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邳州市燕子埠鎮(zhèn)中心小學 孫 浩
小學語文教學中文本閱讀興趣的激發(fā)策略
江蘇省邳州市燕子埠鎮(zhèn)中心小學 孫 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公眾對教育越來越關注,特別是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的研究。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閱讀質量,課堂設計理念要體現(xiàn)激活、體悟、融通等三個方面。本文針對目前小學語文閱讀中興趣培養(yǎng)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并且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化,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使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
文本閱讀 興趣 激發(fā)策略
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的特點,教師循規(guī)蹈矩地進行知識的傳授,這已滿足不了新形勢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需要。在閱讀教學方面,高效的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言語生命素養(yǎng)。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拓展視野,接受新鮮事物,增加知識儲備,提升語文閱讀質量,更有利于自身的語文學習。
由于應試教育的痼疾,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一直是教師講、學生聽的狀態(tài),教師始終占據(jù)著課堂的話語權,這就使學生沒有了閱讀的主動權。不能擺脫做題的目的就不能真正地閱讀,許多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只能大體了解文章的意思,就馬上做題目,沒有細細品味個中滋味。題目做過了,這篇文章的閱讀也就結束了,等到老師公布正確答案以后,只會遵循正確答案,并不會自己去主動思考。教師對標準答案過于重視,只要是與標準答案不符一律認為是錯的,而且也向學生灌輸這種思想,從而來維持自己不容置疑的地位,保證課堂進度按照自己的頻率進行。這種教學方式造成學生缺乏基本的閱讀興趣,功利性太強使它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師常常過度干預學生的閱讀學習,使學生的思維方向偏移,閱讀素養(yǎng)也得不到實際性的提高,近乎“任務式”的閱讀,使小學生在學習之初便對閱讀喪失了興趣,更不利于以后閱讀的開展,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1]
1.豐富學生的情感
教師基于學生喜歡模仿的特點,營造適當?shù)慕虒W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閱讀,從而感同身受,發(fā)現(xiàn)文章的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解放學生的思想,還有利于情感的培養(yǎng)和情操的陶冶,深刻感受之后獲取的知識印象會更加深刻。例如在學習《煙臺的海》一文時,教師可以播放煙臺風景的視頻,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然后進行分組學習,每組同學或以家鄉(xiāng)人的身份,或以導游的身份,在觀看視頻與閱讀文章內容以后,以自己的理解來介紹、解釋這篇文章。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不僅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的印象,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豐富愛國之情,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2]
2.引導學生積極合作
班級作為一個整體,凝聚力與團結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團隊合作能力,教師應十分重視。在《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交代故事的背景,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角色分別是王二小與日本軍,學生之間相互配合進行排練,在課堂上進行表演。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增強班級凝聚力,閱讀興趣也會更加濃厚,進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內容。合作的方式增進情感交流,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新方法,響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可以有效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
3.理清思路,實現(xiàn)有效閱讀目標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在閱讀文章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有深有淺,但是,即使學生自身的基礎不同,但是對其學習效果檢驗的重要方式都是學習效率。在學生充分感悟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設置具體的教學情境,使文章中的內容變得立體起來,以提高教學效果。這種表達方式可以使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也更樂于接受,在明確文章的結構之后,就能夠很輕松的進入角色。例如在《說勤奮》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讀全文,理清文章的結構,然后引導學生提取文本主要信息對文本內容進行梳理,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閱讀的積極性,激發(fā)閱讀興趣。一篇文章只有多讀才能慢慢品味出其中滋味,教師也應該向學生傳導這種思想,使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夠在達到高效的同時,真正的融入其中。[3]
4.提高教師的審美素質
教師的審美素質與小學生閱讀審美的建構息息相關,因此,提高教師的審美素質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審美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師審美的水平?jīng)Q定了閱讀教學的高度。只有提高教師閱讀審美的自覺和能力才能有效促進閱讀教學的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有艱澀難懂的地方,需要教師對此進行必要的點撥,使對閱讀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更加深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教師同時也是美的傳播者,是學生閱讀道路上的指明燈,應該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感性的思維,對事物有更多的思考,從而抒發(fā)情感,進而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與學生打成一片,積極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閱讀學習,達到共同進步。
閱讀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長期的堅持與努力,真正的融入到文章中去,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滋味。小學生好奇心強,但是學習習慣尚未養(yǎng)成,教師應抓住這一點,制定教學策略,設置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為學生選擇更容易進入課堂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加強閱讀感覺,使閱讀學習成為一種享受。教師應確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習興趣,有序地進行教學工作,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1】辛緯國. 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3】鐘燕.文本閱讀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激發(fā)策略【D】.課程教育研究,2016