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閱讀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表現得尤為凸出。隨著新課改的縱深發(fā)展,高考對于高中語文知識的考查重點越來越多地放在閱讀方面。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閱讀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難點。高中生更多的是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不能夠很好地、獨立地去分析閱讀文本內容。因此,作為教師應結合閱讀教學內容和新課改需求,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推動學生更好地透過閱讀文本獲取信息,全面健康的發(fā)展自我。
關鍵詞:高中語文 學生 閱讀理解能力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也為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理念與目標:“廣大高中語文教師應結合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把高中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視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為了追求成績,教師硬性地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路去學習閱讀、思考問題,忽略了學生本身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使得學生在面對新的閱讀文本時產生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覺。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粗略地談一下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在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一定的閱讀習慣。而這不僅僅是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中的內容,更多的是閱讀課外的文本內容。教材畢竟有限,它是選擇代表性的內容來作為示范,進而通過教師的講解、引導督促學生去自主進行閱讀,盡可能地將閱讀能力內化為自我的一種反應,即:習慣,最終實現閱讀的使用。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學生對閱讀很是排斥,不能夠靜下心來去閱讀,將自我融入到閱讀文本中去,更多的是將閱讀學習表現為“走過場”。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方面入手,以興趣來推動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活動,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筆者就所學的閱讀文本為基準,采取學生感興趣的形式,諸如:比賽、活動等來激發(fā)學生自主進行閱讀的行為產生。如:在學習《守財奴》教學內容之后,筆者開展了“百日閱讀我在行”的活動的成功,推薦學生閱讀一些刻畫吝嗇鬼形象的讀物,諸如:《威尼斯商人》《吝嗇人》《死魂靈》《歐也妮·葛朗臺》等等,學生也可以自主選擇課外閱讀讀物。為了贏得活動,學生每天堅持閱讀,整整堅持一百天,無形中也就形成了一定的閱讀習慣,同時,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很容易被文本所吸引,主動地去探究文本的魅力,發(fā)展了學生的自我想象能力,從而為自我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有效基礎。
二、注重啟發(fā)學生的閱讀問題意識
閱讀理解本身屬于個體行為,教師閱讀教學的作用在于引導。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為了追求成績,硬性地讓學生按照自己設計好的思路去探究,忽略了閱讀中學生思考文本本身的存在。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在這個過程中,無疑問題是最好的選擇,即:借助問題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面對新的閱讀題目時學會提問,進而再去探究,久而久之,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就會提升。筆者在教學中,注重啟發(fā)學生的閱讀問題意識,即:將問題直指閱讀目標,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文本內容。
如:在閱讀教學中,筆者讓學生面對文本首先向自己提出問題,即: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章分為幾層意思?文章中運用到了哪些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每個段落的主旨是什么?忠實于題干、忠實于原文。一般來說任何問題的提出都是圍繞原文產生的。這樣,引導學生對閱讀進行自我提問,啟發(fā)學生的閱讀問題意識,來達到督促學生自主閱讀的目的,促使學生去分析問題,感受文本,形成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等等古語,都說明了一個問題,讀是理解內涵和創(chuàng)作的關鍵。對此,朱自清先生曾說“讀的用處最廣大,語文教學上應該特別注重它?!毕胍寣W生形成一定的自主閱讀理解能力,就必須讓學生多讀,在讀的過程中逐漸地去融入文本,感受作者創(chuàng)作的初心,進而形成自我和文本、作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閱讀的形式有很多,諸如:泛讀、精讀、重點讀、略讀等等。在教學中,筆者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去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即:筆者在教學中倡導學生泛讀和精讀相結合。讓學生通過泛讀對文本有個初步的認知,之后再結合問題進行精確閱讀,找出問題的答案,有助于深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如:在分析2016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中古詩文閱讀內容時,筆者首先讓學生對通篇的文言文進行閱讀,了解文章大概想要表達的意思,之后再去看文章的問題:文章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原文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畫橫線句子翻譯。結合這些問題再去精讀文本,自己探究問題的答案,之后再去比對題目中給出的系列答案,進行選擇、翻譯等,從根本上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總的來說,隨著新課改的縱深發(fā)展,閱讀在高考語文試卷中的分量越來越大,內容涉及到了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等等。我們作為教師應立足學生個體發(fā)展,構思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并在閱讀中提升自我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榮華.高中語文閱讀試題解密[M].上海:東方出版社中心,2016.
[2]余映潮.新閱讀訓練營[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16.
(游文財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中學 341500)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