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瑋
班級是誰的?班主任的?所有學科老師的?學生自己的?還是家長的?這是一個很少有人追問但的確值得深思的問題。
班級是學校的一個基本單位,因此,班級是學校的。班級是學生成長的平臺,班級當然是學生的。班級由孩子構成,孩子各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家長,班級也應當是家長的。而在學校的管理體系中,班級理所當然是班主任的。在班主任會議上,我們常聽到誰的班成績好、誰的班紀律好之類的話語,每一個班級都與班主任密不可分,都多少打上班主任的烙印。因此,站在不同的維度,“班級是誰的”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然而,在大多數時候,多數人還是認為班級首先是班主任的。
班主任制度是中國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班主任隊伍也是學校管理最核心的一支隊伍,班級穩(wěn)定了,學校也就穩(wěn)定了。從管理的原則來說,班級必須是班主任的,責任到人,責權清晰,也有利于管理工作的推進。班主任對班級管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把班級管理好,這是讓無數班主任撓頭的問題。發(fā)動各方力量,形成班級管理之聯(lián)合體,應是明智的思路。在我看來,這個班級管理聯(lián)合體應當由三方面的代表組成。
其一是學科教師。與學生親密接觸的,除了班主任,就是學科教師。學科教師能力常常參差不齊,每一名學科教師也都要教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科教師與班主任組合在一起,常常能產生不同的效果。班主任如果能將學科教師召集起來,無論是采取課題的方式,還是組成管理共同體,如果能夠產生“化學反應”,形成合力,對班級管理無疑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其二是家長群體。組織好班級家委會是必要的做法。每一個班級都會有不少家長熱心于學校和班級事務,也愿意為學校與班級貢獻自己的力量。家長的支持與參與對于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是非常好的助推力。善于發(fā)動家長、團結家長,把家委會也納入班級管理聯(lián)合體,是新形勢下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內容。
其三是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班級管理不能缺少學生的自主管理。優(yōu)秀的班主任常常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而無須事事親力親為。話說回來,所有的事情都親力親為,一定不是好班主任。
成立班級管理聯(lián)合體是班級管理的一種手段,不是根本途徑。班級終究還是孩子們自己的。孩子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許多“強勢”的班主任,短期內也許能獲得成功,長期來看,對孩子的發(fā)展未必有益。每一個班級都是一個生命體,有其獨特的生命軌跡和成長歷程。班級成長的動力首先來自于自身,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孩子的發(fā)展有各種可能,班級的發(fā)展也有各種可能。班主任應該有虛懷若谷的心態(tài),把自己定位于一名服務型的管理者,有機結合學科教師和其他相關的資源力量,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服務。在這樣一種心態(tài)的引導下,班級的成長可期,孩子們的成長可期。
(本欄責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