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賢剛
內(nèi)容提要:三年級孩子剛從低年段邁入中年段剛涉及習作,還不知道把有意識地去看、聽、想轉化為文從字順的篇章。需要老師引導孩子積極地去觀察、分析周圍的人、事、物。及時地適當?shù)貪B透一些習作技巧。那么如何寫好起始年段的習作?巧引妙滲,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從“一、培養(yǎng)學生的捕捉素材能力。二、培養(yǎng)學生的積累素材能力。三、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素材能力?!边@三個方面,充分說明寫好三年級起始作文其實并不難。
關鍵詞:三年級;興趣
G623.2
《語文課程新標準》關于對中年級的習作明確提出了: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三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而習作的要求又比低年級的寫話高出一個層次,很多學生便對習作產(chǎn)生畏懼心理,感覺無從下手。 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消除小學生習作中"開頭難"的心理障礙,消除了"言之無物"的恐懼感。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捕捉素材能力。
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比較真實 生動。例如習作5讓學生描寫一種水果,在學《石榴》時,讓學生看關于石榴園的圖片,使學生對石榴生長過程和景象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對花的色彩、形態(tài),子兒的形狀等有感性認識,拿出實物讓學生觀察、品嘗,加深印象。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并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好習慣。
二、培養(yǎng)學生的積累素材能力。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習作的。而三年級的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梢圆贾脤W生每天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課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并學習運用。在活動課中,開展讀書交流會、文學知識競賽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這樣經(jīng)過長期的積累和內(nèi)化,學生寫作的語言資料庫不斷豐富完善了,寫作時遇到的障礙就會大大減少,習作也能生動起來。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素材能力。
豐富的想象力是寫好習作的不竭源泉。在習作教學中,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之外,引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也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jīng)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激發(fā)想象的情境,引發(fā)他們的想象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習作七用玩具編寫童話,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展示很多可愛的玩具和動畫,激起學生的興趣,請學生小組合作為其中的一些玩具確立關系,編故事,編對話……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使想象更加充實,更加生動,直到編寫成一個完整的童話。
消除小學生習作中"開頭難"的心理障礙,消除了"言之無物"的恐懼感后,如何引導他們寫習作,學會寫習作就成了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
首先,讓生起好題目。
一篇文章的題目起得好,會給文章大增光彩,因此,命題是一門藝術。根據(jù)小學生理解能力差,想象力豐富的特點,讓學生自己為自己的文章起名字,有意識地去鍛煉學生的命題能力。即在每節(jié)非命題習作時,抽出一定的時間,以小組為單位在班里進行命題比賽。事實證明,只有名字起好了,學生才能由此而產(chǎn)生聯(lián)想,從而進入構思,寫出內(nèi)容豐富,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要根據(jù)班級學生的總體特點,選擇合適的題目,開發(fā)學生的寫作潛力。此外,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文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以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和興趣。
其次,讓生會用素材。
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積累,教師應引導他們從中挖掘合適的寫作素材。教師在指導寫作時,要善于引領學生根據(jù)已有生活經(jīng)驗去體會,深入發(fā)掘題材,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把生活搬進課堂。例如習作4中讓生描寫秋天的景物,教師可以誘導學生談一談曾經(jīng)參加過的秋游和秋季的實踐活動,幫助他們回想見過的景物,產(chǎn)生一個直觀的認識,再通過相互討論交流和老師講解等方式引導他們掌握描寫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詞佳句等等。
第三,讓生有感而寫。
有感情的的作文才顯充實,才有內(nèi)涵。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走近學生的生活去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個《說說我的心里話》之類的作文題,讓學生傾訴他們的喜悅、憂傷、委屈、建議、感想……, 讓學生產(chǎn)生溝通的欲望、需要和熱情。每次習作都要引導學生生發(fā)感情,真實的寫作。
第四,師用評語激勵
習作評語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因此,在習作評改中,及時有效的給學生反饋信息,讓他們從中得到激勵。教師的評語應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加強,堅持鼓勵原則,以情誘情,以情激情。習作批語盡量用鼓勵式、商量式、談心式、啟發(fā)式語氣,使學生讀后感受到老師的關心、信任和期望。
另外,習作的修改也很重要。修改習作不光教師改,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改。每次讓學生先修改,老師后改,老師先把修改習作的方法交給學生,由教師指導改到放手改。有利于整個語文成績的提高,學生改后老師再改,避免了學生中隨意現(xiàn)象,應付的毛病。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一部分,特別是三年級的學生,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習作途徑,巧引妙滲,指導學生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yōu)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