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睿
教育工作者的天職就是影響他人。我們?yōu)I河人用真情與童心,走進了學生豐富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帶領(lǐng)學生共同經(jīng)歷教育,孩子們六年的成長和優(yōu)異的成績證明畢業(yè)濱河是幸福的,我們的努力和付出也是幸福的。我要和親愛的同仁們分享濱河大家庭一起幸福走過的畢業(yè)之路。
一、激活教師的工作狀態(tài)
我校是2008年新建校。專用教師短缺較多,正式在職教職工73人,聘用教師14人,個別教師課堂教學連達標都很難,更不用奢求有效或高效教學了。為了激活教師的工作狀態(tài),學校開展以下活動:
1.我們校長很知心:校長和每位老師談心,及時了解老師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并盡力解決,慢慢地我們愿意主動和校長談心,反思不足,分享收獲。
2.濱河真的很溫暖:學校為各年級各學科的資深教師集體慶祝生日,讓老師們感受到濱河大家庭的溫暖。
3.讀書才能有改變:開始是校長把自己讀過的好書寫上推薦語,發(fā)到群里推薦給老師們。
4.思考才能有提升:學校利用三元素觀課表,引導老師從目標達成、學生主體參與、有效引導三方面觀察思考別人的課堂,對比自己的課堂做改進。老師們常態(tài)課的效率高了,學生成績不斷進步。
二、規(guī)范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我校一千多名學生,主要來自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流動性大,戶籍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由于中途轉(zhuǎn)出轉(zhuǎn)入學生特多,基礎(chǔ)參差不齊,給提高教學質(zhì)量設(shè)置了極大的障礙。學校投入很大精力改變這種狀態(tài)。
1.校長晨會課:每周一的晨會校長總會走進六年級每個班的教室,與孩子們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困惑,也幫助畢業(yè)年級的老師調(diào)整孩子們的學習狀態(tài)。
2.開辟“蘭亭書韻”開放閱讀區(qū):閱讀區(qū)實行全部開放,為師生提供各類圖書,供大家隨時隨地閱讀。
3.微型書法課:學校師生利用每天下午課前10分鐘“微型書法課”練字。全體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的同時每天進行板書“曬字”。
4.實踐活動釋放壓力:老師和孩子們?nèi)硇牡赝度牍ぷ?、投入學習,學校不失時機地組織活動,釋放大家的壓力。
三、提高教研教改的實效
教研教改概括為“234”,即兩突出,三形式,四特點。
1.“兩突出”:指的是突出教研的時效性、突出教研的實踐性,即教研教改要及時,要跟上大綱的要求及時培訓,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討論解決并付諸實踐。
2.“三形式”:指的是“問題式”教研、“主題式”教研、“引領(lǐng)式”教研?!皢栴}式”教研即根據(jù)老師在實際教學中的困惑,有針對性地進行教研。
四、下功夫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這屆學生三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均分一個班剛上80分,剩下兩個班均分只有70分左右。孩子們的習作內(nèi)容亂而空,描寫無重點無真情實感,無話可寫。
1.天天日記,天天成長。一接班就引導學生寫日記。一是寫觀察日記。教給孩子們寫觀察日記需要仔細觀察,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舌頭嘗,用手觸摸,調(diào)動全身的感官,細致地描摹他們的形、色、味等。
二是寫感想日記。對經(jīng)歷的事物有什么看法,是贊同還是反對,為什么會贊同,為什么會反對;有什么好的建議,自己會如何做……引導學生把這些寫出來,就是日記本上的豐富內(nèi)容。
三是寫活動日記。家庭風波、鄰居間的糾紛、周末的郊游、運動會、登山、游泳、種樹等等,將這些活動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等記錄下來,這就成了日記的材料。
四是寫想象日記。
2.課堂訓練作文與課外生活作文齊頭并進。“課內(nèi)訓練作文”是必需的,是不可缺少的。然而,這樣的訓練往往會有局限性,會抑制學生的寫作熱情,因為這樣做可能會讓孩子去寫不熟悉的,乃至不喜歡的東西。而“課外生活作文”則放開學生的手腳,讓學生“天馬行空”,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喜歡什么,就反映什么。
3.還要在“作文后”下功夫。作文是寫出來的,然而,好作文卻是改出來的。因此我們要在“作文后”多下一點功夫。
我們要求孩子們寫好文章以后,首先自己多讀幾遍。不通順的地方要設(shè)法使其通順;意思沒有表達清楚的,要補充內(nèi)容,盡量講得明白些。
學生寫完作文后,我們也要多下一些功夫:
(1)面批。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身邊,批改給他看。
(2)集體批。選擇一兩篇比較典型的作文,當堂批改。
(3)學生互批互評。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寫循環(huán)日記,每個同學寫之前要對前一個同學的習作進行評價,至少寫一個優(yōu)點、一個缺點,有疑義的地方請小組成員集體討論評改。
(4)上好講評課。
4.謄清作文。我們的作文本分1號初稿本,2號定稿本。學生作文在1號本修改后,重新謄抄在2號本上。
5.復習習作以方法為主,而不應以寫為主。首先復習如何審作文題目。拿到一個作文題目至少讀三遍:一讀,想想這次習作讓我們寫什么?二讀,看看有哪些具體要求?(可用線畫出并標1、2、3)三讀,看有沒有遺漏的要求。其次是對本冊教材中的每篇習作進行認真分析、總結(jié),列出簡單提綱,指導學生在遇到這一類習作時知道從何處入手去想、去寫。
6.整理作文集:從四年級接班到六年級,我們都讓學生把自己的習作保存起來,整理成作文集。因為五六年級習作好多都是延續(xù)中年級的內(nèi)容,再次利用教材挖掘把事物寫具體的方法,讓學生利用這些方法再次修改以前的習作。在反復閱讀、思考、修改中提高習作水平。
通過幾位老師在作文教學方面的努力,到畢業(yè)考試我們學校的習作得分率高于全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