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怡
(大理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眼科,云南 大理 671000)
舒適護理在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復雜性視網膜脫離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董曉怡
(大理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眼科,云南 大理 671000)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復雜性視網膜脫離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復雜性視網膜脫離的患者100例,按照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焦慮、疼痛的評分及患者術后出現眼壓增高、眼瞼水腫的發(fā)生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焦慮、疼痛、眼壓升高、眼瞼水腫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適護理可顯著改善復雜性視網膜脫離患者術后的不良情緒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了患者術后的早期恢復。
舒適護理;玻璃體切除術;復雜性視網膜脫離;應用效果
視網膜脫離是指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與神經感覺層之間的分離,兩層之間有一個潛在的間隙,分離后間隙內潴留的液體成為視網膜下液,脫離的視網膜無法感知光的刺激,導致眼部來的圖像不完整或完全缺失[1]。復雜性視網膜脫離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必須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如何使患者在圍手術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降低疼痛以及各種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我院就舒適護理應用于復雜性視網膜脫離玻璃體切除術圍手術期,現將資料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復雜性視網膜脫離的患者100例,按照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36~60歲,平均(47.45±4.21),原發(fā)性網脫20例,繼發(fā)性網脫3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37~60歲,平均(48.23±4.56)歲,原發(fā)性網脫19例,繼發(fā)性網脫3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圍手術期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給患者安排舒適、整潔、衛(wèi)生以及通風良好的病房,協助患者取舒適的臥位,使視網膜脫離部位位于最低,術前指導患者盡量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轉動眼球,避免網脫范圍的擴大,給予散瞳劑散瞳,教會患者點眼藥水的正確方法。術中指導患者做簡單的放松工作,如深呼吸,避免打噴嚏。術后指導患者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由于手術時間較長,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部分患者出現眼部的癥狀外,還可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注意判斷疼痛的原因、性質、程度、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颊呤中g后給予俯臥位,保持兩周,前胸與腹部、足部墊軟枕,保持低頭,使裂孔處于最高位,同時觀察患者有無體位不適并給予指導。術后詳細觀察患者有無頭痛、眼痛、惡心、嘔吐等臨床表現,詢問患者有無不適,耐心聽取患者的自我感受,有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yī)生。術后指導患者注意預防感冒,避免接觸感染人群造成感染,避免肥皂或洗發(fā)水流入眼睛。術后指導患者盡量避免劇烈的運動,避免讀書,避免注視運動的物體,給予患者心理護理,術后大部分患者不能適應俯臥位,應向患者耐心講解體位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加強護患溝通,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存性,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焦慮、疼痛、眼壓升高發(fā)生的例數及眼瞼水腫發(fā)生的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術后焦慮、疼痛、眼壓升高、眼瞼水腫的發(fā)生率進行比較,觀察組術后產生焦慮的患者有26例(52%),產生疼痛的患者有32例(64%),產生眼壓升高現象的患者有5例(10%),產生眼瞼水腫現象的患者有34例(68%),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產生術后焦慮、疼痛、眼壓升高、眼瞼水腫的41例(82%)、47例(94%)、13例(26%)和48例(96%)(P<0.05)。
視網膜脫離是比較常見的眼病,主要見于50歲以后的中老年人有近視的人較常見,年齡也更年輕,患者往往以眼前閃光或黑影為先兆,以后會感覺眼前有某個固定的黑影遮擋。玻璃體切除術是較早發(fā)展起來的高水準現代顯微眼科手術,基本作用于切除渾濁的玻璃體或切除玻璃體視網膜牽拉,恢復透明的屈光間質和促進視網膜的復位,治療玻璃體視網膜疾病,以恢復患者正常的視功能,但眼科疾病的手術的患者圍手術期需要更為細致與舒適的護理模式,以提高患者術后盡快的恢復[2]。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焦慮、疼痛、眼壓升高、眼瞼水腫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舒適護理是根據患者的需求,接受醫(yī)護人員專業(yè)的疾病相關知識的教育,促進患者與疾病做斗爭的動力,鼓勵、關心患者。醫(yī)護人員帶來的溫暖,消除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保持最佳的身心狀態(tài),擺脫各種不舒適,使患者身心處于輕松、滿意、自在、沒有焦慮、沒有疼痛。視網膜脫離圍手術期護理中給予舒適護理模式,包括給予整潔,干凈、衛(wèi)生、空氣清新的病房,根據每位患者的個體差異與不同的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給予患者心理、身體、以及各方面的護理干預,取得護理的最佳效果[3]。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可顯著改善復雜性視網膜脫離患者術后的不良情緒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了患者術后的早期恢復。
[1]王 靜.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填充治療復雜性視網膜脫離的舒適護理[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23):2982-2983.
[2]桂 紅.特制木床在復雜性視網膜脫離患者術后體位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14):1659.
[3]王明明,陳 慶.中醫(yī)綜合護理手段對提高視網膜脫離術后面向下體位舒適度的效果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6,20(9):199-201.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77
B
ISSN.2096-2479.2017.32.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