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
【摘要】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藝術,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傳授知識的重要手段,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常用的一種相互交流的教學技能。它在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文就如何借助不同時機的提問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不同品質做出闡釋和舉證,旨在探索通過英語課堂教學發(fā)展學生思維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英語課堂 提問 思維品質
一、引言
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有效課堂教學的保障。英語課堂提問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教師提問既然以培養(yǎng)思維為目的,那么,教師應明白所提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哪一種品質,或者明白用什么樣的提問去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某種品質。
二、不同時機的提問與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一堂英語課有多個時間段,如閱讀課分為讀前、讀中和讀后。不同的時機賦予問題不同的思維培養(yǎng)功能。下面筆者將從讀前設問、讀中設問、讀后設問和即時設問四個方面探討如何運用不同時機的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1.讀前設問,培養(yǎng)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深刻性指思維的深度,它集中表現在是否善于深入地思考問題,抓住事物的規(guī)律和本質,預見事物的發(fā)展和進程。通常情況下,學生閱讀一篇文章時,先看一眼標題,便馬上開始閱讀。這時學生的思維往往較膚淺,老師要喚起學生好奇心,激勵他們勇于探索,深入鉆研,并提出恰當問題,層層設問。以小學譯林版6A Unit2What a day!一課為例,在閱讀文本之前,老師提出問題:How was the day?學生展開想象和猜測,突破標題的表層,其思維呈現出一定的深刻性。在接下來的閱讀中,學生圍繞著標題思考每一個段落的本質含義。學生邊閱讀,邊理解“day”。因此,課前的這一設問,將學生的思維推向了深處。
2.讀中設問,培養(yǎng)思維的批判性。思維的批判性是指善于批判地評價他人的思想與成果,也善于批判地對待自己的思想與成果。小學譯林版教材中高年段的許多課文都帶有哲理性,甚至有些課文就以某種社會現象為題材,這些都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良好素材,教師可以用來引發(fā)學生思考,展開討論,增強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以小學譯林版6A Unit7 Protect the Earth一課為例,教師提出問題:How to protect the Earth?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然后每個小組代表分別發(fā)言解釋問題: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 and 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問題解釋后再進一步討論課文內容和他們生活有關的問題,鼓勵學生結合社會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此外,在提問的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來提問題:Why should we save water? How to save water?...,然后通過小組內成員相互合作解決問題。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提問都呈現了英語課堂上提問、討論、批判、思考、總結、回答的模式。在交流過程中,學生不僅打開閉塞的心靈,具備了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而且建構了英語課文知識的框架,深化知識內涵,同時形成了批判性的思維習慣。
3.讀后設問,培養(yǎng)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表現在是否善于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上營造語言氛圍,活化獨創(chuàng)思維活動的空間。學生只通過讀對話或讀課文,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為學生營造語言氛圍,激起學生說話和表達的欲望,提高其語言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小學譯林版6A 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一課為例,在讀完課文后,教師提問:If you were the boy,would you point out that 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 clothes? Why? 繼續(xù)發(fā)散,激活學生的活動空間。這樣學生的思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個個展開聯想,答案不一,眾說紛紜。
4. 即時設問(生成問題),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思維的靈活性是指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隨機應變程度。我們在教學時,不妨在觸題時就布置任務,激起疑問,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探索如何完成任務,訓練思維的靈活性。如教“打電話”這一話題時,我出示了課題A telephone call 以后,就提出問題:課文中的兩位同學在電話里談了些什么?這時,學生紛紛舉手,思維很活躍;我又因勢利導:聽了課文中的人物對話,你能學會用英語打電話嗎?經常性地訓練,學生思維會更活躍,設疑和釋疑會更積極。
三、思考提問注意事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究提問的方式,還要注意規(guī)避一些容易出現的問題。教師在提問前,要審查一下提問的內容與學生的水平是否相匹配,問題是否做到了簡明扼要、清晰完整,是否真正幫助學生解決了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對于學習差、不愛發(fā)言的學生,教師的態(tài)度要更加親切、和藹,問題也要相對簡單一些,使學生放下包袱敢于發(fā)言。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思維,在學習上有所進步。
四、結束語
課堂提問不在于多,關鍵要正確把握提問的時機,而且問題要提得巧妙且具有趣味性。師生通過提問能夠增加互動的機會,這對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陳儉賢.論英語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1):25-28.
[2]胡慶芳,賀永旺,楊利華.精彩課堂的預設與生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3]Robert J.Sternberg 和Louise Spear-Swerling:《思維教學》[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2.
[4]朱智賢,林崇德.思維發(fā)展心理學[M].北京師范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