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松
[摘要] 目的 比較分析應用小劑量常規(guī)持續(xù)靜脈滴注和微量泵皮下持續(xù)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效果。方法 作者隨機選擇白城市某二級醫(yī)院2014—2015年應用胰島素治療8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胰島素用藥方法的不同分為具有可比性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患者,兩組基礎治療方法均相同,對照組患者應用小劑量常規(guī)持續(xù)靜脈滴注胰島素的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應用微量泵皮下持續(xù)注射胰島素的治療方法,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兩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時間、胰島素使用劑量、尿酮體消失時間和酸中毒糾正時間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進行療效評價。結果 對照組患者中,血糖控制達標時間為(23.03±6.52)h,胰島素使用劑量為(40.45±6.57)U,尿酮體消失時間為(37.49±10.94)h,酸中毒糾正時間為(64.71±9.95)h;觀察組患者中,血糖控制達標時間為(18.52±6.28)h,胰島素使用劑量為(36.46±6.73)U,尿酮體消失時間為(31.82±11.25)h,酸中毒糾正時間為(58.75±9.86)h,兩組患者上述指標之間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相應指標均高于觀察組。結論 微量泵皮下持續(xù)注射法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并發(fā)癥少,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胰島素;微量泵皮下注射;糖尿病酮酸中毒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a)-0084-02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為糖尿病的一種急性并發(fā)癥,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升糖激素含量過高,使患者出現(xiàn)高血酮、電解質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等癥狀,可導致患者昏迷,病情嚴重者可引起急性腎衰竭甚至導致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治療中,小劑量常規(guī)持續(xù)靜脈滴注胰島素的療效并不令人滿意[2]。胰島素泵持續(xù)皮下注射胰島素是目前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常用方法,治療效果顯著,且安全可靠,得到廣大患者和經治醫(yī)生的普遍認可。筆者在白城市某二級醫(yī)院進修期間,隨機選擇該院2014—2015年分別應用小劑量常規(guī)持續(xù)靜脈滴注和微量泵皮下持續(xù)注射胰島素治療的8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分析兩種用藥方法的治療效果之間的差異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白城市某二級醫(yī)院2014—2015年分別應用小劑量常規(guī)持續(xù)靜脈滴注和微量泵皮下持續(xù)注射胰島素治療的8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及其合并酮癥酸中毒的診斷標準,無其他原發(fā)性疾病。按照胰島素用藥方法的不同,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在25~82歲之間,平均(中位)年齡45.5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范圍在26~84歲之間,平均(中位)年齡46.0歲。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平均年齡以及患者病情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小劑量常規(guī)持續(xù)靜脈滴注胰島素的治療方法。治療過程中,給予擴容、維持酸堿和電解質平衡治療,取1 5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擴容,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將50 U普通胰島素稀釋為50 mL,進行靜脈滴注,1次/d,根據(jù)患者血糖檢測水平合理調整胰島素的劑量。觀察組患者應用微量泵皮下持續(xù)注射胰島素的治療方法。應用胰島素泵持續(xù)皮下輸注胰島素,用量為0.1 U/(kg·h),根據(jù)患者血糖檢測水平合理調節(jié)用藥劑量,待糾正酸中毒后,按基礎用量(0.6~1.2 U/h),并配合餐前負荷量持續(xù)皮下輸注胰島素。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時間(h)、胰島素使用劑量(U)、尿酮體消失時間(h)和酸中毒糾正時間(h)等指標,以上述指標來評價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4 統(tǒng)計方法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時間、胰島素使用劑量、尿酮體消失時間和酸中毒糾正時間以(x±s)表示,應用t檢驗比較兩組患者上述指標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中,血糖控制達標時間為(23.03±6.52)h,胰島素使用劑量為(40.45±6.57)U,尿酮體消失時間為(37.49±10.94)h,酸中毒糾正時間為(64.71±9.95)h;觀察組患者中,血糖控制達標時間為(18.52±6.28)h,胰島素使用劑量為(36.46±6.73)U,尿酮體消失時間為(31.82± 11.25)h,酸中毒糾正時間為(58.75±9.86)h,見表1。
假設檢驗表明,兩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時間、胰島素使用劑量、尿酮體消失時間和酸中毒糾正時間之間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相應指標均高于觀察組。
3 討論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增多等因素,導致糖原異生增加,肝糖原增多,引起血糖過高的一種代謝性疾病[3]。糖尿病代謝紊亂發(fā)展到嚴重階段,加速脂肪分解,酮體生成增多增快,當超過體內各組織所能利用的限度和經腎臟隨尿排出酮尿速度時,血中酮體在體內積聚產生酮血癥,在體內積聚過多發(fā)生代謝性酸中毒時叫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種嚴重急性并發(fā)癥。治療時應盡快給予胰島素,迅速擴容,維持有效循環(huán)是治療的關鍵。亦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以及治療相關誘因。胰島素泵是通過模擬胰島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來達到降血糖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是采用工智能控制裝置進行持續(xù)皮下胰島素輸注。胰島素泵是目前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采用胰島素泵持續(xù)注入胰島素可迅速控制血糖水平,減少血糖波動,減少尿酮含量,及時糾正酸中毒。相比其他治療方法,胰島素泵治療可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調整胰島素用量,有效避免低血糖事件的發(fā)生。小劑量胰島素靜脈滴注治療方法劑量和滴注速度難以控制,所以降血糖的可控性較弱,多會導致低血糖事件發(fā)生。另外由于胰島素泵治療更接近于人體胰島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所以該方法更有利于糾正代謝紊亂情況,因此患者經治療尿酮體轉陰后不易出現(xiàn)反復情況。
作者隨機選擇白城市某二級醫(yī)院2014—2015年應用胰島素治療8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胰島素用藥方法的不同分為具有可比性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患者,兩組基礎治療方法均相同,對照組患者應用小劑量常規(guī)持續(xù)靜脈滴注胰島素的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應用微量泵皮下持續(xù)注射胰島素的治療方法,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時間為(23.03±6.52)h,胰島素使用劑量為(40.45±6.57)U,尿酮體消失時間為(37.49±10.94)h,酸中毒糾正時間為(64.71±9.95)h;觀察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時間為(18.52±6.28)h,胰島素使用劑量為(36.46±6.73)U,尿酮體消失時間為(31.82±11.25)h,酸中毒糾正時間為(58.75±9.86)h,假設檢驗表明兩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時間、胰島素使用劑量、尿酮體消失時間和酸中毒糾正時間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相應指標均高于觀察組,提示微量泵皮下持續(xù)輸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療效顯著,能較好地改善患者各項癥狀。兩組患者之所以效果不同,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4]:①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多因感染、飲食不當或治療不當而引起。在中斷胰島素或治療劑量不足時,易出現(xiàn)藥物抵抗現(xiàn)象,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肝功能障礙,合并感染的出現(xiàn),顯著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小劑量胰島素的治療以消除感染為主,單獨使用效果并不顯著。②胰島素泵皮下持續(xù)注射,能夠模擬人胰島素的持續(xù)基礎分泌劑量,且能在患者進餐時實現(xiàn)脈沖式釋放,通過計算機程序可較好地控制胰島素的釋放劑量以及脈沖釋放時間。此種方式具有持續(xù)性、緩慢性,其能夠在夜間給予患者足夠的胰島素水平,克服因夜間胰島素分泌不足而產生的“SOMOGYI”現(xiàn)象。③足量的基礎胰島素使得患者在餐前追加的劑量明顯小于常規(guī)持續(xù)胰島素注射的劑量,既能夠節(jié)省藥量,又能夠減輕在治療過程中胰島素劑量過高帶來的高胰島素血癥。
要做好患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預防工作。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堅持每日應用胰島素,不能停用或隨意減量,否則將出現(xiàn)嚴重的后果。2型糖尿病患者應嚴防感染,合理飲食,避免外傷及手術,一旦有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或其他應激狀態(tài)時,應嚴查血糖、血酮體、尿常規(guī),盡可能做到早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糖尿病患者均應控制、監(jiān)測血糖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生活要有規(guī)律,嚴格控制飲食,嚴禁飲酒,限制肥肉等脂肪類食物攝入量,堅持體育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要預防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糖尿病患者如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厭食時,要及時到醫(yī)院檢查治療。一旦發(fā)現(xiàn)尿中有酮體,應及時去醫(yī)院治療?;颊呒凹覍賾浞至私馓悄虿⊥Y酸中毒,掌握發(fā)生的原因、誘因和預防方法,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
綜上所述,微量泵皮下持續(xù)注射法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并發(fā)癥少,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文華,王紅旗.胰島素泵治療1型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8):25.
[2] 杜麗英,崔瑩.胰島素不同給藥方式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1):117-119.
[3] 韋健.53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診治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1):139-140.
[4] 郭紅,白玲,米爾班.1型糖尿病患兒胰島素泵治療與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強化治療效果比較[J].中國醫(yī)藥,2014,9(3):342-344.
(收稿日期: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