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芹
甘肅省張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甘肅省張掖市 734000
多重PCR檢測在多種常見腸道致病菌中的效果觀察
丁 芹
甘肅省張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甘肅省張掖市 734000
目的:探討多重PCR檢測在多種常見腸道致病菌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取四種常見的腸道致病菌作為研究對象,包括:大腸桿菌O157、副溶血性孤菌、普通變形桿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等,采用多重PCR法對四種腸道致病菌進行檢測,并與臨床模擬樣品進行驗證,分析多重PCR檢測在多種常見腸道致病菌中的應用效果。結果:單重PCR結果顯示:對于變形桿菌擴增出大小為522bp的特異性片段;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擴增出大小為155bp的特異性片段;大腸桿菌O157擴增出大小為366bp的特異性片段;副溶血性孤菌擴增出大小為199bp的特異性片段。多重PCR結果測定顯示:大腸桿菌O157、副溶血性孤菌、普通變形桿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特異性表明只有該四種菌擴增出特異性條帶,其他均為陰性;靈敏度結果顯示:多重PCR測定菌落計數(shù)數(shù)量級為103CFU/mL。結論:將多重PCR技術用于多重常見腸道致病菌中效果理想,能快速、準確的篩查致病菌,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
多重PCR檢測;腸道致病菌;應用效果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食源性致病菌是威脅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因,包括:大腸桿菌O157、副溶血性孤菌、普通變形桿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等[1]。傳統(tǒng)的腸道致病菌采用生理、生化、血清型水平方法測定,這些方法雖然能幫助患者確診,但是測定所需周期較長,耗時也相對較多,靈敏度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建立一種快速、簡單、靈敏度高的檢測手段實現(xiàn)腸道致病菌的鑒別。文獻報道顯示:將多重PCR檢測用于腸道致病菌中效果理想,能實現(xiàn)不同病原菌的檢測,為臨床疾病治療提供依據(jù)和參考,但是該結論尚未得到進一步證實[2]。為了探討多重PCR檢測在多種常見腸道致病菌中的應用效果。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醫(yī)院四種腸道致病菌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菌種及來源。副溶血性孤菌、普通變形桿菌及蠟樣芽胞桿菌均由北京蘭博瑞公司提供;大腸桿菌O157、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傷寒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
1.2 儀器及試劑
試驗中使用的儀器和試劑包括:DNA提取試劑盒、PCR試劑(北京全式金生物有限公司);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血平板、溶菌肉湯液體培養(yǎng)基等(北京陸橋技術有限公司);恒溫培養(yǎng)箱、水浴箱(德國進口);離心機、梯度PCR儀器(德國進口)。
1.3 方法
采用多重PCR法對四種腸道致病菌進行檢測,并與臨床模擬樣品進行驗證。(1)菌株培養(yǎng)及DNA培養(yǎng)。菌株培養(yǎng)過程中,將大腸桿菌及變形桿菌采用營養(yǎng)瓊脂進行培養(yǎng),37℃下培養(yǎng),挑選出可用的3-5個菌種,將其接種在LB液體培養(yǎng)基中,完成DNA的提取。(2)引物的設計與合成。將四種腸道致病菌的基因序列進行提取,通過對比,篩選出不同的特異基因作為靶序列,根據(jù)靶序列形式設計出相應的引物。(3)單重PCR擴增及多重PCR建立。對大腸桿菌O157、副溶血性孤菌、普通變形桿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四種致病菌進行單獨擴增,呈現(xiàn)反應體系,其擴增條件在90℃預變性2.5min;90℃下變性30s,65℃退火30s,75℃延伸30s,連續(xù)進行36個循環(huán),75℃下進行10min延伸。在單重PCR基礎上建立多重PCR體系,根據(jù)電泳帶的亮度確定最佳退火溫度。(4)多重PCR檢測。將所有的菌群放入同一反應體系中,實施多重PCR擴增。多重PCR反應靈敏性檢測是將4種不同的腸道致病菌群進行24h培養(yǎng),取出懸液,根進行梯度稀釋,然后根據(jù)1:3:3比例提取DNA,根據(jù)優(yōu)化后的多重體系進行反應,實施多重PCR檢測[3]。
2.1 單重PCR結果
單重PCR結果顯示:對于變形桿菌擴增出大小為522bp的特異性片段;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擴增出大小為155bp的特異性片段;大腸桿菌O157擴增出大小為366bp的特異性片段;副溶血性孤菌擴增出大小為199bp的特異性片段。
2.2 多重PCR結果測定溫度的設定
采用梯度PCR儀依次設定退火溫度,PCR產(chǎn)物結果顯示:64℃對應的條帶最亮、最清晰,提示:64℃位最佳退火溫度,見圖1。
2.3 多重PCR結果測定靈敏度、特異度
多重PCR結果測定顯示:大腸桿菌O157、副溶血性孤菌、普通變形桿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特異性表明只有該四種菌擴增出特異性條帶,其他均為陰性;靈敏度結果顯示:多重PCR測定菌落計數(shù)數(shù)量級為103CFU/mL,見圖2。
近年來,多重PCR技術在多重常見腸道致病菌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多重PCR反應時在同一個反應體系中加入幾種目的基因的引物,通過一次反應實現(xiàn)對多重目的基因的同時擴增。由于一個反應體系中不同的基因組之間、不同的引物之間會存在相互影響,必須對多重PCR體系進行重新優(yōu)化,包括:反應中各個組分的濃度、退火溫度等,通過PCR技術能測定腸道的病原菌類型,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和參考。
綜上所述,將多重PCR技術用于多重常見腸道致病菌中效果理想,能快速、準確的篩查致病菌,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
圖1:多重PCR結果測定溫度的設定
圖2:多重PCR結果測定靈敏度
[1]傅翔.幾種常見腸道致病菌多重PCR檢測的效果評價[J].醫(yī)學信息,2016,29(01):160-161.
[2]胡茂秀,王莎莎,俞超,等.雞糞中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O78多重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16,38(01):58-62.
[3]燕雯雯,沈繼錄,李曉峰,等.多重實時PCR檢測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致病菌的應用分析[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51(05):712-717.
丁芹,女,主管檢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