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樹潁
(阜陽師范學院,安徽 阜陽 236000)
新形勢下構建高校教職工權益維護機制研究
姚樹潁
(阜陽師范學院,安徽 阜陽 236000)
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是高校工會的基本職責。當前高校工會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面臨著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維權手段單一、維權意識薄弱等困境,影響了其維護職能的發(fā)揮。為此,必須建立健全高校教職工權益維護機制,要完善法律法規(guī),建立維權保障執(zhí)行機制;以大學章程為基準,構建教職工源頭參與機制;借力互聯(lián)網+,構建教職工信息溝通的長效機制;加強師德建設,構建引領教職工建功立業(yè)的發(fā)展機制;關注民生,構建起竭誠服務教職工的長效機制;夯實工會組織基礎,提高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高校工會;教職工合法權益;維護機制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天職?!豆ā泛汀吨袊鲁獭范济鞔_規(guī)定工會組織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長期以來,大多數(shù)高校工會認真履行職責,有效地維護了教職工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權益,在協(xié)調校內各方利益、促進學校民主管理、推進和諧校園建設方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然而,在高等教育深化綜合改革的過程中,高校的人事關系、勞動關系和利益格局調整所帶來的利益矛盾給高校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高校工會在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和協(xié)調勞動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顯。隨著教職工法律意識的增強以及對工會職能期望值的提高,新常態(tài)下高校工會組織勢必要努力提高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能力,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滿足教職工的基本訴求。但是,目前相當一部分高校工會工作仍停留在傳統(tǒng)的層面上,“唱歌跳舞,體育比賽,布置會場,帶頭鼓掌”的現(xiàn)象仍然比較普遍。同時高校工會也存在著維權意識淡薄、維護手段單一等現(xiàn)狀。在此現(xiàn)實背景下,建立健全教職工權益維護機制,加強高校工會維護職能建設,就顯得緊迫而必要。
我國關于勞動維權的法律法規(guī)起步比較晚,目前立法還不夠完善。據資料顯示,國際勞工公約有182個,我國共批準了20個,約占10%[1]。此外,工會維權的法律建設也不健全。雖然《工會法》明確規(guī)定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但是多年來,高校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尚未形成有效機制。隨著我國依法治國理念的推進,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對職工權益作了更為明晰的規(guī)定,在維護職工的勞動就業(yè)、精神文化及社會保障等合法權益方面工會組織有了維權依據。但是,這些法律法規(guī)對維護職工權益的規(guī)定較為籠統(tǒng),對于法律責任追究還不十分明確和具體,導致法律執(zhí)行起來缺乏強制力,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校工會維權職能的發(fā)揮。
目前,高校工會存在著維權意識淡薄、維權手段單一等現(xiàn)狀,因受到狹隘的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部分高校工會沒有認識到維護教職工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之一,或者在工作中避重就輕。當前一些高校工會工作仍停留在傳統(tǒng)層面上,“唱歌跳舞,打球健身,發(fā)點福利”的現(xiàn)象仍然比較普遍。部分高校工會工作思路狹隘,認為民主監(jiān)督、參與學校管理不是工會份內的事。一些高校對教職工反映問題促進解決的力度和手段都差強人意,有的僅僅是向有關職能部門反映一下,沒有做到實時關注、跟蹤事情進展情況。當前,高校職工行使民主權利的基本形式是教代會,然而當下高校教代會制度在運行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教代會的職權未能全面落實??傊咝9S護職工權益的能力十分有限,手段單一無力。
高校工會組織在經費、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缺乏獨立性,導致工會在工作中出現(xiàn)了只重視對上級領導負責而忽視了對教職工負責的狀況。有部分高校工會干部維權意識薄弱,缺乏維權的勇氣與才干,工作內容只是傳達上級精神,而忽略了教職工意見建議的采納和解決;也有部分高校工會干部存在嚴重的等和靠的思想,習慣聽命于上級領導的安排,對于侵犯教職工權益的行為,多為協(xié)調勸說,甚至一些工會干部很難真正傾聽教職工的聲音,更談不上拿起法律武器維護教職工的權益。整體看來,高校工會維權隊伍編制不足,素質不高,缺乏法律意識,這些都使高校工會不能有效地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雖然《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都明確了維護職工利益是工會組織的基本職責,但是相關規(guī)定比較籠統(tǒng),維權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容易陷入現(xiàn)實困境[2]。工會作為群眾性組織,被賦予的職能與權力范圍有限,高校工會人員編制、工資待遇等隸屬于學校。工會的獨立法人地位大多被捆綁在高校中[3]?!皽市姓钡臋C構設置、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使得高校無法承擔起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責。當前一些高校工會組織存在“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官僚化”現(xiàn)象,“四化”現(xiàn)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諸如領導機構組成人員廣泛性和代表性不夠,基層工作薄弱,組織覆蓋面不全,許多職工沒有參加工會組織的活動,也享受不到工會的服務,維護職工權益的工作不到位,職工權益受到損害時工會無法提供幫助。
長期以來中國工會組織自身定位偏向活動型和福利型工會,往往習慣于利用工會搞搞職工活動、發(fā)發(fā)福利等,從而有意無意地淡化了工會的維權職能。傳統(tǒng)狹隘的思維觀念也阻礙了高校工會維權職能的發(fā)揮。由于長期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高校工會工作思路相對狹窄,往往習慣于重視整體利益,而忽視對教職工個體利益需求的關注。當然,學校的改革發(fā)展等整體利益是教職工的根本利益,但由于當前職工群體隊伍龐大,人事、勞動關系多樣,利益更加多元化,學校需要協(xié)調處理好長遠利益和近期利益以及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和矛盾。另外,高校中有一部分人對工會的職能和定位認識不清,對黨政與工會之間的關系認識不到位、不準確,認為工會僅僅是發(fā)福利的、搞活動的部門,忽視了工會具有的維護職工權益的職能。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會維護職能的發(fā)揮。
高校工會的維權機制是指學校工會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系統(tǒng)、制度、方式的總和。高校工會建立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機制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建立健全工會維權的法律體系,就要完善《工會法》《教育法》《勞動法》《中國工會章程》等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具體條款,將職工權益以法律條文的形式進行細化和具體化,同時加大對侵權方的懲罰力度,體現(xiàn)法律武器的威懾力。通過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健全,逐步建構起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法律體系,為工會維權提供準繩。同時,要將法律條文轉化為現(xiàn)實權利的實現(xiàn),高校工會需要樹立起依法主動的科學維權意識、積極主動的實踐思路。
高校工會要將維護職工權益工作融入到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建構中,從源頭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在大學章程制定過程中,要明確規(guī)定教職工的民主參與權力,科學設定教職工的參與形式和途徑,實現(xiàn)行政權力、學術權力、職工權力的合理配置和相互協(xié)調。教代會制度已成為高校職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高校要認真貫徹實施《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規(guī)定》,有效落實教代會各項職權,不斷推進教代會制度進一步向基層延伸,建立二級甚至三級教代會,實現(xiàn)教代會建設的全覆蓋,健全民主管理、監(jiān)督制度,最大程度地調動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另外,認真研究以教師為主體的權益訴求和維權特征,建立科學的維權機制。大力推進教師申訴制度和學校勞動人事調解制度,有效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當前,在“互聯(lián)網+”迅猛發(fā)展的形勢下,工會信息化建設方興未艾。高校工會要大力推進信息溝通與服務體系建設,主動適應“互聯(lián)網+”的時代要求,著力推動建立能夠發(fā)揮高校優(yōu)勢、具有工會特色的教職工服務平臺,實現(xiàn)工會工作與教職工溝通聯(lián)系的現(xiàn)代化、網絡化、信息化和便捷化。積極構建高校工會與教職工的溝通反饋機制,通過互聯(lián)網、微信等新媒體工具,打造便捷、及時、“接地氣”的工會“網上網下”與教職工信息溝通模式,暢通職工訴求表達渠道,準確捕捉職工需求信號以及職工高度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運用“互聯(lián)網+”,逐步構建起服務教職工的新格局。
學校的發(fā)展是教職工根本利益的保障。高校工會要積極主動地開展思想教育活動,加強教職工職業(yè)道德教育,以生動有效的師德教育活動為載體,組織開展教職工“三育人”活動、“爭做四有好老師”演講比賽等活動,開展師德標兵、教學技能競賽等評選表彰活動,弘揚敬業(yè)樂教的職業(yè)精神;加強職工思想引領,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發(fā)揮知識分子的作用和力量。這些活動也是從根本上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一些重要手段。
高校工會在服務教職工過程中,要針對不同需求的教職工群體,采取分類幫扶的工作思路,為教職工提供優(yōu)質服務。要深入開展送溫暖工作,建立動態(tài)的貧困家庭檔案,建立困難職工幫扶基金,構建經濟困難教職工幫扶機制。關注青年教職工群體,及時了解和幫助解決青年教師生活中的難題,構建起青年教職工幫扶機制,助力青年教師成長成才。重視維護女教職工的特殊利益,構建女教職工幫扶機制。發(fā)揮好女教職工委員會的作用,關注女教職工身心健康,提高女教職工的幸福指數(shù)。關心老同志的生活狀況,使其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在新形勢下,高校工會要不忘初心,不變本色,把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作為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定擎起服務職工群眾、維護職工權益的大旗,實實在在幫助教職工解決工作和生活中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廣大教職工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分享到改革發(fā)展的成果,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在教職工群眾中樹立工會的威信。
加強高校工會自身建設,全面提升高校工會維護職工權益的能力和水平,就要夯實工會工作基礎,提高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當前,在高校工會組織機構中,存在著基層工會力量薄弱,開展活動經費不足,工會干部多是兼職、沒有職務津貼待遇,人員變動頻繁、工作壓力較大、工作熱情不高及投入度不夠的現(xiàn)狀??梢?,加強高校工會組織建設,補好基層短板是關鍵?;鶎庸嚯x教職工最近,聯(lián)系教職工最直接,服務教職工最具體,是工會工作的基礎和關鍵。要想做好工會工作,就必須抓住基層這個根本。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層工會建設的重要指示為指導,堅持眼睛向下、工作下沉、編制經費等工會資源向基層傾斜的工作導向。要對高校工會組織體制、運行機制和工作方式方法進行深層次的改造。找準工作抓手,引入職工參與機制,激發(fā)基層工會活力,不斷加強工會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提高新形勢下工會干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設學習型、創(chuàng)新型、服務型工會,為開創(chuàng)工會工作新局面奠定堅強的組織基礎。
總之,加強高校工會維護職工權益機制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宗旨的內在要求,是適應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切實履行工會職能的基本著力點,也是加強改善工會組織自身建設的根本途徑。發(fā)揮好工會的作用對學校的穩(wěn)定發(fā)展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1]趙蘭芳等.法治視野下高校工會維權狀況與對策研究[J].教書育人,2016(6).
[2]姚樹潁,宋東鋒.新形勢下提高高校工會維權能力的對策探析[J].工會論壇,2013(2).
[3]龐春艷.轉型期我國基層工會組織維權職能弱化之分析及對策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3.
本文為阜陽師范學院工會教代會理論研究項目“高校職工權益維護機制構建研究——基于高校工會職能的視角”(項目編號:2017GHYJZ01)和“芻議人事代理制度下高校工會維權職能的發(fā)揮”(項目編號:2015GHYJZ01ZD)的階段性成果。
D412.6
A
2095-7416(2017)05-0035-03
2017-09-05
姚樹潁(1981-),女,安徽潁上人,碩士,阜陽師范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劉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