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仙
(曙光第二學校 遼寧盤錦 124109)
摘 要:雖然語文閱讀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已經(jīng)發(fā)展了很多年,但是由于受教學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將語文閱讀課程當成了語文知識教學的延伸。如今,隨著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標改革的逐步進行,小學語文的個性化閱讀開始進入到人們的視野。通過個性化閱讀不僅可以擴展學生們的知識量,還能使學生們以此為契機來培養(yǎng)自身的興趣和愛好。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 張揚個性 教育體制 素質(zhì)教育
引言
個性化閱讀不僅是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標改革的具體要求,同時也是實現(xiàn)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于身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這個時候正是培養(yǎng)孩子們興趣和愛好的最好時機。因此,教師應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積極地進行個性化閱讀,尊重學生們在閱讀課堂上的選擇,以便更好地使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張揚自己的個性。但是,就目前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而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很難實現(xiàn)自身角色上的轉(zhuǎn)變,無法從課堂教學的主宰轉(zhuǎn)變?yōu)閷W生們學習的服務者,這就使得小學語文閱讀的個性化教學無法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筆者從自身多年小學語文教學經(jīng)驗入手,結(jié)合自身對于學生個性化閱讀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以期能夠為小學生個性化閱讀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1]
一、做好課前導學,對學生閱讀進行積極引導
由于學生們的年齡較小,對于所閱讀的作品缺乏足夠的鑒賞能力,有時候自己所閱讀的作品并不適合自己,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導學中對學生們進行積極地引導,使學生們能夠?qū)φZ文閱讀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和準確的定位,這樣學生們才能在小學語文的閱讀課堂上更好地張揚自己的個性。所謂“少不看水滸,老不讀三國”, 這句話是有一定意義的,它告訴我們選擇合適的書籍閱讀非常重要。所以,在孩子們還缺乏一定的辨識能力的情況下,教師應當積極地引導學生們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文學作品,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教師也應當通過導學來為學生們進行個性化閱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為每一節(jié)閱讀課程選擇一個主題,幫助學生們有選擇性地進行閱讀,這樣才能使學生們在進行語文閱讀課程時能夠有針對性地去開展閱讀,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什么也學不好,但是教師在針對有一定學習基礎的學生時,不應該在閱讀上對其進行硬性要求,應當順應孩子們的天性,使其自主選擇所要閱讀的內(nèi)容,以便使孩子們能夠在閱讀過程中真正地實現(xiàn)自身個性的張揚。[2]
二、尊重學生選擇,使學生能夠自由進行閱讀
教師要想實現(xiàn)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張揚自身的個性,就必須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程中充分尊重學生們的選擇,改變傳統(tǒng)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根據(jù)考試大綱的要求強行統(tǒng)一布置閱讀任務的做法,使學生們能夠自由地進行閱讀。具體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讓學生們自主選擇所要閱讀的內(nèi)容。根據(jù)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要求,小學閱讀課程屬于個性化課程,教師需要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程中,使學生們能夠逐漸養(yǎng)成自己閱讀習慣,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充分放飛自己的個性,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們選擇閱讀內(nèi)容的時候給予學生們足夠的自主權,而不是強制為學生們進行指定;二是應當尊重學生們所選擇的閱讀方法。每個學生由于自身的學習方法不同,因此所采用的閱讀方法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們喜歡朗讀,有的學生們喜歡邊讀邊寫,這些都是由每個人的學習習慣所決定的,教師不應當做強制性要求;三是尊重學生們對于溝通交流方式的選擇。交流是學生們進行閱讀有所感悟之后所必須進行的階段,也只有進行交流,學生們才能將自己所閱讀的內(nèi)容、從中所提煉的思想真正地轉(zhuǎn)變?yōu)樽约旱闹R儲備,但是每個人的性格特點也不相同,有的學生跟爸媽關系比較近,有什么問題喜歡和爸媽進行交流,還有些學生相信自己的朋友,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自己的朋友。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使學生們能夠自由的進行閱讀和思考。
三、鼓勵提出疑問,讓學生養(yǎng)成熱愛思考習慣
教師還應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們針對自己所閱讀的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并針對這些疑問來進行更深層次的閱讀。這不僅是個性化閱讀教學的要求,同時也是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標改革的基本目標。具體講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入手:一是教師努力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和民主的學習交流氣氛。很多時候?qū)W生們不愿意進行思考和交流并不是自己缺乏提出質(zhì)疑、獨立思考的能力,而是由于我們的閱讀教學課堂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大,教師常常在教學過程中堅持教師本位主義,使得師生關系緊張,很難進行交流,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努力培養(yǎng)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班級內(nèi)營造一種民主的學習交流氣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們提出質(zhì)疑、獨立思考的能力;二是教師可以通過鼓勵的方式來使學生們將提出疑問逐漸培養(yǎng)成自己習慣,從而真正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們勇于提出疑問的行為進行鼓勵和夸獎,使學生們以此為榮,這樣才能使學生們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而不是像應試教育背景下的閱讀課堂那樣,使學生們將自己的想法埋在心底,不敢在課上提出來;三是教師應當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們的閱讀情況進行評價,并針對學生們所提出的疑問進行點評和回答。相信通過這種方式,肯定能夠使學生們在閱讀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3]
結(jié)語
閱讀課堂教學在素質(zhì)化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師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重視,做好課前導學工作,在閱讀中充分尊重學生們選擇,并鼓勵學生們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才能使小學閱讀課堂真正變成學生們培養(yǎng)自身能力、張揚自身個性的地方,同時教師也應當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們進行積極地引導,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進行個性化閱讀。[4]
參考文獻
[1]姚軍彩.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 學周刊,2017,01:148-149.
[2]王瑾,孫英. 在閱讀教學中構(gòu)筑學生的精神家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 學周刊,2016,32:83-84.
[3]趙培香.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1:85-87.
[4]楊海紅.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把握[J]. 求知導刊,2014,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