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
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一直是把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把學生作為單純的接受者,課堂教學依然存在教師滿堂灌的現(xiàn)象,教師一直在講,學生一直在聽,學生各方面的素質不能和諧地發(fā)展,學生缺少自主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然而,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必須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把以教為主逐漸轉移到以學為主,把課堂上少數(shù)學生參與轉移到鼓勵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實現(xiàn)“要我學”到“我要學”,再到“學會學習”的轉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下面就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1.創(chuàng)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說自己想說的心里話,不人云亦云,允許學生不舉手直接參與討論發(fā)言,還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一個自主表達的空間。探討問題時,做到人人平等。其次,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在課堂中,可以經常開展師與生、生與生、組與組的交流、討論、爭論,讓學生自由地去思考、發(fā)問、質疑,讓各種觀點匯合、碰撞,引導學生主動自覺地去探究、去學習。
2.提倡互助互學的生生關系
由于遺傳因素、家庭環(huán)境、知識基礎等方面的因素不同,致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很大的差距。但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他們身上具有無限發(fā)展的潛能。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對待他們之間的差異,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在學習過程中同伴與自己有不同的觀點是很正常的,教育他們不僅不能互相輕視、嘲諷,還要學會耐心聽取別人的談話,更要真誠地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使每一個學生在集體中處處感到溫暖與自由,時時體會到來自老師和同伴的關愛,使他們能夠團結合作,主動幫助他人,虛心向他人學習,能主動與他人共同探究學習中的問題,為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做好鋪墊。
二、尊重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
教育學認為,學生的發(fā)展是循序漸進的,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思維、意志、興趣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即使同一年齡階段也存在明顯的差異,例如:有的學生傾向于借助具體圖像實物進行思考,有的學生偏愛運用概念進行分析判斷;有人善于用耳朵聽,有人傾向于用眼睛看,也有人喜歡去感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傾向,包括情感、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比如有人喜歡安安靜靜地自己鉆研,有人喜歡在競爭中學習,有人偏愛和同伴合作學習,還有的學生是混合式的學習。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僅要鼓勵學生獨立自主默默地鉆研學習,更倡導學生多多主動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不僅學會學習,還要學會合作。還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究,經歷并體驗探究過程,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和交流討論中獲得感悟和深入理解。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我們都知道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觀察、分析、思考、解決、總結,自己掌握知識,這就需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傳統(tǒng)教學中,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教師先教學生再學、教師先講學生后練,老師教各種知識、各種技能,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學生根本沒有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的機會。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開始,具體的做法是學生首先去自主預習,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預習結果來有所側重地教,學生也正因為有了課前的預習在課上才能帶著問題主動地學,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自主預習的習慣,學生必須明確:一是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和學習要求。二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以及知識的發(fā)生過程。三是嘗試練習的結果。四是不理解的問題有哪些。只有做到心中有數(shù),上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主動自主地學習。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一直以來人們只注重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習慣于只憑考試成績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學生沒有評價的權利,因而不能全面、綜合地反映學生的發(fā)展程度。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我認為應大力加強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學習活動中可以采取各種評價方法。評價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注重評價學生的自主意識、參與程度、參與能力。具體的評價指標:(1)學習目標明確,有強烈的求知欲。(2)有不甘落后、自強不息、競爭向前的自信和意志力。(3)有積極探索,敢于質疑,創(chuàng)新的精神。(4)能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并進行適當?shù)恼{控。(5)能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自覺地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行為習慣。(6)能積極地參與實踐,善于與他人交流合作。通過科學應用評價策略,引導學生對自己和同學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這樣不但能使學生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還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和別人的差異,從而修正和規(guī)范自己的學習行為。
學生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律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這是教師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現(xiàn)行教學改革要求改變單純的接受式學習,講究從“一刀切”教學向關注個體差異的教學轉變,所以發(fā)現(xiàn)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學習、自主學習顯得更加重要。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