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斌斌
摘 要:大衛(wèi)·霍克尼作為20世界世界畫壇當中最具影響力的繪畫創(chuàng)作者之一,其賦予創(chuàng)造和探索的獨特藝術風格,一直受到眾多藝術愛好者的追捧,因此本文以大衛(wèi)·霍克尼與他的ipad繪畫作為研究視角,首先通過大衛(wèi)·霍克尼個人成長入手,并對其繪畫思想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索,最終進一步的表明其運用ipad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的大膽嘗試,從而表明其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其敢于大膽嘗試的膽識,為以后眾多藝術者在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的時候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路進行不斷的拓展和延伸,從而促進藝術創(chuàng)作多元化發(fā)展。
關鍵詞:大衛(wèi)·霍克尼;藝術創(chuàng)作;ipad繪畫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9-0038-01
一、大衛(wèi)·霍克尼的基本概括
(一)大衛(wèi)·霍克尼的簡介
英國著名繪畫藝術者—— 霍克尼(Hockney,David,1937~ )。生于布拉德福德,青年時期就讀于皇家藝術學院。在其繪畫生涯當中受到現(xiàn)代主義思潮的重要影響,從而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具有腐蝕性的版畫,其中《浪子的歷程》最為杰出,從而引起藝術界廣泛的關注。在20世紀60年代,大衛(wèi)·霍克尼曾經(jīng)多次前往美國,在這當中受到一些風格的影響之后,逐漸轉向寫實風格。代表作《克利斯多夫·伊修伍德和唐·巴查笛》和《克拉克夫婦倆》,含有深刻的哲理,使人回味無窮。70年代任教于依阿華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
(二)大衛(wèi)·霍克尼的繪畫思想
大衛(wèi)·霍克尼作為當今國際畫壇當中最具影響力的著名藝術家,其在作品創(chuàng)作空間的表現(xiàn)上在很大程度上完全顛覆了文藝復興時期所常見的焦點透視理念, 大衛(wèi)·霍克尼生成自己對于繪畫空間表現(xiàn)的理解是受到綜合立體主義、東方繪畫藝術以及攝影拼貼實踐表現(xiàn)的啟發(fā),運用作品表現(xiàn)當中精心構建出來的多位空間變化,從而引導欣賞著通過自主的想象和對畫面整體形象進行的重構和再創(chuàng)造,進而表現(xiàn)出其對空間當中的時間性特征的獨特理解和感受。
大衛(wèi)·霍克尼在其藝術生涯當中涉足了許多藝術領域,例如:攝影、繪畫、設計等等,都有著非常杰出的成就,這些不同的藝術實踐使其對繪畫空間有著非同一般的獨特理解,而這種理解主要表現(xiàn)在,將時間維度、流動性的特點以及生命力的多為畫面空間形式等出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其藝術作品以獨有的審美趣味以及別出心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成為了現(xiàn)代藝術向后現(xiàn)代藝術發(fā)展和轉型的重要推動力。
二、大衛(wèi)·霍克尼對新技術的運用
在2006年的時候,在美國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大衛(wèi)·霍克尼,告別了加利福尼亞這個強烈而耀眼的城市燈光,回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英國約克的鄉(xiāng)下,對于許多大衛(wèi)·霍克尼藝術愛好者來說,其所選用的主題以及繪畫運用的手法都已經(jīng)遠遠多于其他藝術家,例如弗洛伊德和培根等等。在其回到英國的第六個年頭,75歲高齡的大衛(wèi)·霍克尼在倫敦皇家美術學院舉辦了名為“一張更大的話”的展覽。在這個展覽當中充分展現(xiàn)出其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除此之外,這位藝術探索者選擇了當今最為流行的iphone和ipad進行繪畫表現(xiàn),盡管這種繪畫表現(xiàn)受到許多人的爭議,但是仍不能阻止其探索的激情。
一直憑著著超凡的好奇性格以及對新技術癡迷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探索的大衛(wèi)·霍克尼來說,之所以選用iphone和ipad進行繪畫表現(xiàn),是為了嘗試運用一種嶄新的觀看模式,呈現(xiàn)出不同的世界觀,就如同其之前運用寶麗來相機對畫面進行創(chuàng)作一樣,iphone和ipad只不過是其對藝術表現(xiàn)形式進行探索和嘗試的另一種特殊的工具而已。
在這個展覽舉辦之前,大衛(wèi)·霍克尼運用ipad繪畫首先則是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美術館進行展出,當時候,展出的方式則主要是通過運用ipad,在其屏幕當中對繪畫進行展示,這種ipad繪畫不僅充分展現(xiàn)了多元化的流動線條以及多變的色彩之間所形成的一種和諧、協(xié)調的搭配特點,而平滑的表面特點也充分反映出科技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殊美感,這種良好的表現(xiàn)使得大衛(wèi)·霍克尼對自己的探索更為有信心,他曾經(jīng)說過,假如給梵高一個ipad的話,他也極有可能會喜歡上這種表現(xiàn)方式。
三、結語
大衛(wèi)·霍克尼作為一個不被傳統(tǒng)繪畫藝術所拘束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其大膽的嘗試與突破,能夠運用常人所不同的視角,采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對整個世界進行觀察和探索,這種敢于突破的舉動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不斷的學習,同時也是我們今后在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當中需要不斷借鑒和引起自我反思的典型案例。
參考文獻:
[1]陳藝偉.藝術的反光鏡[D].西安:西安美術學院,2014.
[2]戴春艷.觀念與形式[D].北京:中國美術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