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麗珍
摘 要 與世界接軌,農村學校也開設了英語,但是因種種原因,農村小孩的英語口語卻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學生考試成績好,但是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有的學生雖然參與積極性較高,但一到當眾說話時,就會結結巴巴,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啞巴英語。那么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通過分析影響農村小學口語表達能力的一些因素,從而找到一些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 農村 小學生 英語口語 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8-0021-02
一、影響農村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一些因素
1.語言環(huán)境因素。農村的孩子生活的一個大的環(huán)境,所進行的語言交流,一般就是當?shù)卣Z言和漢語,很少用能到英語,接觸真實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是非常局限,也許只有在英語課上短短四十分鐘時間里接觸英語。而又因為農村英語教師大多數(shù)是語,數(shù)老師轉崗的而非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他們在課堂上不是使用英語教學,而用漢語教英語。這樣因為教師沒有英語語言輸入,從而導致學生也沒有英語口語輸出,嚴重影響了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發(fā)展。
2.學生的詞匯貧乏。剛學習英語的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就是那么一點,懂得的東西實在太少,所積累的詞匯不多。讓他們用有限的知識去交流,那確實是很困難的事情,而又因語言交流的習慣性,用漢語他就會脫口而出,所以這就直接影響了他們英語口語的表達。
3.“怕說”的心理。農村的孩子因為語言的習慣,沒有勇氣和膽量說外國語言,生怕一開口就說錯,怕被責備和嘲笑,所以干脆就不說。周圍的人都不說,也就心安理得隨大流了。
4.“怕難”的心理。在農村人來說,學習外國語言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更有些無知的家長會嘲笑說:自己國家的語言都沒學好,還去說外國語言。所以農村小孩不會花更多時間去聽、去說、去練。所以英語口語訓練受到了嚴重的阻礙性。
5.重視的程度不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大家都認為農村的學生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是一件困難的事,所以也沒有用心努力去采取一些措施來改變這樣一種現(xiàn)狀,而是讓其順其自然,不想改變。
二、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一些有效方法
我在分析了影響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后,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我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得到一些收獲。
1.注重聽力的訓練。對英語學習來說,聽、說、讀、寫都很重要。當然“聽”是首要的,它是信息的輸入,“說”是對輸入信息的反饋,是信息的輸出。很顯然,不讓學生進行大量聽的練習和操練,“說”的能力則無從培養(yǎng)。所以教師在每堂課都要設計一定量的聽力訓練,進行聽力訓練時要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聽力技巧,可以讓學生邊聽邊模仿朗讀,也可以讓學生針對聽力材料進行口語問答練習。學生的聽力發(fā)展了,他們才會有表達的欲望和一定的模仿能力,口語表達才會提高。我經常利用班班通讓學生做聽力測試,這樣學生聽力得到了提高,口語表達也不斷提升。
2.課堂上盡量用全英文組織教學。學生平時接觸的大多是漢語,也都是用英語進行交流,也只有在課堂上才接觸那么一點點英語。雖然我是轉崗的英語老師,但我在課堂上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盡量用英語與學生進行交流。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也可以向學生提供英語表達的范例。給學生營造一個英語口語表達的氛圍,有利于學生的口頭模仿。漸漸地,學生的聽音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了,不理解的句子逐漸理解了,不熟悉的話語慢慢熟悉了,不明白的詞匯慢慢明白了,進而融入英語的氛圍,學生也就能自覺養(yǎng)成用英語去思維,用英語去表達個人意向及個人情感。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讀”是“說”的基礎,因此我們要注重朗讀的訓練,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我制作了一個表格,要求學生每天讀二十分鐘英語書,并要家長督促簽名。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課后朗讀課文的好習慣。有些漂亮的句子和課文,要求學生背下來?,F(xiàn)在多媒體教學進入英語課堂,這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幫了英語教師一個大忙。能夠綜合利用視聽覺,使學生感受到語言和音響的不斷沖擊在大腦皮層產生較強的反射,留下較深的印象。另外,它鮮活的畫面,可愛的動畫,都吸引了孩子的眼球。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只有這樣反復進行大聲的模仿朗讀,有了大量的朗讀、背誦基礎,“說”就變得水到渠成了。但在讀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及時糾正學生的語音錯誤,反復示范,要讓學生用眼睛認真地看著書上的單詞,用嘴讀出聲來,并且用心記住。這樣,才能使單詞牢牢的印在學生的腦海中,真正起到“讀”的作用。
4.建立獎勵機制,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罢f”是一個主動、積極表達的過程。在課堂上,我建立一個評分表,課堂上搞一個積極發(fā)言競賽活動,其目的是調動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上,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老師不能讓機會總光顧活躍者,應適當留一部分機會給那些想說不敢說的學生,鼓勵他們大膽開口,增強其自信心。學生開始說英語時難免會有些緊張、害怕、害羞,教師應熱情鼓勵,及時幫助,適當引導,鼓勵學生說下去。每當學生能正確流利地表達,教師要有一定的肯定和表揚。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另外,教師在糾錯時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愉快地融入在英語的的環(huán)境中,使學生從敢于開口、易于開口到樂于開口,在不知不覺的練習中,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
5.經常讓學生復述課文。復述,能考核學生的口頭概括能力和重新組織語言的文字能力。先讓學生進行大量錄音模仿朗讀后,然后讓學生復述課文,并啟發(fā)引導學生在情景中利用預定的話題進行自由會話。這樣做,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能力,語音語調又能得到及時糾正,還培養(yǎng)了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6.高年級學生可進行口頭作文訓練。這屬于有一定難度的口試形式,適合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由易到難,分層次進行,分段訓練,由幾個學生每人說一兩句話湊成一篇口頭作文??傊?,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小學生英語口語的訓練決不能急功近利,而必須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只要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愉悅的交際氛圍,并適時和適度地加以引導和點撥,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定會獲得較大的提高。
7.每期可舉辦口語交流活動或競賽??赏ㄟ^建立組織英語晚會、開展各種競賽,如講英語小故事比賽、英語猜謎活動、唱英文歌曲、朗誦英語小詩歌、表演英語會話或課本劇等各種途徑進行口語訓練。老師要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鍛煉的機會與舞臺。用比賽作為形式,以提高他們的口語為目的,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8.合理利用學校墻報、廣播、小電視臺等宣傳陣地,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吸收。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信心。
9.建議學生收看英語節(jié)目。現(xiàn)在有不少英語節(jié)目,并有不少是為少兒錄制的,這是一個很有利的條件,收看這些節(jié)目就是很好的聽練機會。
10.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與家人之間進行英語口語交流,學校教育要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這樣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老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說英語的環(huán)境,讓學生有說英語的機會,這是學好英語口語的基礎,我們教師在搞好課堂教學成績的同時,還要努力挖掘課后的一大片讓學生“說”的空間。讓學生真正把英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改變啞巴英語的現(xiàn)狀。這樣持之以恒,不斷地努力,相信,經過幾年的探討與實踐,我們農村的學生一定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