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共產黨的民主共和國主張與抗日民主政權

        2017-04-12 18:13:15
        關鍵詞:參議會共和國政權

        孫 瑛 輝

        (東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

        中國共產黨的民主共和國主張與抗日民主政權

        孫 瑛 輝

        (東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中國共產黨根據(jù)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要求,于1936年提出了民主共和國主張。但由于國民黨方面的原因,這個主張并沒有在全國成為現(xiàn)實。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jù)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權,貫徹了民主共和國主張的基本精神,是具有民主共和國性質的地方政權。無論是民主共和國主張,還是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它們都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將“民族”和“民主”事業(yè)進行到底的決心與勇氣。它們不僅在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對今天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有一定的現(xiàn)實啟示。

        中國共產黨;民主共和國;抗日民主政權

        1936年,中國共產黨根據(jù)抗日戰(zhàn)爭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提出了民主共和國的主張,但這個主張并沒有在全國成為現(xiàn)實。1937年全國抗戰(zhàn)開始后,中國共產黨立足于各抗日根據(jù)地,著手開展抗日民主政權建設。這種抗日民主政權,是民主共和國主張的政治延伸,性質上屬于民主共和國的地方政權范疇。也就是說,抗日民主政權是民主共和國主張在抗日根據(jù)地的具體表現(xiàn)或實踐方式。中國共產黨的民主共和國主張和抗日民主政權,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上以及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民主共和國主張,是伴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展開和新形勢下的新要求而提出的,中共中央在有關決議中對這個主張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開始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面臨的主要矛盾。1935年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同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fā)表宣言,即《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要聯(lián)合一切可以聯(lián)合的、愿意參加抗日的武裝部隊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組織全中國統(tǒng)一的國防政府”、“組織全中國統(tǒng)一的抗日聯(lián)軍”,抗日聯(lián)軍要“在國防政府領導之下”[1]522-524。這里所說的國防政府,還不是后來所說的民主共和國,因為后來所說的民主共和國是實行民主共和制度的國家政權,而國防政府則是通過談判或協(xié)商而成立的“救亡圖存的臨時領導機關”[1]523。另外,后來所說的民主共和國是以國民黨中央政府為主體進行民主改造而建立起來的國家政權,而這里所說的國防政府是不包括國民黨中央政府的,只包括一切愿意抗日的地方政府。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窯堡會議上通過決議,把自土地革命戰(zhàn)爭開始以來的“工農共和國”的主張改成“人民共和國”的主張。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調整,主要是“為了使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得到更加廣大的與強有力的基礎”[1]610?!叭嗣窆埠蛧迸c“工農共和國”顯然是有區(qū)別的。毛澤東在這次政治局會議后召開的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做出了解釋:工農共和國的政治主體是“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而人民共和國則除了這三個階級之外,“還要加上一切其他階級中愿意參加民族革命的分子”[2]156,即其他階級中愿意參加抗日的分子。他指出:中國的階級關系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過程中發(fā)生了變動,民族資產階級明顯“有了參加抗日斗爭的可能性”,在我們的共和國中“現(xiàn)在則可能增加一個民族資產階級”[2]158-160。可見,與工農共和國相比,人民共和國的政治主體范圍要更廣,要將其他階級中愿意參加抗日的分子容納進來。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所倡導建立的人民共和國,是共產黨獨立領導的國家政權,還不是后來所說各黨派合作的、只能是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民主共和國。在這次政治局會議的決議中,中央對國防政府問題做了進一步的說明。決議指出:無論是“哪一階級,哪一政治派別,哪一社會團體,哪一武裝隊伍”,只要愿意參加抗日,就“可以加入國防政府”,也“可以加入抗日聯(lián)軍”[1]607。這里所說的國防政府,仍然是一切反日反賣國賊的力量“加入”的“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政權組織”,并且“反日反賣國賊”就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與賣國賊頭子蔣介石”[1]604??梢?,無論是“人民共和國”還是“國防政府”,都不是后來所說的民主共和國。但是,“人民共和國”和“國防政府”體現(xiàn)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抗日力量,體現(xiàn)了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民主的原則,這些是同后來的“民主共和國”主張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民主共和國主張同這時的國防政府主張、人民共和國主張是有一定聯(lián)系的。

        1935年底以后,國內形勢發(fā)生了重要變化。由于日本在華北勢力的擴張和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發(fā)展,使國民黨政府面臨的內外壓力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開始試圖用政治手段解決中共問題,國民黨方面開始派人同共產黨人接觸,探討“共同抗日”的問題。1936年2月下旬,國民黨方面派人與陜北的中共中央接洽,商談“聯(lián)合抗日”的問題。盡管國民黨把這看作是解決中共問題的手段,但和談的大門畢竟是開啟了。鑒于國內形勢的這種變化,中共中央于1936年5月5日發(fā)表《停戰(zhàn)議和一致抗日通電》,表示愿意同國民黨方面停止內戰(zhàn)、共同抗日,并且在這個通電中不再使用“賣國賊頭子蔣介石”的提法。8月25日,中共中央發(fā)出了給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和國民黨全體黨員的一封信(即《中國共產黨致中國國民黨書》)。在這封信中,明確要求國民黨同全國各黨派、各界人士與愛國人民一道建立“一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3]429。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關于抗日救亡運動的新形勢與民主共和國的決議》,具體闡述了民主共和國的政治主張。其內容主要有:

        第一,民主共和國的性質和政權組織形式。民主共和國是“全國各黨各派各界愛國領袖與愛國人民”[3]431的國家政權,包括全國“一切黨派及一切階級,只除開漢奸在外”[3]479。這就是說,民主共和國具有最廣泛的民族性,是聯(lián)合一切抗日力量的國家政權,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最高形式”[4]96。這個民主共和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基于普選”的“國會制”[3]480,即國民大會制度。通過這種國民大會制度組織起來的國家政權,與“蘇維埃制度”存在的區(qū)域相比更具有“普及”性的特點,比國民黨在“全中國主要地區(qū)上”推行的“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更是“大大進步的”[4]95。

        第二,民主共和國的政綱。民主共和國“政府的主要綱領”,既要“抵抗外侮”,還需“給予人民以民主權利”,更得“發(fā)展國民經濟以至免除人民生活上的痛苦”[3]429。這就是說,民主共和國以抗日、民主和改善人民生活為主要政綱,或者說是以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實行民主、改善民生為主要政綱。中央指出:建立這樣的民主共和國,才能充分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來,不斷“提高他們的覺悟程度與組織力量”,進而實現(xiàn)“團結一切抗日力量”保家衛(wèi)國、“預防中國人民遭受亡國滅種”的“慘禍”[4]95。民主共和國的政綱,體現(xiàn)和反映了“殖民地與半殖民地中國”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必然要求,能夠凝聚力量,“為著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而斗爭”[3]429。

        第三,民主共和國的建立。在當時的條件下建立民主共和國,要經由這樣的歷史過程。首先,由“各黨各派各界各武裝隊伍的代表”召開“國防會議”;其次,由國防會議“產生全國統(tǒng)一的國防政府”;再次,由國防政府組織召開國民大會。經過這一系列步驟誕生的國民大會,不僅能夠體現(xiàn)“全國人民普選”的原則,而且還成就了“民主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關”[3]430。這就是說,國民大會召開后,原來的國防政府將不再存在,形成由國民大會產生的新的民主政府。中國共產黨還明確宣布:在這個民主共和國建立之時,“蘇維埃區(qū)域”即可轉變?yōu)樗摹耙粋€組成部分”,既要派出代表“參加全中國的國會”,而且還要遵照民主共和國的制度要求,保證“與全中國一樣的民主制度?!盵3]429這就是說,國民大會召開后,“人民共和國”的名稱和口號也將不再存在。這樣,就建起了“全中國統(tǒng)一的民主共和國”[3]429。

        第四,民主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如果按照上述主張建立一個民主共和國,實際上就意味著形成了一個以國民黨為主體的國家政權。那么,中國共產黨又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綱領或奮斗目標呢?中共中央指出:當這個兼具“抗日”和“民主”的“民主共和國建立之后”,對“蘇區(qū)人民與原有武裝力量”還是要堅持黨的“絕對的領導”,黨在“人民群眾的抗日斗爭”和“日常經濟政治斗爭”中要實行獨立自主的原則,在“政治的與軍事的力量”方面還要鞏固和加強,一直到中國民主革命“基本任務徹底的完成”和“社會主義前途的實現(xiàn)”[4]96-98。也就是說,在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民主共和國條件下,中國共產黨有能力逐步實現(xiàn)自己的綱領或奮斗目標。

        此后,中國共產黨多次要求國民黨改革政治機構,使國民政府真正成為國防政府,并多次提議召開真能代表全國民意的國民大會或臨時國民大會,使民主共和國成為現(xiàn)實。但由于國民黨當局在同共產黨合作抗日的同時堅持一黨專政,不肯采取具有實質性或根本性意義的民主改革,拒絕實行民主制度,所以,中國共產黨所提出的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民主共和國的主張并沒有成為現(xiàn)實。

        由于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民主共和國的主張沒有成為現(xiàn)實,中國共產黨開始著手在抗日根據(jù)地范圍內建立抗日民主政權,這是民主共和國的地方政權的實踐方式。

        1937年7月全國抗戰(zhàn)開始以后,國民黨在政治上承認了共產黨的合法性,雙方在抗日救國的歷史主題下再次攜手合作,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新編第四軍,先后開赴華北、華中敵后開展游擊戰(zhàn)爭。開展游擊戰(zhàn)爭,必須有根據(jù)地作為依托,特別是“處于敵后的游擊戰(zhàn)爭,沒有根據(jù)地是不能支持的。”[5]4181937年8月下旬,即八路軍開始向華北敵后挺進之際,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就提出了我軍的游擊戰(zhàn)爭要擔負創(chuàng)造抗日根據(jù)地的任務??谷崭鶕?jù)地建成的標志,是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因為沒有政權的力量就不能給游擊戰(zhàn)爭以有力的支持。所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張聞天、劉少奇等中央領導人對我軍和地方黨組織發(fā)出了一系列關于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的指示,毛澤東、劉少奇還在有關文章中專門論述了抗日民主政權問題,以指導各地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到1938年10月,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在華北、華中敵后的9個地區(qū)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到1940年,已經在華北、華中、華南敵后的16個地區(qū)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加上陜甘寧邊區(qū)的抗日民主政權,共在全國17個地區(qū)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

        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主要有這樣幾種途徑:一是獨立自主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所謂獨立自主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就是在那些從日軍或偽軍、偽政權手中收復的地區(qū),或國民黨軍隊和地方政權完全退走的地區(qū),召開抗日人民代表會議,“由抗日人民代表會議直接產生根據(jù)地的抗日民主政府”[6]260。這些地區(qū)的政權,是中國共產黨依靠自己領導的武裝力量和群眾力量建立起來的,而不是通過同其他力量的合作來建立政權。二是同其他力量合作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所謂同其他力量合作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就是有些地區(qū)在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到達之前,已經存在著抗日的武裝力量,這些抗日武裝力量或是在形式上隸屬于國民黨軍政系統(tǒng),或是當?shù)氐目谷請F體組織的武裝力量,或是抗日人士自己組織的武裝力量。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可以組織和發(fā)動這些抗日民主力量,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建立抗日民主政權。三是改造舊政權、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所謂改造舊政權,就是在國民黨軍隊已經退出但地方政權沒有退走的一些地區(qū),依靠群眾來改造這些舊政權。改造這些舊政權,主要是推動舊政權采取有利于抗戰(zhàn)、有利于實行民主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并采取措施撤換舊政權中貪污腐化、堅持反共立場或勾結日偽的人員,充實新人員。這樣,就逐步地把舊政權改造成為抗日民主政權。四是把原有的根據(jù)地政權轉變?yōu)榭谷彰裰髡?。這種途徑,指的是陜甘寧邊區(qū)根據(jù)地的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陜甘寧邊區(qū)是中國共產黨實行工農民主政權的典型范例。為貫徹中央在瓦窯堡會議上提出的將“工農共和國”改為“人民共和國”的政治要求,陜甘寧邊區(qū)響應中央的有關精神,從1937年5月開始實行適應抗日戰(zhàn)爭需要和建立民主共和國要求的新政策[7]51-54,從而形成了黨領導的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各地區(qū)抗日民主政權的名稱并不完全一致,省級地區(qū)有的稱為“政府”,有的稱為“行政委員會”,有的稱為“行政公署”。稱為“行政公署”的,一般是由舊政權改造而建立起來的??h一級和鄉(xiāng)一級都稱為“政府”。

        對于抗日民主政權的性質,毛澤東有過專門的解釋和闡述。1940年3月,毛澤東提出:在全國抗戰(zhàn)的時期,“我們所建立的政權的性質,是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即一切“贊成抗日”的和一切“贊成民主”的人們的政權,是具有階級聯(lián)合性質的“對于漢奸和反動派的民主專政”[5]741。一方面,這個政權要堅持無產階級的領導,堅決貫徹執(zhí)行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另一方面,這個政權還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體現(xiàn)和包含著全國各抗日階級、階層、黨派的合作?!耙磺悬h派只要抗日、不反對民主,一律有合法的地位。”[6]175所謂一切贊成抗日又贊成民主的人們的政權,就是代表一切贊成抗日又贊成民主的人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保證他們的抗日民主權利。也就是說,“當著各階層人民內部發(fā)生利害沖突與斗爭的時候”,這個政權就會發(fā)揮“調節(jié)這種沖突與斗爭”的功能[6]174。所謂幾個革命階級聯(lián)合起來對于漢奸和反動派的民主專政,就是那些贊成抗日、贊成民主的人們聯(lián)合起來,在民主的基礎上對漢奸和反動派實行專政?!皩τ跐h奸,對于反對民主的反動勢力”,要進行堅決地鎮(zhèn)壓和“不客氣的專政”[6]174。所以,抗日民主政權就是抗日戰(zhàn)爭條件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

        抗日民主政權的組織形式,是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參議會制度。各根據(jù)地最初嘗試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是采取抗日人民代表會議制度的形式,各地抗日人民代表會議的名稱也未統(tǒng)一。1938年9月,國民政府公布了《省臨時參議會組織條例》,由遴選的各界代表人士參加,作為省政府了解民意、聽取意見和建議的咨詢機關。這個條例公布后,“參議會”這個名稱就有了合法性。此后,各根據(jù)地各種名稱的抗日人民代表會議便都稱為參議會了。各根據(jù)地的參議會的參加人員,稱為“參議員”或“議員”。各根據(jù)地的參議會,也不是咨詢機關,而是權力機關。參議會制度(以陜甘寧邊區(qū)為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在邊區(qū)、縣、鄉(xiāng)三級設立參議會,作為該級的權力機關。(2)由選民按直接、平等的原則和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一定數(shù)額的參議員,邊區(qū)和縣可以聘請不超過議員總數(shù)十分之一的參議員,組成各級參議會。(3)邊區(qū)和縣參議會從參議員中選舉議長、副議長和常駐委員,主持參議會工作和處理日常事務。而鄉(xiāng)參議會則沒有設立議長、副議長和常駐委員的要求,只需在開會時推舉出3人組成的主席團主持會務即可。(4)參議會的職權是選舉、罷免、監(jiān)察及彈劾政府和司法機關的公務人員,通過或修改單行法規(guī),批準政府有關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各項計劃和預算等。鄉(xiāng)參議會不設專門的司法機關,也沒有通過或修改法規(guī)的職權。(5)在參議會閉會期間,由政府委員會按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行使權力機關的權力,參議會的常駐委員(包括議長副議長)不能行使權力機關的權力。(6)各級參議會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進行議事和決策。(7)各級參議會受中國共產黨同級黨委的領導。

        抗日民主政權的組織形式即參議會制度,是與“三三制”原則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個原則,同中共中央以及毛澤東本人對抗日民主政權性質的認定是一樣的。中央指出:參議會的組織與實施要“根據(jù)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權的原則”,它在人員分配上,要體現(xiàn)三個“三分之一”,他們分別是“共產黨員”、“非黨左派進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間派”,這種比例關系只是“大體上的規(guī)定,各地須依當?shù)氐膶嶋H情況施行”[5]742-743。這里所說的各占三分之一,是指在參議會的參議員中和政府委員會的委員中都各占三分之一,而不是指一般工作人員。在這個指示中以及隨后毛澤東在黨的高級干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即《目前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策略問題》)中,對這個原則作了解釋:抗日民主政權中的共產黨員,代表著無產階級和貧農,要保證共產黨員“在質量上具有優(yōu)越的條件”,以實現(xiàn)“在政權中占領導地位”[5]742;抗日民主政權中的進步分子,代表著小資產階級,即城市小資產階級和鄉(xiāng)村的中農,使他們在政權中占三分之一,這對于爭取“廣大的小資產階級群眾”,“將有很大的影響”[5]742;抗日民主政權中的中間派,代表著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對中間派的爭取是孤立頑固派的“一個重要的步驟”,“我們必須謹慎地對待他們”[5]742。可見,抗日民主政權的“三三制”原則,既保證了中國共產黨對抗日民主政權的領導,又團結了各方面的力量,擴大了抗日民主政權的群眾基礎。

        各根據(jù)地的抗日民主政權,也有統(tǒng)一的施政方針。1937年10月,劉少奇在《抗日游擊戰(zhàn)爭中的若干基本問題》中就指出:根據(jù)地的“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府”的基本任務有:“普遍地武裝人民,動員人民參戰(zhàn)”;“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改善人民的生活”;“肅清漢奸,取締一切阻礙與破壞人民參加抗日戰(zhàn)爭的行為”[6]89。這里所說的施政的基本任務,也就是施政方針??梢姡袊伯a黨在剛剛開始創(chuàng)建抗日民主政權之際,就明確提出了這種政權的施政方針。1940年3月,中共中央明確提出了“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權的施政方針”的基本出發(fā)點,即“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保護抗日的人民”、“調節(jié)各抗日階層的利益”、“改良工農的生活和鎮(zhèn)壓漢奸、反動派”[5]743。這里所說的基本出發(fā)點就是施政方針。194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陜甘寧邊區(qū)施政綱領》。這個施政綱領共21條,是抗日民主政權施政方針的具體化。這個施政綱領實際上是一個“范本”,敵后各邊區(qū)抗日民主政權的施政綱領同這個施政綱領的基本原則都是一致的,只是體現(xiàn)了不同地區(qū)的具體特點而已。

        抗日民主政權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民主共和國主張。從政權的建立來看,抗日人民代表會議相當于民主共和國主張中的“國防會議”,各根據(jù)地的參議會相當于民主共和國主張中的“國民大會”。從政權的性質看,抗日民主政權和民主共和國的國家政權,都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性質的。從政權的組織形式看,抗日民主政權的組織形式即參議會制度與民主共和國主張中的政權組織形式即國民大會制度基本相同,只是參議會的議員有少量是通過邀請產生的,而民主共和國主張中的國民大會的代表都應由選舉產生。從政權的基本政綱看,抗日民主政權的基本政綱和民主共和國主張中的基本政綱都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實行民主和改善民生。所以,抗日民主政權實際上可以看作為民主共和國主張在抗日根據(jù)地的具體實踐,抗日民主政權作為地方政權有民主共和國的性質。當然,如果民主共和國的主張在全國成為現(xiàn)實,它的中央政權和大部分地方政權不可能由共產黨來領導,但中國共產黨早就指出,在民主共和國建立后,共產黨領導的區(qū)域是民主共和國的一個組成部分,只是在自己的區(qū)域內進行獨立領導??梢姡羰敲裰鞴埠蛧婺苻D變成為現(xiàn)實,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顯然就是這個民主共和國的一種地方政權。

        中國共產黨的民主共和國主張和抗日民主政權,在抗日戰(zhàn)爭和中國革命的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政治綱領,就是在其民主共和國主張和抗日民主政權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政治綱領,就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們聯(lián)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它的國體是“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政體是“民主集中制”[5]675-677。按照這時的民主共和國主張所建立的國家,還不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共和國,而是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民主共和國。但這樣的國家在國體上已經不再是地主階級和大資產階級的專政,而是包含著各革命階級的、包含著局部地區(qū)(原蘇維埃地區(qū))的、體現(xiàn)無產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的聯(lián)合專政。這樣的國家在政體上是國民大會制度,國民大會制度不是集權制,而是一種民主制,這種民主制也包含著一定的集中,可以看作是一種民主集中制。所以,民主共和國的主張是新民主主義政治綱領在當時條件下的體現(xiàn),抗日民主政權是新民主主義政治綱領在根據(jù)地的實施,也是民主共和國主張在根據(jù)地的具體化和體現(xiàn)與實施。

        中國共產黨的民主共和國主張,對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個主張表示民主共和國成立后共產黨領導的區(qū)域將成為這個共和國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國民黨區(qū)域實行同樣的民主制度,這就在實際上承認了國民黨的執(zhí)政地位和主體地位,從而表達了對國民黨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兩黨關系的緩和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中國共產黨的民主共和國主張,也得到了其他抗日民主力量的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民主共和國主張公布后,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即第三黨)、中華民族革命同盟、全國各界救國聯(lián)合會等民主黨派、抗日團體以及國民黨內的抗日反蔣派別都要求國民黨當局召集人民救國會議、討論救國方案,并繼續(xù)主張成立抗日的國防政府。雖然他們很少使用“民主共和國”的提法,但這些主張實際上都是對民主共和國主張的響應和擁護。1936年12月張學良、楊虎城在發(fā)動西安事變后通電全國提出的“立即召開救國會議”、“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8]596的要求,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中國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電中提出的“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代表會議”等主張以及“蘇維埃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qū)政府”[4]157-158等承諾,宋慶齡1937年2月在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上關于“盡速召開國民會議”,把“民主政府真正變?yōu)槭聦崱盵8]602的要求,1937年7月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致國民黨電中提出的“提前召集國民代表大會”[9]24等主張,都體現(xiàn)了建立民主共和國的要求。所有這些主張或要求對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和發(fā)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各抗日根據(jù)地,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戰(zhàn)時期的戰(zhàn)略基地,黨在根據(jù)地從事的民主政權建設,為贏得抗日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根據(jù)地的抗日民主政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現(xiàn)當家作主權力的機關,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斗爭起著重要支持作用的機關。發(fā)揮抗日民主政權的作用,是奪取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一個基本條件。而發(fā)揮抗日民主政權的作用,關鍵在于通過這個機關來貫徹執(zhí)行中國共產黨關于堅持抗戰(zhàn)、實行民主、改善民生的各項政策,這些政策主要有:一是對敵斗爭的政策。主要組織民眾參軍參戰(zhàn),保證人民軍隊作戰(zhàn)有關物資的供給,組織民兵和自衛(wèi)隊,打擊敵偽。二是民主參與的政策。主要是組織民眾進行民主選舉,參與民主議政和民主決策,進行自我民主管理。三是擁政愛民和擁軍優(yōu)抗(優(yōu)待抗日軍人家屬)的政策。即通過開展擁政愛民和擁軍優(yōu)抗的活動密切黨政軍民關系。四是減租減息政策。通過減租減息,既改善了廣大農民的生活,又照顧了地主的應有利益,有利于抗日和生產。五是保護工商業(yè)的政策。即通過貫徹黨的工商業(yè)政策,團結工商業(yè)者,活躍根據(jù)地的經濟。六是發(fā)展生產的政策。主要是開展生產運動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副業(yè)生產和手工業(yè)生產,滿足戰(zhàn)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等等。通過這些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調動了根據(jù)地各方面的積極主動性,促進了根據(jù)地各方面工作的發(fā)展,特別是人民武裝力量的發(fā)展。到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時,各抗日根據(jù)地共有“近百萬的正規(guī)軍、二百余萬民兵、近千萬自衛(wèi)軍”[10]142,這就在武裝力量上保證了大反攻的實行,為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zhàn)爭后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所提出的建國主張,實際上也是民主共和國主張的持續(xù)發(fā)展與更新。自1938年10月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后,中國共產黨在全國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堅持抗戰(zhàn)、團結與進步和反對投降、分裂與倒退[11]143的問題。既然中國共產黨設想的、通過國共雙方聯(lián)合來建立的民主共和國無法實現(xiàn),那么在此后的六年內,中國共產黨便不再向國民黨方面提出這個要求。到1944年,敵后各抗日根據(jù)地的人民軍隊相繼轉入反攻,全國抗日民主力量發(fā)展壯大。與此同時,國民黨卻因為始終不放棄一黨專政的獨裁統(tǒng)治,造成了國統(tǒng)區(qū)政治、軍事和經濟的嚴重危機。1944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三屆三次國民參政會上提出了“立即結束一黨統(tǒng)治的局面”、召開“國事會議”和“組織各抗日黨派聯(lián)合政府”[12]334的主張。1945年4月,毛澤東在《論聯(lián)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提出了建立聯(lián)合政府的主張,并作了具體說明。但是,這個主張仍然為國民黨方面所拒絕??谷諔?zhàn)爭勝利后,為了實現(xiàn)整個中國的和平民主局面,中共中央于1945年8月25日發(fā)表宣言并再次提出:“召開各黨派和無黨派人物的會議”,“制定民主的施政綱領”,“成立舉國一致的民主聯(lián)合政府”[13]249。1946年1月,國民黨方面組織召開了政治協(xié)商會議,在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帶有進步性的《和平建國綱領》得以通過。周恩來指出:“照政協(xié)的決議改組的政府,就是聯(lián)合政府”,但如果照政協(xié)決議做下去,“則是向新民主主義方向發(fā)展”[14]256。但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決議很快就被國民黨方面推翻,并于1946年6月在全國范圍內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反共反人民的內戰(zhàn)。1948年4月,在人民解放軍已經轉入戰(zhàn)略進攻并取得不斷勝利、國民黨軍隊敗局已定的形勢下,中國共產黨發(fā)出政治呼吁:“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15]146。這個主張,就是召開中國共產黨組織和領導的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新中國的中央人民政府。此后,毛澤東在1949年3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中,在1949年6月召開的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中,對召開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的主張作了具體說明。中國共產黨相繼提出的這些關于聯(lián)合政府的主張,是1936年提出民主共和國主張的發(fā)展??梢钥闯?,中國共產黨在1944年至1946年的聯(lián)合政府主張,實際上還是主張建立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民主共和國。但由于國民黨不肯接受,中國共產黨就只能建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聯(lián)合政府,即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民主共和國。

        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人民民主政權和新中國的國家政權,是抗日民主政權的發(fā)展??谷諔?zhàn)爭勝利后,中國革命進入解放戰(zhàn)爭時期。各根據(jù)地不再稱為抗日根據(jù)地,而稱為解放區(qū)。各根據(jù)地的政權不再稱為抗日民主政權,而是稱為人民民主政權。人民民主政權不再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性質的政權,而是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性質的政權,是包含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動力和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的政權。盡管兩個政權有所不同,但它們在根本性質上都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權。人民民主政權雖然不再強調“三三制”原則,但仍然包括共產黨員、進步分子和中間派三部分人員,原抗日民主政權中的人員也沒有變動。政權性質有所不同,組成人員沒有變動,一方面表明進步分子和中間派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情擁護,另一方面也是中國共產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成功的重要表現(xiàn)。人民民主政權的組織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各級人民代表會議制度”[16]136。參加人民代表會議的人員,不再稱為參議員,而稱為代表。人民代表會議的代表,可以通過選舉產生,也可以通過協(xié)商等途徑產生。可見,人民民主政權是抗日民主政權在解放戰(zhàn)爭條件下的繼承與發(fā)展。1949年9月21日,新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在北京召開,著手籌備建立新中國的諸項事宜。這次會議的代表大部分是由協(xié)商產生,一部分是特別邀請,實際上是具有全國人民代表會議性質的。10月1日的開國大典,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在這次會議通過的、實際上是新中國臨時憲法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中指出:新中國的政權是“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權”[17]1。這個共同綱領還對政體進行了規(guī)定,明確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由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全體會議”代行職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逐步規(guī)范與完善[17]4-5。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召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才正式成為我國人民民主政權的組織形式。可見,新中國的國家政權,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民主政權的發(fā)展,也是抗日民主政權的發(fā)展,也是發(fā)展了的民主共和國主張的實現(xiàn)。

        總之,中國共產黨1936年提出的民主共和國主張,當時在全國并沒有成為現(xiàn)實,只是在地方以抗日民主政權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民主共和國的主張和抗日民主政權,在中國近代革命的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作用。黨后來的建國主張是其民主共和國主張的發(fā)展,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人民民主政權是抗日民主政權的繼承與發(fā)展,新中國的國家政權又是在此基礎上的升華與實踐。對中國共產黨的民主共和國主張和抗日民主政權進行考察,有助于進一步認識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史,也有助于進一步了解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新中國所做出的歷史貢獻。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也可以從中獲得一定的現(xiàn)實啟示。

        [1]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0冊[G].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2] 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澤東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G].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5] 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 田酉如.中國抗日根據(jù)地發(fā)展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8] 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文件選編:中冊[G].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

        [9] 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致中國國民黨電[J].抗戰(zhàn)行動,1938(5).

        [10] 朱德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1]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2冊[G].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12]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4冊[G].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

        [13]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5冊[G].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14] 周恩來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5]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7冊[G].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

        [16] 毛澤東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

        [責任編輯:哲 文]

        The Opinion of Democratic Republic and Local Democratic Practices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UN Ying-hui

        (College of History & Cultur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Chinese united front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 the opinion of democratic republic. As for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it didn’t realize in the wide nation. The democratic government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of the Base carried out the basic spirit of democratic republic,which was a local authority that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mocratic republic. Both of them had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China revolution. It also had some realistic inspiration for today’s democratic politics construc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Democratic Republic;Democratic Government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0.16164/j.cnki.22-1062/c.2017.04.023

        2017-01-18

        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yōu)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16JDSZK091);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112”博士科研提升工程基金項目。

        孫瑛輝(1978-),女,吉林白山人,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在站人員,副教授。

        D231

        A

        1001-6201(2017)04-0134-07

        猜你喜歡
        參議會共和國政權
        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的特點
        新西部(2023年9期)2023-11-09 07:57:42
        黨的七大擘畫建立新型國家政權的藍圖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18
        向共和國最閃亮的星,致敬!
        金橋(2019年11期)2020-01-19 01:40:18
        共和國歷次特赦鉤沉
        文史春秋(2019年10期)2019-12-21 01:40:52
        共和國的春天
        青年歌聲(2019年11期)2019-11-13 08:07:00
        共和國的春天
        青年歌聲(2019年9期)2019-09-17 09:02:48
        1946-1949年杭州市參議會組織構成、職權限定及其評價
        浙江檔案(2018年3期)2018-04-20 09:21:47
        太行山第一個蘇維埃政權
        馬士英與弘光政權
        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議會制度理論與實踐初探
        ——以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為視角
        理論導刊(2011年2期)2011-12-24 17:18:08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是什么心态 | 中文字幕被公侵犯的漂亮人妻| 中国年轻丰满女人毛茸茸|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水蜜桃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成人a∨在线观看| 野花社区www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老熟女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777777| 丁香花在线影院观看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高清专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纯爱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欧美久久中文字幕| 熟女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va欧美va日韩va成人网|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自拍偷拍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 少妇三级欧美久久| 国产黑色丝袜在线观看网站91|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男同|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日本手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av网站| 亚洲av日韩一卡二卡|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彩视频| 99久久精品人妻一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欧美激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