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玨儀
現(xiàn)實中,習作教學總是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如何給習作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使習作教學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熱情地投入到寫作之中,成為教師教學需要攻克的壁壘。
習作教學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讀中感悟寫法。在讀中使學生學會積累語言,提高他們的文學審美能力;在讀中使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想象,進而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在讀中使學生把握文章的寫作技巧并應用于寫作實踐。這樣,學生們的寫作就會做到言之有物,做到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清楚地表達出來。
閱讀積累、厚積待用
習作是溝通的需要,同時也是學生內心情感表達的需要。當人們想說什么,表達感情時,這就需要恰當?shù)恼Z言。語言是習作的基礎,所以,引導學生閱讀,積累優(yōu)美語言,對于習作教學來說很重要。
語文教師要利用平日的教學,引導學生樹立讀的目標,有意識地通過對課文中的字、詞、句、段的分析研究,讓學生挖掘生動的、優(yōu)美的、表達課文中心思想的語言,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優(yōu)美語言建立感性認識,從而達到積累習作語言的目的。教師要把好的品詞賞句的方法逐步教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推及于課外閱讀中,充分地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在書的海洋中汲取知識,積累優(yōu)美語言,厚積待用,為習作打好語言基礎。
閱讀感悟、 品味寫法
新課標中要求“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讀的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內容”“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根據新課標要求,教師要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使學生整體地感知文章的思想內容,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同時,帶領學生聯(lián)系實際、觀察生活,使學生善于把文章的內容與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聯(lián)系,品味作者的寫法。最后愿意付諸實踐,運用自己的閱讀積累、思想感悟,主動習作,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對書本的感性認識過渡到對實際的理性認識,在認識世界的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習作創(chuàng)造性。
習作時天馬行空是行不通的。一個人的想象必須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學生們的生活經驗很多來源于書本知識,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如何達到閱讀感悟、品味寫法的讀書效果。在勤讀、勤品、勤悟、勤積累的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拓寬自己的寫作思路。
多讀生巧 、妙筆生花
葉圣陶先生指出“要把握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正滋味來——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希望”。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首先樹立讀的目標,有意識地通過對課文的字、詞、句、段的玩味,最終根據對作者文章語言的理解,和作者的心靈相契合。從而也就了解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寫作特點,在無形之中掌握了作者的寫作技巧。教師要教給學生在讀文章的過程中,要圍繞文章重點,開展討論、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讀中學會獨立思考,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華,提高自己認識世界的能力。這樣,學生在觀察事物時就可以“由景生情”“情動辭發(fā)”“感物吟志”,自然而然地激發(fā)自己的寫作興趣。正像老舍先生說過的“文筆如放風箏,要飛起來,不可爬伏在地上” 。
請看課文《趵突泉》描寫小泉眼那段“池邊還有數(shù)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斷地冒泡,均勻的小氣泡連城一串,像一串珍珠隨著水流搖曳,有的要隔一會兒才冒出十來個氣泡,只見氣泡輕快地往上躥,好像您追我趕似的。有的……”。仔細學習這段作品就可感受到“飛起來”就是要寫“活”,寫出小泉眼的多姿多態(tài)。我在教授此段時,不失時機地說:“怎么樣?讓我們也來寫一個我們所游覽過的番禺蓮花山的蓮花瀑布的片段,注意適當?shù)乇磉_自己的感受?!痹谖业闹笇拢瑢W生們帶著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到寫作活動之中。
如此一來,學生在習作時才能由此及彼,舉一反三,運用寫作技巧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充分體會寫作的情趣,自覺自愿地練習寫作。通過練習,學生便能輕而易舉地掌握這類文章的寫作技巧,在本單元的寫作練習中大顯身手。
為了實現(xiàn)新課標的習作教學要求,我們要把握時機,深化習作教學改革,要把小學生從“習作難,難習作”的畏難情緒中解放出來,讓他們主動、細致地觀察現(xiàn)實生活,從自己的思想實際出發(fā),自主選材,自主立意,把自己的見聞、感受、想象酣暢淋漓地寫出來。
我在小學生習作教學時,采取的方法之一就是讓學生讀中積累,感悟寫法。也就是說,讓學生在讀中積累,厚積待用。在閱讀中感悟,品味寫法。讓學生多讀生巧,掌握寫作技巧,多讀多練,妙筆生花。上述三點也是小學生學習寫作的必經之路,具有從易到難的坡度性,而三者又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可見讀中積累,感悟寫法,對小學生練習寫作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科學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