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緒洛
新勢力
創(chuàng)作真正的兒童探險小說
彭緒洛
從15歲開始發(fā)表第一篇作品,到今天為止已經(jīng)整整創(chuàng)作20年了。我為了把兒童探險小說寫的更加還原于真實,為了讓書中的科學知識和求生技能更加準確和適用,這些年來,我先后去過許多的無人區(qū)和生命禁區(qū)探險。
我曾經(jīng)四次徒步敦煌以西的戈壁沙漠,也就是傳說中的“雅丹魔鬼城”,在里面總共行走三百多公里;我在2011年7月最炎熱的夏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徒步走完了四川廣元段的古蜀道;攀登過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自駕走過滇藏線、川藏線和青藏線;兩次徒步穿越神農(nóng)架無人區(qū),去尋找野人;還成功地穿越過號稱“死亡地帶”的無人區(qū)羅布泊,到達了千年前的文明古國樓蘭古國等一些神秘之地。
我根據(jù)自己真實的探險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兒童科普探險小說《少年冒險王》、《虎克大冒險》等,以及人文探險小說《兵馬俑復活》、《穿越玄奘西游》、《穿越樓蘭古國》、《穿越鄭和年間》等,還有科幻探險小說《宇宙龍騎士》、《重返地球》等,并且還計劃沿著這個大的方向一直創(chuàng)作下去。
在構思《穿越樓蘭古國》時,我查閱了許多資料和網(wǎng)絡,可是發(fā)現(xiàn)大多都是雷同和重復的幾段文字,真正關于樓蘭古國歷史的記載是少之又少,那么這將給我的創(chuàng)作帶來巨大的難度。于是我決定去一趟新疆,去親自橫穿一次羅布泊,去曾經(jīng)的樓蘭古國看看。
一路的辛苦,自是說不完道不盡。每天風餐露宿,一路的顛簸,這個區(qū)域幾千平方公里沒有補給,全靠我們自己自帶汽油、水和食物干糧。為了節(jié)省汽油,再高的氣溫我們都不開車上的空調(diào),只是開車窗吹著自然的熱風,最后是滿車滿身的灰塵和汗味。為了節(jié)省水,我們每天不洗澡,所有水只能保證基本的飲用。白天要抵擋高溫炎熱,晚上還要抵擋寒冷,這已經(jīng)讓一般人吃不消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2010年10月4日,我在夜晚出樓蘭古城時落單并迷路了,在那個區(qū)域落單和迷路,就意味著死亡。當時我和司機異常緊張,全身的衣服都汗?jié)裢噶?,但我們馬上調(diào)整心態(tài),把車停下來,沉下心來思考對策,冷靜地尋找出路,最后我們通過細微的觀察發(fā)現(xiàn),找到進來時的車輪痕跡,最終才死里逃生。
2012年2月28日,我去攀登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我們這天上山時,天氣還很晴朗,可是晚上刮起了十多級的大風,并下起了暴雪,一夜驚魂未定,再加上強烈的高原反應,沒有辦法入睡。第二天,暴風雪沒有停止,我們登頂?shù)挠媱澲荒芊艞?,領隊毅然決定馬上下山。
我們背著所有裝備下山,沒有想到昨天晚上的雪太大,每行走一步都是十分的艱難,高海拔缺氧嚴重,再加上大風,走上幾步就氣喘吁吁,真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走不動時就坐在冰雪里休息幾分鐘,寒氣很快就穿透褲子,體溫急劇下降,如果自我控制的毅力差一點,再多坐上一些時間,人就會變成一座冰雕,永遠停留在那里了。
大風是一陣一陣的,每當一陣大風吹來時,我們就得停下來堅持站穩(wěn),或者是半蹲下來,以免被大風吹走,當風停后,又朝前走上幾步,我們就在齊腰的大雪中這樣慢慢朝山下移動。
下到哈巴村后,才知道村子里也在下雪,一直沒有停止。第三天起床后,抬頭朝哈巴山望去,發(fā)現(xiàn)我們昨天走過的沒有雪的山坡上,也已經(jīng)全部被雪覆蓋,可想而知山上的大雪已經(jīng)多深。我們慶幸昨天果斷的下山?jīng)Q定,如果猶豫在山上再多待一天,大雪封山,肯定就沒有辦法下來了。在這種環(huán)境中,還有寒冷和饑餓的潛在危險,高海拔的雪山上,極寒就不用說了,關鍵是食物都沒有煮熟,都是在半生的狀態(tài)下吃下去,如果時間一長,腸胃都是承受不了的。
這又是一次與死亡擦肩而過。
我的這些行為,被許多讀者和諸多評論家認為是在用生命寫作,是一種行走的想象力。我自己則認為我是一個行者,更是一個苦行僧。
我們在學校和書本上學習的所有文化知識,都是一種理論,包括老師和長者口傳給我們的經(jīng)驗及教訓,理論是需要通過實踐來驗證并消化吸收的。我的探險行為其實就是一種實踐的過程,我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尋找真實的感覺,真實的體驗,真實的經(jīng)歷,我是在理論的基礎上去實踐。
《穿越樓蘭古國系列》
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想問我:為什么會在眾多的創(chuàng)作方向中,選擇了一個國內(nèi)極少有人走的路?
其實原因很簡單。
我先給大家說一個社會現(xiàn)象:我們的孩子和身邊的孩子,從出生開始,都是媽媽帶孩子,或者是外婆、奶奶幫忙帶孩子;上幼兒園后,幼兒園的老師也幾乎都是女老師,再到小學,整個學校除了體育老師幾乎也是女老師,男性老師少之又少,可能一直到中學后,男性老師才會慢慢多起來。
大家這時應該意識到了,孩子們長期在女性陪伴下,會受女性的影響,當然會體現(xiàn)“柔美”的一面,這時就會造成男性陪伴的缺失,很多男孩子也開始變得中性化,缺少陽剛之氣。但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發(fā)展,需要有勇氣、有責任、有擔當?shù)年杽偵倌辏瑏韺崿F(xiàn)我們的強國夢。
所以,我想用自己的行為和作品去影響孩子們,給他們的成長補鐵、補鈣。讓他們閱讀我的探險小說,學會很多的科學知識和求生技能,隨書中的主人公一起經(jīng)歷挫折和磨難,最后擁有一顆強大的內(nèi)心,去面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
近幾年來,我不僅在多次公益講座中,向家長和孩子們推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及“陽剛文學”的理念,更是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做到了。
我在自己的孩子四歲時,開始帶她遠行,2014年孩子6歲時,帶她去了騰格里沙漠,2015年孩子7歲時,帶她去了青島和日照的海邊,在今年孩子8歲時,帶她去穿越了敦煌的戈壁沙漠和旱峽無人區(qū)。
通過這些真實的體驗,我發(fā)現(xiàn)孩子內(nèi)心變得強大起來,性格平和開朗。不僅能夠充分地認識大自然,更能意識到我們?nèi)祟惖拿煨?,對世間的萬事萬物有了敬畏之心。這其實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成長的過程。孩子在真實的體驗中學到新的知識,得到新的啟發(fā),總結新的教訓,這有助于他們健康成長。而有了這些經(jīng)歷,當孩子漸漸長大步入社會,遇到真正的困難和危險時,他也會從容面對,尋找解決的辦法。
我們要想培養(yǎng)更多的具有探索精神、開拓精神的后一代,那么我們從培養(yǎng)他們閱讀探險小說抓起,從青少年的啟蒙開始抓起。
為了我們的未來,為了孩子們的未來,請大家讓孩子們閱讀可以培養(yǎng)陽剛之氣兒童探險小說。
彭緒洛,筆名洛清、清江水,土家族。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30期高研班學員。出版有長篇小說“少年冒險王”系列、“彭緒洛科學探索”系列等60余部。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湖北省“五個一”工程獎,湖北文學獎,全國城市出版社優(yōu)秀圖書獎、屈原文藝獎等獎項,有多部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和舞臺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