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紅
[摘要] 目的 評價硝普鈉聯(lián)合心脈隆注射液治療慢性心衰的療效。 方法 將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心力衰竭患者73例隨機分為硝普鈉治療組(A組)35例和硝普鈉聯(lián)合心脈隆治療組(B組)38例,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BNP、尿酸水平,以評價臨床療效。 結果 治療后,B組總有效率為92.1%,明顯高于A組(72.3%)(P<0.05),A組和B組患者尿酸、BNP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B組治療后血尿酸、BNP較A組治療后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心力衰竭患者在硝普鈉擴血管基礎上加用心脈隆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改善預后。
[關鍵詞] 心力衰竭;硝普鈉;心脈??;聯(lián)合
[中圖分類號] R541.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01-0098-03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各種心臟結構或功能性疾病導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下降而引起一組臨床綜合征,臨床上以左心衰竭較為常見,以肺水腫或心排血量降低為最主要表現(xiàn),幾乎是所有類型的心臟系統(tǒng)疾病的最終歸宿,更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1]。硝普鈉作為常規(guī)的心衰擴血管藥物,為動、靜脈血管擴張藥物,靜注后2~5 min起效,可迅速降低心臟前、后負荷,使心排血量明顯改善,從而達到迅速改善心衰癥狀的目的,是臨床上治療急性及慢性左心衰竭的常用藥物,但不允許大劑量持續(xù)使用,因可引起氰化物及硫氰化物增多而中毒。
因此,臨床上需要一種更加安全、更加有效的治療心衰的藥物,且副作用較少,從而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心脈隆注射液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一類治療心衰的中藥復合制劑,是從蟑螂體內提取的核苷類化合物,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結果顯示,心脈隆注射液可明顯改善心衰患者的心悸、氣促、水腫等癥狀,提高心功能分級,同時提高LVEF和6MWD,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2]。目前尚缺乏對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用其它擴血管藥物的療效評價。因此,本研究觀察心衰患者應用或聯(lián)合心脈隆注射液治療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73例均為內蒙古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心內科2014年10月~2015年9月住院患者。73例慢性心衰患者中,男40例,女33例,年齡56~74歲,平均(62.5±4.6)歲。病程1~6年,平均(2.6±1.0)年,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guī)硝普鈉治療組)和觀察組(硝普鈉聯(lián)合心脈隆治療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在標準治療的基礎上(基礎用藥包括ACEI/ARB類、地高辛、利尿劑、β受體拮抗劑、他汀類、阿司匹林)分別納入不同的治療組進行相應的治療。
入選標準:符合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3],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胸悶、氣短、心悸、腹脹、呼吸困難、乏力、水腫、運動明顯受限等癥狀。
排除標準: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肺源性心臟病、嚴重肝腎功能衰竭、全身重度感染、肥厚性梗阻性心臟病合并糖尿病、對心脈隆及硝普鈉過敏者。
1.2 研究方法
硝普鈉治療組(A組)35例:給予5%葡萄糖50 mL+硝普鈉(晉城海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規(guī)格50 mg,國藥準字H20084203,產品批號20150304)12.5 mg(12.5~25 μg/分泵入,根據(jù)血壓調整),每日1次,不可24 h持續(xù)泵入,連續(xù)5 d。
硝普鈉聯(lián)合心脈隆治療組(B組)38例:在硝普鈉治療組基礎上聯(lián)用氯化鈉液44 mL+心脈隆注射液(云南騰藥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2 mL∶100 mg,國藥準字Z20060443,產品批號20150409)6 ml(15 mL/h泵入)每日2次,持續(xù)5 d,首次使用前需做皮膚過敏試驗。
1.3 評價指標
(1)臨床癥狀:顯效:心衰等癥狀(如氣短減輕,水腫、肺部啰音消失)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 級以上;有效:心功能提高1級,心衰等癥狀減輕;無效:心功能惡化,癥狀無改善[3]。
(2)BNP水平:兩組患者分別治療前及治療后5 d清晨空腹狀態(tài)進一步測定BNP水平,由我院檢驗科采用Relta多功能免疫檢測儀檢測,評價心功能情況。
(3)尿酸水平:治療前及治療后5 d清晨空腹狀態(tài)測定尿酸水平,采用尿激酶POD法測定血清尿酸水平,正常值為≤430 mol/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A組顯效20例,有效6例,無效9例,B組顯效27例,有效8例,無效3例。B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BNP水平比較
兩組BNP治療后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B組BNP下降程度較A組更為顯著(P<0.05)。見表2。
2.3 兩組尿酸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尿酸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B組尿酸水平下降程度更為顯著(P<0.05)。見表3。
3 討論
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發(fā)展的終末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并累及全身多臟器淤血等體征,對于不可逆的慢性心衰患者,大多病因是無法糾正的,預后差,死亡率極高,再次住院率明顯增加。隨著我國老齡化的進程加速,心衰的有效治療尤其重要,本報道旨在進一步觀察常規(guī)擴血管藥物治療心衰及合并中藥制劑心脈隆注射液治療慢性心衰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慢性心衰的治療提供一種新的途徑,從而為進一步減少再次住院率、降低死亡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顯示:心脈隆聯(lián)合硝普鈉治療慢性心衰在臨床療效方面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硝普鈉擴血管治療。心脈隆注射液為2006年上市,是由我國自主研發(fā)的中藥類新藥,大量實驗研究結果表明,最主要的作用原理:(1)擴血管,降低肺動脈壓、肺毛細血管楔壓;(2)擴張冠脈,改善冠脈血流;(3)抑制神經(jīng)激素如內皮素(ET)的分泌,改善心肌細胞內能量代謝[4-5];(4)改善腎臟血流量,起到利尿、減輕心臟前后負荷作用[6-7]。張家美等[8]通過納入隨機對照試驗共866例心衰患者,結果證明在心衰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心脈隆注射液,可降低BNP水平,提高LVEF 和6 MWD,適用于慢性心衰(NYHA Ⅱ~Ⅳ級)患者。
心衰涉及的病理生理學機制復雜,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深入認識,神經(jīng)內分泌激活機制地位尤為重要,BNP作為神經(jīng)內分泌調節(jié)激素,主要貯存在心室肌內,其分泌量會隨著心室充盈壓的高低而發(fā)生變化。心衰時,心室壁張力增加,血漿中的BNP水平升高,其增高的程度與心衰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可作為評定心衰的進程和判斷預后的指標[9-11],同時可維持心臟微循環(huán)穩(wěn)態(tài),調節(jié)體循環(huán)血壓,抑制神經(jīng)內分泌激素過度激活,改善癥狀[12,13]。本研究中,硝普鈉聯(lián)用心脈隆注射液較硝普鈉單用BNP下降程度更為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揭示了聯(lián)合心脈隆注射液治療可迅速糾正心衰癥狀,改善預后。
尿酸是機體內嘌呤代謝的終末產物,尿酸水平增高與心衰以及神經(jīng)激素的相互作用高度相關,血尿酸水平升高會導致心臟整體功能下降,為預測心衰患者預后的指標[14,15]。因此,血尿酸水平對于心衰具有重要的預測價值。本研究證明,單用硝普鈉或聯(lián)合心脈隆注射液均可明顯降低血清尿酸水平(P<0.05),從而改善心功能。兩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均有輕度降低,但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綜上所述,心脈隆聯(lián)合硝普鈉用于心衰的治療可迅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心功能,使用安全,有望成為心衰治療的另一有效途徑,可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方,張瑗,方放,等. 心脈隆注射液治療住院高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 16(10):329-331.
[2] 蘇麗軍,王建中,房志華. 心脈隆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 12(7):884-885.
[3]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中華心血管雜志編輯委員會. 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 35(12):1076-1094.
[4] 張文靜,王琳琳,宋樹英. 心脈隆注射液對動脈粥樣硬化大鼠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J].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2,38(2):79 - 81.
[5] 薛錚,呂新湖,段延章. 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合卡維地洛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研究[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23):2549-2550.
[6] 唐曉鴻. 心脈隆注射液藥理作用和治療心力衰竭臨床研究進展[J]. 中國新藥雜志,2008,17(6):461-464.
[7] 周琦,張竹華,劉紅旭,等. 有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評價抗心衰治療中藥心脈隆注射液的臨床研究[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4):245-246.
[8] 張家美,尚亞東,吳曉蓉,等. 心脈隆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 17(12):1388-1393.
[9] Maughan D,Toth M. Discern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factorsresponsible for clinical fatigue in multisystem diseases[J]. Biology (Basel),2014,3(3):606-622.
[10] 吳怡萍,蔡少杭. 血漿BNP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中的應用進展[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7): 1067-1070.
[11] 王楓,姜麗萍,于忠恩,等. 血漿腦鈉肽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價值及預后評估[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35): 4099-4100.
[12] Leucht S,Burkard T,Henderson J,et al. Physical illness and schizophrenia: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Aeta Psychiatr Scand,2007,116(5):317-333.
[13] Mehta S,Johnson ML,Chen H,et al. Risk of cerebrovascular adverseevents in older adults using antipsychotic agents:A propensity-matched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J Clin Psychiat,2010,71(6):689.
[14] 劉美鳳.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變化規(guī)律及臨床意義[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4):88.
[15] Huang H,Huang B,Li Y,et al. Uric acid and risk of heartfailur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Eur J Heart Fail,2014,16(1):15-24.
(收稿日期:201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