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芳
摘要:我國小學開設英語課進人蓬勃發(fā)展時期,開設的地區(qū)和學校越來越多,開設的年級越來越低齡化,開設的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但是其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制約著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問題;措施
G623.31
英語,是人們在生活中進行交流表達的一種語言,它來自生活,并為生活所用。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個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各種社會實踐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解決小學英語生活化所面對的問題,以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進步。
一、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脫離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人為地設置情景
為了使學生置身于教材課文相似的情境中學習,一些老師會利用插圖,制作配套的教具,或用多媒體手段給學生營造相應的情景。但教材提供給我們的只是理想化的藍本及范例??偠灾?,是教師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重枝節(jié)而輕本源的認識及行為偏差。
2.教師對學生固有的生活經驗及學習特征把握不夠準確
《新課標》大力提倡體驗、實踐、參與等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教師要盡可能利用學生既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學習。但有時教師卻對學生的個人生活經驗及學習能力不夠信任,反而以別人的經驗來替代,進行“虛假”學習。
3.淺顯理解“英語生活化教學”
有很多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理解不深刻,導致教師在對教學實施時僅對教學的設計進行改進而忽略了教學活動的其他方面。不能實行真正意義上“生活化”教學,更達不到教學目的。
4.忽視了外語教學的特殊性
由于外語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與母語教學差異不同,不可能通過情景隨心所欲地鍛煉英語。對小學生而言,在學習英語前,他們首先學習了自己的母語,已經養(yǎng)成了一套學習語言的習慣。而以拼音文字為基礎的英語,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學生就會自動地通過母語模式來學習英語。但很多教師還沒意識到這點,導致在英語生活化教學時出現了誤區(qū)。
5.課外學習語言的生活化環(huán)境比較缺乏
英語教學的核心是訓練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而語言的應用實踐性較強,語言學科必須要經過口語交流,才能真正掌握。學生離開了課堂,英語又變成了他們陌生的東西,久而久之,語言學習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二、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英語教學內容生活化
(1)挖掘學生的經驗愛好
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學會表達,可以組織學生采訪或自我介紹的形式學會句子和單詞,不僅可活躍課堂,且可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更重要的是理解這些知識的生活意義,而不是獲得枯燥乏味的詞匯積累。
(2)關注學生的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學生最熟悉、最富有經驗的生活,如father,mother等單詞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拿著家人的照片來對照學習,并和同學交流,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而且可以增進他們對家人的了解和感情,把學習和生活交織在一起。
(3)創(chuàng)設學生的校園環(huán)境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環(huán)境,離不開實踐,而學校又是學生度過時間最長的地方,因此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至關重要。設計富有英語氣息的校園環(huán)境,如在教室里設計英語角,在學校舉辦英語學習園地,在校園內創(chuàng)設英語墻報等。
(4)捕捉學生的社區(qū)生活
學生的社區(qū)生活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從中挖掘資源并結合到教學內容中。讓他們發(fā)現英語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教師還可以扮演外國人和學生對話,給他們創(chuàng)設情境,讓他們知道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此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英語教學過程生活化
(1)通過生活設設置生動、真實的英語學習情境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創(chuàng)設生動、真實的課堂教學氣氛,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給學生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情境,不僅豐富了教學的組織形式,而且讓學生體驗到了學習英語的樂趣。
(2)運用角色扮演、模擬生活情景進行英語口語交流
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制作一些交通標志,設置一個交通指揮的場景,組織學生充當小交警的角色,并運用句型“Stop at a red light. Wait at a yellow light. Go at a green light.”作為臺詞進行表演,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符合學生愛表現和愛活動的心理特點。把課堂變成學生展現自我的舞臺,學生不再感覺自己是在學習枯燥乏味的英語單詞或句子,而是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英語的應用。
(3)巧設英語交流情境
小學生處于直觀形象思維發(fā)展階段,因此事物的不同刺激會直接影響反映方式。小學英語教材中,很多內容都是生動有趣的生活場景,可以采用實物或實物圖片的方式來呈現單詞,對于一些簡短的句型,也可以通過視覺刺激來呈現。還可以讓學生充當小導游給其他同學介紹方位圖,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初步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4)開展與學生日?;顒宇愃频挠⒄Z游戲活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與學生經驗有關的游戲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還可以鼓勵學生增加一些自己編排的情節(jié),制作一些道具,然后有感情地進行表演。這樣的教學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更容易讓他們進入角色,成為活動操練的主角、教學的主體。
3.英語教學拓展生活化
(1)創(chuàng)設情境,自由交流
學生可以用所學的英語詞匯和句型在情境中進行交流,他們會感到既有趣又新鮮,都愿意參與活動,從而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2)角色扮演,再現生活
通過活動組織,一方面鞏固復習了所學句型,另一方面迎合了小學生愛表現的天性,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提高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3)舉辦英語成果展
引導學生收集英語小諺語、小歌謠、小故事等,并把它們記錄在筆記本上,每隔一周組織學生在班上進行一次成果展,并就收集的內容進行交流。這些知識的積累拓展了學生的學習內容,開闊了他們的視野,使他們了解了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初步掌握了查找和收集資料的方法,并通過交流提高了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同時激發(fā)了他們對生活、學習的熱情。
三、結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內容如果脫離生活,就會像魚兒沒有水一樣顯得非??菰锓ξ?。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選擇一些生活的問題及元素,以作業(yè)形式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在生活中不斷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學好小學英語。
參考文獻:
[1]李長吉,秦平. 教學應該回歸怎樣的生活世界[J]. 中國教育學刊. 2005(10)
[2]郝炎民;小學英語對話教學藝術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3]齊小鳳;小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素質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