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召文
四字格詞語在漢語語言史上一直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易經(jīng)》《詩經(jīng)》中的大量出現(xiàn),到后來的駢體文、四言詩,可以說,漢語的四字格形式在語音、語法、詞匯、語用等各個方面都對漢語產(chǎn)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名詞性四字格詞語語法功能《醒世姻緣傳》四字格詞語的語法功能,是指其在各層語法結(jié)構(gòu)中所承當?shù)卣Z法地位,所充當?shù)卣Z法角色,所表現(xiàn)地語法特征,也就是通常所說地句法功能。下面我們主要討論《醒》中出現(xiàn)的名詞性四字格詞語的語法功能。
一、作主語
主語是句子陳述的對象,是執(zhí)行句子的行為或動作的主體,說明是誰或什么。表示句子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在句中經(jīng)常與謂語組成主謂結(jié)構(gòu)一起出現(xiàn)。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缎选分械拿~性四字格作主語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作施事類主語
表示句子中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發(fā)出者的詞充當?shù)刂髡Z就是施事主語。例如:
(1)雖是麻從吾干了這件刻薄事,淮安城里城外,大大小小,沒有一個不曉得唾罵的。(第二十七回)
(2)從古至今,悍妻惡婦凌逼漢子,敗壞娘家的門風,從未有這般希奇古怪之事。(第七十四回)
上例(1)中的“大大小小”是“大大小小的人”的省略說法,其實指的是淮安城內(nèi)外所有的人,是謂語“唾罵”這個動作的直接發(fā)出者;(2)中“悍妻惡婦”是對不守封建社會的“婦道”的潑辣、兇悍的婦人的通稱,是謂語“凌逼”這個動作的直接發(fā)出者。
(二)做受事類主語
表示句子中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承受者的詞充當?shù)刂髡Z就是受事主語,就是說,在意義上,主語是被動者。例如:
(3)楊古月來到房內(nèi),笑說道:“二位害相思病哩!為甚么才子佳人一齊不好?”(第三回)
(4)這些囚婦見珍哥如此勢焰,自從他進監(jiān)以來,那殘茶剩飯,眾婆娘吃個不了,把那幾個黃病老婆吃得一個個肥肥胖胖的。(第十四回)
上兩例中的“才子佳人”、“殘茶剩飯”分別是后面謂語“不好”、“吃”的承受者。
(三)作存在類主語
雷濤先生說:“我們認為,存在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著什么人或物的句子類型,常出現(xiàn)在環(huán)境介紹、背景描寫之中。它純客觀地點明人或物的存在,說明人或物‘存在這一事實,而不是著重在說明這些人或物的動作行為,與敘述動作行為的一般動詞謂語句不同?!边@些名詞性四字格詞語基本上都是表示事件或事物的名詞。如:
(5)秦繼樓說:“賓梁有甚么分付,俺沒有不依的;可是這一年家,大事小節(jié),不知仗賴多少,正沒的補報哩?!保ǖ谌幕兀?/p>
(6)這般不義之物,況又不多,能得濟人甚事?(第九十二回)
上兩例中的“大事小節(jié)”“不義之物”分別是表示事件或事物的存在主語,而且并沒有出現(xiàn)現(xiàn)代漢語存在句中的那些標志性詞語,這是與現(xiàn)代漢語明顯不同的地方。
二、作賓語
(一)作動詞的賓語
1.作受事類賓語
這里所說地受事賓語是指謂語動詞所發(fā)出地動作行為直接支配或關(guān)涉地對象,包括動作的承受者和動作的對象,是最典型的一類賓語。例如:
(7)那些囚婦都送到墻下說:“這些年,自有他進監(jiān),都吃他的殘茶剩飯,不曾受的饑餓?!保ǖ谒氖兀?/p>
2.作處所類賓語
這里所說地處所類賓語是指由動詞和表示處所的賓語所構(gòu)成的“動詞+處所賓語”式語義結(jié)構(gòu),動詞和賓語之間具有動作和處所的深層語義關(guān)系。例如:
(8)喜得名勝之地,多有良醫(yī),請入來診視脈息,知是中了砒霜毒,即時殺了活羊,取了熱血灌下,又絞糞清灌去,方才吐出惡物,幸得不死。(第八十八回)
3.作存在性賓語
這里所說地存在賓語是指在存在賓語句中,謂語動詞只表示它后面賓語的存在、有無、多少等。句子也可以無謂語,主語也可以是形式上的主語。例如:
(9)一個說“我題的此門小姐,真真閉月羞花,家比石崇豪富?!保ǖ谑嘶兀?/p>
4.作判斷類賓語
這里所說地判斷賓語是指用在判斷句中判斷動詞后的名詞性四字格賓語。例如:
(10)下面雖然不是三寸金蓮,卻也不是半朝鑾駕。那一時,別人看了計氏到也是尋常,晁大舍看那計氏卻是天香國色。(第一回)
(二)作介詞的賓語
名詞性四字格詞語作介詞的賓語可以說是其天生具備的能力。下面就結(jié)合書中實例討論。
1.作對象類賓語
介賓短語中的對象賓語是指跟在介詞后,用來表示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所關(guān)涉的對象。充當這類賓語的四字格詞語主要是指人名詞。
2.作處置類賓語
這里所說地處置賓語是指四字格詞語和它前面的介詞所組成的介賓短語位于動詞前,構(gòu)成處置式,介詞引進的是動作行為所處置的對象,動詞表示把賓語如何處置。
3.作時間類賓語
這里所說地時間賓語是指在介賓短語中,介詞引進地賓語是與謂語動詞所發(fā)出地動作有關(guān)的時間,通常用來表示動作發(fā)生的時間。
三、作定語
《醒》中的名詞性四字格作定語,與它后面的中心語組成“定中”結(jié)構(gòu),意義內(nèi)容很豐富。根據(jù)其在句中的作用可以分為下面兩類:
(一)作修飾型定語
這類定語對中心語主要起修飾、形容地作用,使中心語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例如:
(11)我一個大將軍八面威風的人也還耐他們不過,只得遞了降書。(第八十七回)
(二)作約束型定語
這類定語對中心語主語起約束、限定地作用。例如:
(12)這呂祥乘這個機會,便做了毛遂官人,對了那一個不病的家人說道:“聞說那一位管家極能做菜,如今有了貴恙,沒人服侍老爺。我在下不才,這把刀的手段,也沒有人比下我去的。不惟會做飯,我且能會擺酒。我不止于會擺酒,凡一應這些拖爐油炸,我無所不會,李爺何不將我開了鎖鐐,把我當一個內(nèi)里人使喚?本鄉(xiāng)本土的人,不勝似使這邊的生頭?你若是說得李爺依了,凡廚下頭一分好東西,我先敬了你,其次才孝敬李爺?!保ǖ诎耸嘶兀?/p>
四、作狀語
《醒》里的名詞性四字格詞語作狀語時,放在動詞前,對這個動詞起著直接修飾或限制地作用。在《醒》中,這類狀語的情況較少見,通常用來表示主語對賓語的態(tài)度。例如:
(13)圣賢千言萬語叫那讀書人樂道安貧,所以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泌之洋洋,可以樂饑”“并口而食,易衣而出,其仕進必不可茍”。(第三十三回)
五、作補語
筆者在《醒》中發(fā)現(xiàn),名詞性四字格詞語有單獨作補語的情況,詞前一般加“的”,語法作用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得”。例如:
(14)卻說那些被水淹死的人總?cè)欢际且凰?,那死的千態(tài)萬狀,種種不一。(第二十九回)
六、獨立成句
在《醒》中有一些名詞性四字格詞語以其豐富的意義內(nèi)涵,是可以獨立成句的,例如:
(15)箭羽弓蛇,眾詫桃園三義將。(第一回)
總之,《醒》中名詞性四字格詞語在句中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或獨立成句,基本和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所能承擔的語法功能相當。
參考文獻:
\[1\]陳光磊.漢語詞法論.學林出版社,1994.
\[2\]朱德熙.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1982.
\[3\]楊合鳴.古今語法差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4\]孫德金.現(xiàn)代漢語名詞做狀語的考察.語言教學與研究,1995,(04).
\[5\]劉誠,王大年.語法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