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現(xiàn)階段的金融法教學在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上存在著一定問題,為了提高金融法的教學質量,一定要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完善,創(chuàng)新教學體系,最重要的是引進案例教學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诖?,文章對案例教學在金融法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金融法 教學 案例教學
金融法是將金融學、法學結合在一起的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要求學生不僅要充分掌握金融學方面的知識,還要對法學基礎理論、會計學基礎理論有一定的認知,并使學生學會用金融法中的相關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案例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充分發(fā)揮出金融法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文章對金融法教學中案例教學的重要性進行了重點分析,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案例教學在金融法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學過程中,金融法學是金融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yè)課程,同時也是財務管理、國際貿易以及工商管理等其他專業(yè)的選修課程。將案例教學引進金融法教學中,能夠使學生通過分析案例充分掌握法律的原則以及技巧,再加上大學生的素質一般比較高,案例教學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提供相應的法律基礎,能夠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由此可見,案例教學在金融法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一直都是學校關注的重點,也是每一位教師努力的方向。學生主動學習是提高教學質量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其他努力都沒有任何意義。案例教學能夠讓每一名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充分理解金融法中的基礎知識,從而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其中案例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所選的案例一定要非常典型,能夠包含金融法中的大部分知識,如銀行法知識、證券法知識以及保險法知識等,這樣才能使學生充分掌握理論性和實踐性知識,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二、金融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存在不足
現(xiàn)階段,我國高?;旧隙际遣扇鹘y(tǒng)的教學模式,即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金融法教學也不例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占據(jù)著主體地位,不僅是教學活動的中心,還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控制者,而學生則處于完全被動狀態(tài),無法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金融法教學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較為重視,忽略了金融法的實踐性,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些金融法課程的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對案例教學模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因為實踐經(jīng)驗有所欠缺,導致實施案例教學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案例的選擇是案例教學模式有效實施的關鍵,因為教師重視程度缺失,選擇手段混亂,導致案例的選擇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很難從專業(yè)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另外,一些教師由于受到灌輸式教學思想的影響,仍然比較注重自身的主體地位,在實施案例教學法時,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案例,學生討論也只是走一下過場,不注重學生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案例教學在金融法教學中的應用
(一)案例教學模式的實施
在金融法教學中引進案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不僅比較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對問題的多角度分析,還比較重視學生對金融法學中基礎知識的掌握。對于案例教學的效果而言,案例的選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要盡量選擇最新的、典型的案例,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樣才能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另外,選擇的案例要適當,其難易程度要進行合理控制,使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充分理解案例內容。金融課程和法學課程的授課對象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如果在法學課程中應用一些專業(yè)性較強的金融案例,會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反而會使案例教學適得其反。在正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案例通過郵件或其他形式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進行了解,對學習質量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二)構建案例教學與金融法知識融合體系
案例教學模式最早起源于英美法系的語言環(huán)境下,主要是在案例的基礎上促進學生主動思考,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思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我國法律教育而言,比較注重法律法規(guī)相關條例的講解,在乎知識的全方面解讀。目前,案例教學法已經(jīng)普遍應用在法學教育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兩種法系在法學思維、法學理念以及法學文化方面有很多區(qū)別,在應用案例教學模式時,應該注重兩者的融合。在金融法案例教學過程中進行某一案例的分析時,可以通過案例引出所學的理論知識,從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入手,一點一點增加知識的難度,實現(xiàn)新舊知識之間的連接,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切實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在進行案件分析時,肯定會涉及到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教師一定要向學生進行系統(tǒng)講解,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切實提高金融法學的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模式在金融法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生動案例的基礎上,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其養(yǎng)成探索、求知以及創(chuàng)新的能力,學會面對問題獨立思考,將理論知識轉變自身的專業(yè)能力,進而實現(xiàn)自身綜合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施揚.論案例教學在金融法教學中的必要性[J].價值工程,2013,26:217-218.
[2]鄭瑩.金融法教學引入案例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當代繼續(xù)教育,2015,01:87-89.
作者簡介:王琳(1988-),女,云南省昭通市人,民族:漢,職稱:助理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國際經(jīng)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