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學修
阿壩師范學院基礎教育學院,汶川,623002
四川方言恭維語運用的性別差異
彭學修
阿壩師范學院基礎教育學院,汶川,623002
在社會交際中大量運用恭維語是一種極為普遍的語言現(xiàn)象,恭維語在具體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的性別差異。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男女在四川方言恭維語的運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主要是男女對恭維語的認知作用以及恭維方式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方言恭維語使用的頻率與動機、恭維的具體內容、對待恭維的態(tài)度、恭維詞語、恭維方式場合等方面。
恭維語;四川方言;性別差異
恭維是社會交際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言語行為,恭維語的運用具有一定的性別差異,這已為諸多學者所認可。Jane Sunderland在《Language and Gender》中就有關語言與性別的具體差異以及社會原因作了較為詳盡的闡述[1]。Ann Weatberall在Gender,LanguageandDiscourse中分別對男孩與女孩以及男士與女士對話中的差異作了深入的探討,認為男性與女性在具體的言語交際中會發(fā)生不同的言語變異,而且在交際中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也有一定的區(qū)別[2]。
四川方言作為使用人數(shù)較多的方言,在具體的交際情景中也會產生一定的性別差異。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探討男女兩性在使用四川方言恭維語時的差異。
采用問卷調查法獲取相關數(shù)據(jù)。調查時,共發(fā)放問卷調查表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為100%,其中,男性60人,女性70人。被調查者均是阿壩師范學院中四川方言的熟練使用者。問卷調查的主要內容有6個方面:男女使用恭維語的頻率以及目的,男女恭維語使用的具體內容,男女恭維對方時所使用的詞語情況,男女對使用恭維語的態(tài)度差異,男女在恭維方式上的差異和在恭維場合以及特定恭維語使用上的差異。
男女兩性進行交際時主動使用恭維語的比例差異較大。被調查女性中經常主動使用恭維語的比例較低,只有4.5%,說明絕大多數(shù)女性在交際活動中不會主動使用恭維語。而男性使用恭維語的頻率較高,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有50%的被調查男性會主動使用恭維語進行交際。
以時下頗為流行的社會稱謂語“帥哥”與“美女”為例。34.1%的被調查女性認為“帥哥”只是交際中的普通稱謂,31.8%的女性認為只有在有求于他人時才稱呼其為“帥哥”,而刻意稱呼“帥哥”的比例為只有2.3%。而80%的男性認為“美女”這一稱謂語只是一般性的稱謂語,有求于他人時稱呼“美女”的比例為20%。由此可見,女性稱呼對方為“帥哥”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就使用恭維語的動機而言,女性認為恭維語是建立友好人際關系的需要的比例為56.8%,男性為60%,這說明男女都較為關注恭維語在交際中的巨大社會作用。54.5%的女性因“帥哥”一詞是時髦的流行語而使用,70%的男性因“美女”是時髦流行語而在日常交際中使用。這其中45.5%的女性認為確實是因為交際中的男性因為高大英俊而稱之為“帥哥”,30%的男性也因為對方的確是顏值較高而稱之為“美女”。這說明諸如“帥哥”與“美女”之類的社會稱謂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恭維語的性質與特點。
男女兩性恭維對方的具體內容也有一定的差異。女性較多恭維男性的品行,比例為77.4%;其余恭維的內容依次為男性的能力、幽默感、學識、氣質、外貌、個性魅力、社會地位、英雄氣概以及事業(yè)心與責任感。男性較多地恭維女性的能力與氣質,二者比例均為70%;其余恭維的內容依次為女性的品行、學識、容顏、個性、財富與社會地位。除此之外,女性之間互相恭維的具體內容還包括服飾、化妝品、外貌、氣質、能力、 學識、個性、身材、品行、皮膚、發(fā)型、男朋友、成就、朋友圈、學習成績、交際、財富、包包、職業(yè)、年齡、學歷、身高、配飾、身高、性格、家庭背景以及孩子等。這反映了女性對恭維的認知更為深刻,女性之間恭維語的使用范圍也更加廣泛。
男女兩性恭維時其他詞語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代詞、嘆詞、稱謂語以及輔助語等詞語使用方面。
43.2%的被調查女性認為女性更喜歡用第一人稱以及第二人稱贊美他人,譬如,“哇,你的裙子好漂亮?。 蹦行詣t更喜歡用第三人稱或者非人稱結構來贊美,比例為60%。恭維語中使用嘆詞以引起他人注意,包括被恭維的人和其他在場的人,如“哎喲”“哎呀 ”等。被調查女性中43.18%使用嘆詞,56.82%不使用嘆詞。被調查男性中70%使用嘆詞,30%不使用。男性使用嘆詞的比例大于女性。
恭維語中的稱呼語都帶有尊敬的意味,也有直接稱對方姓名的,通常用于同輩人或老朋友之間。用親屬稱謂的,一般提升對方的輩份,并且與指示代詞組合使用,如“這位爺”與“這位老哥”等。也有通稱的,一般是在相對正式場合下[3]。被調查女性中有43.18%使用稱呼語,56.82%不使用稱呼語。被調查男性中70%使用稱呼語,30%不使用。男性使用稱呼語的比例大于女性。被調查女性中80%使用輔助語來提及與恭維語相關的事實情況,20%不使用輔助語。被調查男性中60%使用輔助語,40%不使用。女性使用輔助語的比例大于男性。
男女兩性對恭維語的態(tài)度略有差異。女性對交際對方使用恭維語的態(tài)度,主要有感謝(52.3%)、欣賞(34.1%)、自貶謙虛(9.1%) 以及不在意(9.1%)。男性對對方恭維語的態(tài)度是感謝(60%)、欣賞(40%)、懷疑(30%)、自貶(10%)。從調查數(shù)據(jù)看,男女對于對方恭維語的態(tài)度較為一致,感謝與欣賞的態(tài)度占比重最大。女性有9.1%的對交際對方的恭維語采取了毫不在意的態(tài)度,而30%的被調查男性則持懷疑的態(tài)度。
被調查女性中52.3%喜歡將恭維的對方置于群體之中加以恭維,例如,“你們這些學霸真厲害啊!”22.7%的被調查女性喜歡利用俗語進行比附。15.9%的女性喜歡通過移情進行恭維。而被調查男性中50%喜歡通過自貶的方式進行恭維,20%的喜歡通過移情方式進行恭維;利用俗語隱喻以及將恭維的對方置于群體之中加以恭維的比例各為10%。由此可見,男女具體恭維方式具有較大的差異,女性傾向于將恭維的對方置于群體之中加以恭維,而男性則傾向于通過自貶的方式進行恭維。
男女兩性對恭維語的認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認為恭維語具有拉近交際雙方距離開啟話題的作用。另外,被調查女性中27.3%的認為恭維語可以鼓勵他人,夸大他人的成績,從而給人以信心。18.2%的認為恭維語具有討好他人的作用,15.9%的認為恭維語具有寒暄的作用,9.1%的認為恭維語可以回報他人的幫助,對對方行為及效果予以肯定與贊美。被調查男性中10%的認為恭維語可緩解矛盾而轉移話題,20%的也認為恭維語具有討好他人的作用。
恭維語的體現(xiàn)方式主要為個別恭維與群體恭維、直接恭維與間接恭維、正面恭維與反面恭維。被調查女性中65.9%的喜歡個別恭維的方式,34.1%的喜歡直接恭維的方式。被調查男性中喜歡個別恭維的方式與直接恭維的方式均為50%。男女對他人的愛好、專長、修養(yǎng)等優(yōu)點給與正面語言加以恭維的比例較接近,分別為68.2%、70%。在特定的言語環(huán)境和背景下使用反語來贊美某人或某事的比例也極為接近,其中女性比例為31.8%,男性比例為30%。使用間接恭維的方式的比例,女性為52.3%,男性為60%。使用直接恭維方式的女性比例為47.7%,男性為40%。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男女兩性在恭維語的具體體現(xiàn)方式上具有一致性,差異不大。
語言運用具有一定的性別差異,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客觀事實。恭維作為人類較為重要的一種言語行為,在日常交際中也必然會產生一定的性別差異。男女兩性在恭維語的運用方面具有較多的共性,譬如,男性與女性都認為個人的品行能力最值得人們去肯定和贊美,反映出人們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tài)。男女兩性對使用恭維語的態(tài)度也極為一致,都持感謝與欣賞的肯定態(tài)度。在實際交往中男女兩性都會使用一定的嘆詞、稱謂語與輔助語來進行恭維活動。而且,男女對恭維語的認知也極為一致,也就是說恭維語具有拉近交際雙方距離的作用,以便交際的順利進行。同時,恭維語也具有討好他人和利用他人的功利性作用。就恭維方式而言,男女都喜歡個別恭維與間接恭維,都喜歡對他人的愛好、專長、修養(yǎng)等優(yōu)點給予正面恭維。
通過調查數(shù)據(jù)可以初步得出如下幾點結論:第一,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女性在日常交際生活中主動使用恭維語的比例遠遠低于男性。在人們的傳統(tǒng)印象中女性應該是溫文爾雅的,在交際中不能過于主動,否則就顯得不夠穩(wěn)重矜持。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思想文化對于現(xiàn)代女性的交際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相對而言,男性就較為主動一些,不受社會某些固有規(guī)則的束縛。第二,女性在使用恭維語進行交際時帶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僅以時下的流行稱謂語“帥哥”與“美女”為例得出初步結論:為數(shù)不少的女性在有求于男性時便稱之為“帥哥”,而絕大多數(shù)男性把“美女”作為一般的稱謂語來看待。第三,女性恭維語的使用范圍較男性更為寬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足以說明女性更加善于運用恭維語來進一步改善人際關系,保持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而男性則較多地關注于女性的能力、氣質、容顏、個性、財富與社會地位。第四,女性運用俗語以及隱喻對他人進行恭維的比例高于男性,而男性通過自貶的方式提高他人價值的比例高于女性。
通過問卷調查與個別訪談,證實了Eckert和McConnel-Ginet的活動社團(Community of Practice,CofP)理論的普遍性。活動社團是指聚在一起共同從事某一活動的群體[4],譬如,在某些特定的場合與群體活動中,男女都經常使用較為一致的四川方言恭維語來進行交際。恭維一個女孩長得漂亮,男女都喜歡用“長得巴適”“好乖啊”“乖慘了”等之類的恭維語來交流。恭維一個人長得好看,都喜歡用“登獨”“受看”“光生”等四川方言詞語。
恭維語的運用具有一定的性別差異,同時也與交際的具體情景與活動的具體內容有關。在某些特定的交際場合中,男女在恭維語的使用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傊?,通過調查數(shù)據(jù)對比,發(fā)現(xiàn)男女在四川方言恭維語的使用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差異。了解這些差異有助于正確認識語言運用與性別之間的關系。
[1]Jane Sunderland.Language and Gender[M].London:Routledge,2006:1-8
[2]Ann Weatberall.Gender,Language and Discourse[M].London:Routledge,2002:1-6
[3]孫新愛.漢語恭維語分析[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7(12):36-37
[4]施棟琴.語言與性別差異研究綜述[J].外語研究,2007(5):40-41
10.3969/j.issn.1673-2006.2017.12.014
H031
A
1673-2006(2017)12-0057-03
2017-09-28
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四川方言中的稱贊語”(16SB0283)。
彭學修(1971-),山東日照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修辭學。
劉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