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審計作為國家治理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更好的提供國家公共服務、信息治理方面的透明化,從而增強公眾對國家的信任程度。本文首先對國家審計部門的智能和特點、國家審計和治理之間的關系以及國家審計對國家治理的服務現狀進行分析,從而探索和總結國家審計推動完善國家治理的有效路徑,為審計部門的進一步發(fā)展以及國家治理的完善墊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國家治理;國家審計;基本路徑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3-0-01
一、國家審計與治理的基本概括
1.國家審計的主要職能及特點
國家審計主要是通過對相關單位的財政收支、效益及合法性進行審核監(jiān)督的重要法定審計程序,能夠為維護國家經濟有秩序的發(fā)展,促進建設廉政以及國民經濟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墊定重要的基礎,同時對于國家審計而言,其具主要特點就是“法定性”,被審核的單位不能拒絕,被審計的單位以及個人必須要進行執(zhí)行,如果有涉及其他單位的,也應當予以協助執(zhí)行。
2.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之間的關系
國家治理指的是國家依據自身權利管理機構運用一定的手段,對各方之間的利益關系進行調節(jié),從而維護國家和公民的利益,維護社會的安定與團結。國家審計則是國家設計機關依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對國家的各部門、國有企業(yè)、國家政府以及相關單位的財政收支進行核查,在我國,審計機關具有一定的獨立行使審計和監(jiān)督權,不受到其他任何機關、社會團體或者個人的干涉。國家審計作為一種監(jiān)督體系,是對國家治理當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構成要素,是對國家進行公平治理的有效保證。國家治理水平的高低則直接對國家審計水平具有深刻的影響,國家治理的方向也同樣決定著國家審計的方向,而國家審計的目標就是推動國家治理持續(xù)良好地進行下去。
3.國家審計對國家治理進行服務的發(fā)展現狀
我國國家審計已經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并在服務國家治理方面有了出色的成就,但是還是有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完善和改進。目前來看,我國國家審計的重點內容依舊是對于財政收支、專項資金運用、預算實行情況等,但是相關審計人員進行實施、參與的情況卻不大好,尤其是在對經濟責任以及政府投資這兩方面的審計當中,卻仍然得不到重視。
作為一個發(fā)展中的國家,在我國仍然有眾多的項目有待進一步的進行審計,但是審計人員的數量則遠遠不夠,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的審計效果,從而影響社會經濟的建設和發(fā)展。另外,對于審計來說,其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不同的審計項目都具有其不同的特點,因此需要采用相適應的不同審計方法進行審核,并采用不同的審計程序予以實施。由于審計內容的復雜性,加之許多審計人員在工作的過程當中仍然缺乏相關的經驗,對于審計的效果同樣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國家審計推動完善國家治理的有效路徑
1.實時對審計結果進行公告
目前,我國有關公告的相關制度發(fā)展還不夠完善,公告的方式也相應較少,而對于公告自身而言,所呈現的內容就相對模糊,因此公眾對于審計報告則表現出更加不理解的現狀。基于這種弊端,就要求有關審計機關能夠及時、清晰、有效的對信息及結果進行公告,從而使得公告的內容更易于理解,讓公眾對其所核查的結構進行理解。除此之外,還應當對公眾的反映進行反饋和了解,對公眾存在的異議做出有效的解答,加強部門與群眾之間的有效交流和溝通,共同推動我國國家審計的發(fā)展。
2.有效的完善公眾的參與制度
公眾參與作為社會大眾通過不同方式參與公共事務的管理,能夠為國家今后的治理和改善提供寶貴的意見,同時也對實施監(jiān)督體制提供有效的幫助。對于國家治理而言,其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對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進行有效的保護,而將公眾的參與融入到這當中,能夠有效的得到公眾的及時反饋,對于更好的維護公眾的利益以及國家的治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國家還應當開設多樣的溝通渠道,運用網絡對大眾的意見進行反饋,從而方便廣大群眾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監(jiān)督審計的活動當中。國家要在鼓勵大眾參與的過程當中,對群眾提出的問題及建議,審計部門應當予以及時的解答。政府同時要制定出先關的政策以及制度,來推動國家的審計,不斷的增強廣大人民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而這些都有利于增強審計工作的透明性以及公開性,為審計工作的有效進行墊定基礎。
3.增強國家審計部門的獨立性
“獨立性”國家審計中凸顯公平公正原則的重要基石。國家審計還需要充分的依靠其自身發(fā)展中的獨立性,才能夠在審計的過程當中避免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獲得最佳的審計結果。另外“執(zhí)行力”也應當不斷進行加強,對一些有問題的單位應當依據事實情況進行上報,同時不得有任何機關以及個人對上報產生阻礙和影響,而那些被審計單位出現問題的時候,要進一步的移交相關部門再次進行核,避免徇私舞弊的事情產生。除此之外,應當將傳統的雙重領導機制進行轉變,從而實現單一化的領導,避免由于領導體制的模糊不清造成審計結果不清的局面。除此之外,對于國家設計完善國家治理還應當采取更多的方案及措施,例如: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對審計的工作效率進行提高;運用網絡信息化技術,對相關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從而依據這些信息來對相關單位的行為進行跟蹤,從而拓展審計證據獲取的途徑,達到更好的完善審計程序的目的;提高審計人員的相關知識水平以及技術能力,并對這些人員進行職業(yè)道德以及專業(yè)能力的培訓,從而有利于對審計結果以及質量進行提高。
參考文獻:
[1]鄭石橋.國家審計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基于系統論的理論框架和案例分析[J].中國審計評論,2015(01).
[2]裴華.研究審計人員視角下的國家審計推動完善國家治理路徑探尋[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05).
[3]徐向真,宋舜玲.政府審計參與國家治理:政府職能轉型視角[J].行政論壇,2015(06).
[4]黃溶冰,烏天玥.國家審計質量與財政收支違規(guī)行為[J].中國軟科學,2016(01).
作者簡介:許紹琴(1987-),女,云南昆明人,審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