礙.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高中物理教學工作者應根據(jù)所講內(nèi)容的特點,創(chuàng)造一定的教學情境.
例題 某一雜技演員在為觀眾表演雜技,他將三個雞蛋輪流拋出,在這一過程中,他可能對雞蛋所做的功最接近與以下哪個數(shù)值?
圖2
分析與解答 估測一個雞蛋的質量大概是50g,拋出高度為0.5m,按照功和能之間的關系,估算出拋蛋做功大概是0.3J.采用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與掌握,還能通過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升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實驗形成
高中物理教師在對物理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通常會運用一定的物理實驗進行輔助說明.例如:在講解力與滑輪時,高中物理教學工作者通過高考試題:質量分別為m1與m2的物體A和物體B分別懸掛于滑輪兩端,滑輪有一定的大小、分布均勻且質量為m,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力不計,設細繩對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別為T1、T2,問T1的表達式.如圖3所示.
分析與解答 設m1<m2,則A向上加速運動,B向下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相同設為α,滑輪半徑設為R,轉動慣量設備β,根據(jù)牛頓定律,
對A得出:T1-m1g=m1a,
對B得出:m2g-T2=m2a,
由轉動慣量對轉動物體m得出:
圖3
3.適當運用類比
類比法也是高中物理教學工作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準確了解高中物理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高中物理教學工作者在對“加速度”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于物理高考試題:一個人在進行蹦極的過程中,需要將彈力極大的彈力繩綁在踝關節(jié)處,以達到保護作用.在此過程中,假設彈力繩的拉力最大拉力為該人體重的3倍,則此人在蹦極過程中的最大重力加速度為多少?教師可以運用類比的方法,將一個小球或者石塊拴在一條皮筋上,對其進行模擬,引導高中學生進行理解、計算.通過類比的方式,將原本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變得簡單易懂,使學生對加速度有更深層次的了解.針對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物理概念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諸如學生物理知識基礎差、物理概念課教學違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等問題,高中物理教師應在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中根據(jù)所講解的物理內(nèi)容,采取包括創(chuàng)設物理教學情境、利用物理實驗、適當運用類比等在內(nèi)的一系列措施對其進行有效地解決,從而提高我國高中物理概念課的教學質量,幫助高中學生準確理解物理知識,促使其物理成績的提升.
G632
B
1008-0333(2017)06-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