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忠東
中圖分類號:G623.2
高效課堂教學是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從課程改革的角度講,是指在班級授課中實現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最優(yōu)化。而40分鐘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教學效益的最好、教學效率的最高是每位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
高效課堂包括兩方面:教師高效地教和學生高效地學。本人結合語文課堂教學實例,針對小學語文學科和學生的特點,結合我個人在教學中的一些感悟,談一談怎樣實施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
一、了解學生,因人而教
1.體悟學生個性。大多數學生都是在老師的夸獎中成長起來的,因此,經常開展一些小型詞語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中共同前行。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各種方式的競爭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的參與熱情,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2.了解學生原有認知基礎。每個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知識含量,也消除了課堂上的無效空間,減少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生活中引出話題,使學生了解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從而認識到語文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出語文知識,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去解決許多實際問題。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轉“發(fā)言熱鬧的教室”為“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里,才能通過發(fā)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進行的。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投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投進去,進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
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首先,教學目標的確定要難易適中。這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筐太低了,就會輕而易舉地投進籃筐,也就沒有戰(zhàn)勝困難的喜悅了。
其次,在制訂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教學目標的制訂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目標的制訂也要因人而異,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避免一概而論。
四、扎扎實實上好課
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而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對課堂的組織與調控,在于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在于教師對教學材料的取舍與提煉,在于讓學生既能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實踐活動,又有大量的知識積累.老師又能不失時機的引導和提升,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一)、重視第一課時的教學
從教學目標來說,第一課時應該解決基本的字詞,能夠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新課標指出,字詞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盡管隨著年級的升高,字詞教學的特點逐漸減弱,但字詞教學仍屬于教學目標,仍須重視和認真完成。
第一課時教學還有一個主要任務就是要讀通課文,做到字音準確,不漏字,不添字,不顛倒,能夠通順地朗讀課文,學生只有在把課文讀通的情況下,才能初步感受課文內容,才能初步把握課文脈絡,因此,“讀通課文”是下一步進行深入閱讀、理解、探究、品味的基礎。從另一個角度講,良好的閱讀開端會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的閱讀心境,提高深入閱讀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性閱讀,與文本形成良好的對話,成為一種積極的閱讀行為。
(二)、抓好品讀感悟
從教學目標來說,第二課時,通過品味詞句,更深地體驗課文情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不是教師的展臺,而應該是學生的展臺,教師要用樸實的語言穿針引線,用樸實的教學風格來引領學生,在賞讀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實現語言素養(yǎng)的積淀。品讀感悟是在重點字詞的理解上,在重點句子的賞讀中,都體現了扎實求實效的特點。教師不是用分析來理解,而是在反復賞讀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去表達,學生的能力在這種自主性的探究中自然形成。
(三)、設計好語文基本功訓練點
語文能力的提高要靠訓練。訓練要抓住關鍵處練。關鍵處在哪?一是分析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問題之所在,就是訓練處。二是薄弱環(huán)節(jié)。三是把握年段要求,注意前后訓練的梯度。訓練是達成語文學習能力和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必經之路。一切學習都離不開訓練,沒有哪一種能力和素養(yǎng)能離開訓練而自動達成。
在教學過程中,抓好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的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也會在遷移默化中形成。
五、優(yōu)化教學過程
如學習《荷花》一文,播放荷花舞蹈、蜻蜓飛來、小魚游去的畫面,教師配樂朗讀,讓學生想象自己已融入荷花池中,變成一朵荷花后,蜻蜓、小魚會對“我”說什么?這樣讓學生和老師同興奮、同疑問、同激昂、同探求,從而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精設導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密的導入對授課內容有提綱挈領的作用,一堂好課離不開引人入勝的前境導入。通過優(yōu)化教學過程,導入時課件出示生機勃勃、隨風搖曳的荷花,配上背景音樂《采蓮》曲,讓學生初步感知荷花的美麗,并設問:你能用一詞或一句詩來形容荷花嗎?讓學生通過畫面感知荷花的美麗,產生走進文本的欲望,達到一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六、提升教師自身素質
教學效率的提高關鍵在于老師,首先教師要轉變思想,樹立素質教育理念,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為目標,通過提高課堂效率“把時間還給孩子”、“把健康還給孩子”、“把能力還給孩子”。
其次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要想教好一門課,教師只具備該學科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必須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去對待某一學科知識。教學中既給學生以必要的基礎知識,又開拓學生的視野,促使他們勤于思考,使各種知識相互聯系,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懂得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和方法,及時掌握先進科學的教學手段,適時而教育,應勢而教育,因材施教,追求教學的最大效益。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探索,才能不斷的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有能力提高課堂效率,才能擔當起培養(yǎng)高素質學生的重任。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實施小學語文高效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將產生重要作用。追求高效課堂教學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更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命。讓每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是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作為一名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相信隨著我們不斷探索研究,實施高效教學的步驟將會越來越完善,最終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