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平
摘要:作為一門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緊密的科目,化學在實際生活中用途廣泛。然而,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彌補傳統(tǒng)方式的索然無味,采納具有新意的手段就變得尤為重要。只有善于在化學教學與實際生活之間建立緊密聯(lián)系,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教師也才更有可能優(yōu)化教學手段,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
1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概述
1.1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內(nèi)涵
作為一個近年來新興起的教學概念,其要點在于推動教師走出書本,走進生活,不局限于書本內(nèi)容,最大限度上為課堂教學賦予生活內(nèi)涵。具體來講,教師應善于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在兼顧考試內(nèi)容的同時,在知識的軟性輸入方面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在掌握書本知識的同時對課堂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因此能夠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化學運用能力也能取得長足進步。
1.2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現(xiàn)狀
以新課標為立足點,學生們從課本里收獲了豐富的知識。但這對于化學教學與學習而言是遠遠不夠的。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工作的展開過程中,以下類似的問題并不少見:教師拘泥于書本使得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寡淡;教師一味看重應試教育分數(shù)使得學生同樣秉承“分數(shù)至上”的錯誤觀點,化學學習由此步入歧途;個別教師不能做到對多媒體設備及教具的正確、適當使用,使課堂教學停留于口頭紙面而無法帶給學生足夠的直觀感受……不難發(fā)現(xiàn),立足于我國高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部分地區(qū)和學校的化學教學仍存在較大問題。這些問題使得化學教學工作無法良好展開,并同時遏制了部分學生化學能力的充分發(fā)揮。因此,可以發(fā)現(xiàn)提倡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無疑是解決上述問題的良好策略。接下來我將對這一策略展開具體的論述和充分的探討。
2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策略
2.1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就這一點而言,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到“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緊密的關聯(lián)性。只有在課堂上最大程度建立起學生對“化學”與“生活”之間的感性認識,化學教學工作在理性層面上的展開才有了可能性。除此之外,學生只有在對知識產(chǎn)生共鳴感的時候,學習興趣才會被激發(fā)出來。因此,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教師積極為課堂內(nèi)容注入生活體驗,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才能夠形成。舉例來說,在學習“金屬及其化合物”這一章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這樣將生活融入課本: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削過蘋果,可以發(fā)現(xiàn)相比剛削好的蘋果,擱置一段時間后的去皮蘋果顏色會有所加深,這是什么原理呢?從課堂反應來看,能夠詳細闡釋清楚的學生只有一小部分,于是我們進一步點撥:二價鐵和三價鐵的水溶液顏色是完全一樣的嗎?為什么不一樣?這樣一來,通過在實際生活與書本知識之間建立聯(lián)系,同學們就很輕易地明白了氧元素對于鐵離子的化學作用原理。對于化學學科而言,一味背公式絕不是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有能夠做到真正理解公式的生成原理,才有可能在考試中得心應手地運用公式。
2.2充分發(fā)揮媒介作用
今天的社會是一個信息高度發(fā)達的社會,因此,教育事業(yè)自然也應跟上時代的步伐,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實現(xiàn)明確的自身定位。
首先,應重視媒體與書本的結合。教師在觀看例如“315”晚會或《每周質量報告》等欄目的過程中,就應該樹立將其帶入課堂教學的自覺意識,以豐富的內(nèi)容和寬泛的視野中和課本內(nèi)容的寡淡,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舉個例子,在對“蘇丹紅”事件的報導追查中,教師完全可以向學生提問這樣的問題:蘇丹紅的實質和用途是什么?顯而易見,作為食品添加劑的蘇丹紅作用在于使食品呈現(xiàn)出更為紅潤的色澤,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欲。然而之所以遭到禁止,原因在于其不安全性。于是問題就得到了進一步深入:蘇丹紅究竟“不安全”在哪?食品添加劑有何使用要求與限制?如果你是質檢部門人員,你將會基于哪些因素來判斷食品是否合格?為什么?這一系列問題看似不難,但背后無不有著化學課本知識作為支撐。同學們在展開熱烈討論的同時既增強了食品安全意識,又對課本知識進行了新一輪的理解和運用,這就是為高中化學注入生活活力的具體舉措。
2.3重點強調(diào)化學實踐
這里所談到的化學實驗主要包含以下兩個部分:①指教師應善于通過對化學教具的實際操作闡明化學原理,讓學生在對實驗現(xiàn)象的直觀觀察中體會化學變化的神奇奧妙,而非單純憑借想象來達到目的;②指教師應鼓勵學生走進實驗室,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既對化學現(xiàn)象產(chǎn)生直觀感知,又在繁瑣步驟中磨練出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當然,教師要著重對學生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安全隱患提前加以強調(diào),避免造成嚴重的后果。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善于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化學并實踐化學。如在進行二氧化碳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用蛋殼和食醋作為實驗原料進行實驗;在講解有機酸時可以讓學生親手制作葡萄酒或米酒,通過觀察整個發(fā)酵過程來理解隱藏在公式背后的真正原理。鼓勵學生開展這類實驗既有成本低廉的好處,又簡便易操作,更重要的是它體現(xiàn)出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而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工作學習明顯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與價值的。
許多學生認為,學習化學的最大障礙在于反應式的復雜、原理的莫名其妙和由以上二者所帶來的距離感。然而,化學從不是一門高高在上的復雜學科,它離我們的實際生活很近,生活處處皆化學。作為教師,應通過在化學與生活之間建立聯(lián)系進而拉近學生與化學之間的距離,應在實際操作中讓學生明白化學絕不是超自然一般的存在,它就在我們身邊。從現(xiàn)實層面上來講,采取生活化的化學教學策略有利于使學生對于化學產(chǎn)生直觀感知,深化理解;從長遠角度上來看,這種教學策略更是有利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在學術之路上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