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和分析提高臨床護理教學查房質量。方法:選擇湖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護理科于2014年1月-2016年9月收取的165例實習學生作為研究主體,依據(jù)學生入科順序分為甲組和乙組,甲組學生為84例,乙組學生為81例。甲組教學查房方法以學生主講,而乙組教學查房方法以教師主講。比較兩組學生的護理診斷的正確率、護理措施的正確率以及撰寫病歷的優(yōu)良率。結果:甲組學生護理診斷準確率為80.98%,護理措施正確率為82.40%,乙組學生護理診斷準確率為59.05%,護理措施正確率為60.44%,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組學生撰寫病歷的優(yōu)良率為83.33%,乙組學生撰寫病歷的優(yōu)良率為66.66%,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中心、小組討論為主的臨床護理教學形式的應用效果很好,增加了學生護理診斷的正確率以及護理措施的正確率,并提高了學生所撰寫的病歷優(yōu)良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臨床護理教學;查房質量;提高;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401(2016)00-0000-01
在臨床護理教學中,護理教學查房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檢驗學生綜合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學生獨立的護理病人,并提高自學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的一種形式,而教學查房形式直接會影響到查房的效果[1]。為了探討和分析提高臨床護理教學查房質量,本次研究選擇了我院護理科收取的165例實習學生作為研究主體,效果令人滿意,做如下總結。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護理科于2014年1月-2016年9月收取的165例實習學生作為研究主體,依據(jù)學生入科順序分為甲組和乙組,甲組學生為84例,乙組學生為81例。學生均是全國普招生,其學制為4年。甲組學生中男性為16例,女性為68例;年齡在20-24歲之間,平均為(22.14±0.57)歲;乙組學生中男性為14例,女性為67例;年齡在21-24歲之間,平均為(22.52±0.38)歲。甲乙兩組學生上述資料的差異對比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2.方法。乙組教學查房方法以教師主講:具體為教師講述查房相關的知識。甲組教學查房方法以學生主講:收集病人的資料,學生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醫(yī)療病歷以及查詢數(shù)據(jù)等,仔細觀察主任查房。確立護理診斷和護理問題,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或者小組討論,并結合所學的生理、解剖、心理以及行為等知識,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確立護理診斷和護理問題。資料檢索,這是尋找理論基礎的階段,資料找尋到之后,以小組形式進行探討,作出診斷并構建護理措施,之后撰寫病歷。實施查房,學生主講查房,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并由組長進行評價。
3.觀察指標。在學生查房結束之后,帶教老師對查房活動以及護理病歷做綜合評價和打分。在實習結束之后,由帶教組長以及教師對成員護理診斷的正確率、護理措施的正確率以及撰寫病歷的優(yōu)良率進行總結。
4.療效評價標準。病歷撰寫質量優(yōu):得分超過85分;良:得分在80-84分之間;中:得分在65-79分之間;差:得分少于64。總優(yōu)良=優(yōu)+良[2]。
5.統(tǒng)計學分析。由SPSS19.0軟件對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做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使用(%)來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說明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對比甲乙兩組學生護理診斷的正確率以及護理措施的正確率。如表1所示,甲組學生護理診斷準確率、護理措施正確率均優(yōu)于乙組,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兩組學生所撰寫的病歷優(yōu)良的對比。如表2所示,甲組學生撰寫病歷的優(yōu)良率優(yōu)于乙組,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臨床上傳統(tǒng)教學查房的形式是教師準備,病例選擇、資料查找,記下所有的內(nèi)容,之后按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方式把理論照本宣科的講解下去后,向學生提出問題以及護理措施,在最后演示。此種模式中心為教師,教學內(nèi)容比較僵化,不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尋找護理的問題,也無法解決問題,教學效果不佳。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主要以學生為中心,確保學生所學到的知識能夠學以致用,提高發(fā)現(xiàn)和診斷問題的能力,并增加護理措施構建的正確率,撰寫優(yōu)良的病歷,培養(yǎng)了學生推理能力以及自我學習能力,充分鍛煉了學生。為了探討和分析提高臨床護理教學查房質量,本次研究選擇了我院護理科收取的165例實習學生作為研究主體,結果為甲組學生護理診斷準確率優(yōu)于乙組,甲組學生護理措施正確率優(yōu)于乙組,甲組學生撰寫病歷的優(yōu)良率優(yōu)于乙組,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中心、小組討論為主的臨床護理教學形式的應用效果很好,增加了學生護理診斷的正確率以及護理措施的正確率,并提高了學生所撰寫的病歷優(yōu)良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楊玲.以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為引導的護生教學查房模式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34(36):4443-4446.
[2]李永英.臨床護理教學查房的問題分析與思考[J].醫(yī)學信息,2015,27(26):9-9.
作者簡介:郭麗君(1979-),女,漢族,湖北荊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