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娟
由于幼兒園入學的兒童大都只有3-6歲,這種年齡的小朋友,他們好動、好奇、好幻想、好聽故事……他們的注意、興趣、忍耐笥、情感等,都有與成人不同的特殊規(guī)律。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必須要從注重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出發(fā),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形式,都應該是孩子“自己的”。
于是我大力倡導并搞起了“童趣教學”的試驗教學。從開園起,我就注重引導孩子們多聽童話、多說童話、多讀童話、多理解童話,以童話為軸心開展了多種教學活動,盡力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做到適合兒童化,引起孩子對文化知識學習的興趣。并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實施。
一、適當補充兒童感興趣的教學內(nèi)容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園孩子的學習興趣受教材內(nèi)容的制約很大,針對不同內(nèi)容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差異極大。比如,在一般的活動中,有些小朋友喜歡嘰嘰.喳喳說小話,可是在《小公雞和小鴨子》這一類帶有童趣的活動中,情況就不大一樣了,整個活動過程一會兒鴉雀無聲,一會兒又笑聲四起,小朋友玩得興趣盎然,我也教得輕松自在,活動效果還特別好。孩子們的學習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的興趣。因此我除了教材中的教學活動,還特意精選編了一些童話故事,供小朋友們欣賞。
一般來說,幼兒園的小朋友學習是在玩中學,不能像小學一樣去進行知識性的灌輸,是要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將古板的老師教變成幼兒主動的去探索。因此我準備的那些童話故事,象磁石一樣吸引著他們?nèi)ブ鲃拥貙W習。僅僅一個學期,大部分小朋友就學會了自己去看圖書,去發(fā)現(xiàn)圖書里的故事,去探尋故事里的奧秘,能閱讀淺易的童話故事,有時讀得連吃飯也忘了。我做過粗略統(tǒng)計,小朋友的閱讀每期人均達上萬字,很多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大幅提高。有些小朋友甚至于把閱讀的范圍由讀童話到讀故事、寓言、詩歌、小說、科普知識等。很多小朋友把講童話故事當做一種樂趣,除了能自主閱讀圖書外,他們還經(jīng)常自己編造一些離奇古怪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令一些家長都感覺到不可思異。
因此,在教學中補充一些童話故事,可以使孩子們在歡愉的情緒中發(fā)展閱讀和想象能力。
二、采用“角色法”教學激發(fā)小朋友興趣
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般還不喜歡長時間呆坐,更不喜歡老師單純的一套一套的說教,很多時候,他們好動、好奇、好問、好表現(xiàn)自己。我針對小朋友的這些特性設計教學方案,并取得了一些較好的效果。
活動中,除必要的講解以外,我喜歡采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來教學。如聽故事、復述故事、表演故事、觀察圖片、觀察實物、觀察動作和說話、接力賽、猜謎語、做游戲、分角色表情朗讀童話等。讓小朋友在課堂中既動腦、動眼,又動口、動手,甚至可以適當?shù)厥治枳愕?。有一次,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活動中,帶小朋友口頭朗讀后,我讓他們扮演童話故事中的小蝌蚪、金魚、烏龜、青蛙媽媽。小朋友們一下子雀躍起來,情不自禁地伸長手喊起來:“讓我來,我會演!”此時,小朋友的情感處在熾熱的狀態(tài)中,加上剛才的朗讀熟悉了故事內(nèi)容,因而進入角色快,表演效果也很好。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小朋友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才能等等,都得到了自由的發(fā)展,而且活動氣氛濃厚。
三、教學多用易為小朋友接受的語言
我覺得,做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其教學語言應該盡量做到有情有味。情,是要有豐富的感情,味,是要有孩子味。那種無情無味的枯燥語言,即使再準確,也很難在孩子心靈上留下印記,自然也很難讓孩子掌握教學內(nèi)容。
幼兒園的小朋友,是很喜歡形象生動的語言的。因此,我在給小朋友講童話故事,或詩歌,或散文時,盡量會通過繪聲繪色的描述,讓鮮活、可感的形象和生動的圖畫、內(nèi)容印刻在孩子們的心里,使他們?nèi)缗R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把知識的傳授藏于無形之中。如在《狐貍和烏鴉》的活動時,怎樣才能一開始就把小朋友吸引住呢?想來想去,我選擇了這樣開頭的:“小朋友們,你們聽過很多很多關(guān)于狐貍的故事,那么,你們熟悉的那只狐貍現(xiàn)在到哪里去了呢?你們看,它又出來了,來到了你們書中(指導小朋友翻書,讓小朋友看書中的圖)。這只狐貍昂著頭,踮著腳,伸長脖子,張開大大的嘴巴,露出長長的舌頭,正在接一塊肉呢!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請小朋友們先聽老師講一講這個故事?!边@樣的語言,能攝住兒童的注意力,引起豐富的聯(lián)想和學習的興趣。
此外,幼兒園小朋友都還喜歡有感情的、鼓勵性的語言。有的小朋友童話故事講得好,我便說:“嗯,你講得妙極了,繼續(xù)堅持,你將來可以當個童話故事大王!”有的小朋友朗讀得好,我便說:“讀得真有感情,讓人身臨其境一樣,再練一練,說不定你就是未來的央視主播呢。”有的講童話故事想象豐富,我便說:“哇,你講得真是太有意思了,生動有趣,這樣的情節(jié),連老師都想象不出來?!笔芰吮頁P的小朋友,心里樂滋滋的,也會在鼓勵中繼續(xù)磨礪自己。
四、開展符合小朋友特點的課外活動
適當?shù)亻_展課外活動,可以讓小朋友走進學習的樂園。我在注重童話教學的過程中,還開展了一些富有童趣的課外活動。
如觀察大自然、開童話故事會,辦童話手抄報、自編自演童話劇、舉辦童話知識競賽等等。就拿自編童話手抄報來說吧,我鼓勵小朋友自己辦童話手抄報,全班小朋友人人動手,一人一份,報題自擬,文章自寫,插圖自畫,編排自己設計,辦出來的童話手抄報五彩斑斕,十分惹人喜愛,有的老師還拿去做樣板引導其他班級小朋友多動手動腦寫自己喜歡的童話作文,增強表達能力。
五、用童趣打動小朋友的心
我的“童趣教學”不僅使教學、課外活動增添了濃厚的快樂色彩,而且讓幼兒園教學更貼近小朋友的心靈。由于天性好動和注意力不易集中,低齡小朋友對老師空洞的說教往往興趣不大,老師在教學中講得口干唇燥時常收效甚微,而把童趣融入到教學當,既能把抽象的講道理和道德觀念變得具體生動,讓小朋友樂于接受,又能成為打開兒童心靈的鑰匙。比如,小朋友通過聽說讀寫童話,與動物在感情上相通了,因此在生活中他們特別愛護動物。當小朋友接受不了批評教育時,一個小小的童話,就得讓他們明白自己所出現(xiàn)的錯誤會帶來怎么嚴重的后果,從而變得容易接受批評,并注意在今后不再重犯。又比如,小朋友通過接觸我所教所講的童話,懂得了對弱小者應寄于同情,在惡勢力面前不應屈服,懂得了做人應忠誠老實,同伴之間應團結(jié)友愛,懂得了勤勞、勇敢、機智、堅定是人的可貴品質(zhì)……
幼兒園的教育應該是多渠道的,我的“童趣教學”只是教育中的一條渠道,然而從這幾年的教學成果來看,卻極為幼兒園小朋友們所喜愛。因此,我只是嘗試一種小朋友不僅做到文化知識的掌握和內(nèi)化,也能靈活運用、激發(fā)對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并希望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